首頁>資訊>

但有一篇國外關於打水漂的論文,研究過當年阿波羅水漂制導問題。論文的相關文字是這樣說的——當時的航天器機載計算機算力不足導致實際執行的不確定性很大,所以沒有采用跳躍水漂。

論文還稱——考慮到跳躍軌跡的重要性和此類航天器相對有限的機動性,在阿波羅計劃的早期,已經意識到必須根據實際飛行條件在機上設計跳躍軌跡。由於當時的機載計算能力受到嚴格限制,阿波羅跳過進入軌跡規劃演算法必須依靠許多近似值和經驗方程式,才能得出將傾斜角幅度與跳過軌跡的退出條件相關聯的解析表示式

事實是阿波羅並非沒有跳躍,它是半彈道躍升,而只是選擇沒有跳的更高,防止姿態調整超過計算機算力。換句話說,那就是隻跳了一半,意思了一哈。

以美國"阿波羅11號"為例,再入速度11.03公里/秒,到達55公里開始跳躍,256秒後到達最高點(67公里),經過2780公里再入旅途,飛船落點偏差50公里。

再看看題圖我們這次嫦娥五號的水漂回收,資料再清楚不過——落地點與再入前的第一次預測落點經度相差10秒(236米),緯度相差41秒(1266米),這可是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打水漂,這絕對是正中靶心了。兩國的水漂技術差距明顯啊。

眾所周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是1957年,但1969年就實現了登月,就只隔了12年,不可謂不神速。

不過,讓人匪夷所思的是,1969年的技術現在卻無法復原再現了,時至今日,美國連一個精確的水漂彈都沒有啊。

1969年就可以實現的東西,現在竟然不行了,你說這事怪不怪。如此先進的技術,只限於當年冷戰時期,美國宇航技術很多好象就一直停留在1960年代而無法超越,這也是最讓人疑惑的地方,真是詭異啊!

打水漂返回需要的是極其先進的軟體控制系統。要是能用水漂技術返回,誰願意用隔熱瓦呢,當可以不限制水漂次數的時候,水漂就可以取代高效能的隔熱瓦了。我們這次的技術就有了點這個意思了,當然了,現在的嫦娥還有需要防熱材料以透過黑障的。

呵呵,我還看過中國載人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的一個採訪,他的意思也說過,當年的登月很瘋狂,很冒險,難度極大。看來,美國人的登月從頭到尾都在冒險。

是真是假,見仁見智。不過,圖窮匕見,當中國人完成載入登月的時候,就是徹底驗證阿波羅登月的時候,那個時候也就有可能是某國登月造假穿幫的時候,也是它徹底走向沒落的時候。

26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宇航員的零重力模擬器新的實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