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一家中國臺灣企業緯創公司的工廠在印度被人砸了,憤怒的印度人基本上是把能破壞的都破壞了,給緯創公司造成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屋漏偏逢連夜雨,面對緯創公司被砸,它的客戶蘋果公司非但不同情它,反而將其置於“試用模式”,並且表示道“在解決其印度南部工廠的工人待遇問題之前,不會向這家來自中國臺灣的製造商授予新業務合同。”那麼這家中國臺灣企業如何得罪了印度人?又為什麼在印度水土不服呢?
(1)印度人為什麼不高興?
在暴亂的背後,錯的不僅是印度人,這家緯創公司也是缺了老德。蘋果公司表示說,緯創公司沒有實施適當的工時管理流程,"導致部分工人在10月和11月延遲支付工資"。也就是說這家緯創公司根本沒把印度人的薪水放在心上,甚至還拖欠了兩個月工作。大家出來上班都是為了工資的,現在緯創公司這麼玩,印度人生氣也是很正常。
而且除了拖欠工資之外,緯創公司還有其他令人窒息的操作,包括少付合同工和保潔員的工資,以及在沒有合法授權的情況下讓女性員工加班。反正就算能佔多少便宜就佔多少便宜,多了笑眯眯,少了不樂意。就這樣的操作,被印度人砸了工廠也不奇怪,畢竟印度的基層是處於一種類似於自治的情況,你惹得地方上的人不樂意,自然要等著被收拾。
(2)緯創公司為何水土不服?
緯創公司跑到印度去開工廠其實是工業遷移的一部分,因為資本是逐利的,現在原本的工廠集中地東亞地區利潤越來越低,所以很多產業都計劃搬走。之前工業順利遷移成功的模式基本上都是東亞模式,先是日本,再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華人居多的新加坡,最後是中國大陸。這些地方都有著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基礎教育好,整體國民素質認同勤奮勞動,當地也大力扶持。這家緯創公司是一家中國臺灣的企業,一如許多臺商,他們發家往往是在臺灣省啟動之後,再搬遷到中國大陸來發展,這一下子為了利潤跑到印度,自然是要水土不服的。
印度有很多優點的,比如說人力成本低到企業無法想象,市場十分廣闊,要是認真發掘也會是一個大市場,單單前兩點就足夠吸引眾多資本家到那裡投資建設。但是印度想要成為大型工廠類的國家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那就是基礎教育的缺失和相關配套環節的不夠。所以緯創公司就是犯了經驗主義的問題,以為直接把模式搬遷到印度就完事,所以出問題是非常正常的。
(3)結語
微創公司是多家意圖完成產業遷移的公司之一,它不僅可以代表臺灣省的商人,其實也可以代表商業資本,東亞地區的工人工資很顯然已經不低了,這就讓資本想要跑到擁有更廉價的勞動力的地方,因為資本本就是逐利。
然而緯創公司的被砸,說明了資本想要簡單重複東亞模式是不現實的,他們還是犯了一個很簡單的錯誤,那就是中國行,其他國家沒理由不行。不過從長遠的角度出發,東亞的角色也不會永遠是打工仔,低端產業註定要從東亞往東南亞和印度走,這是無法避免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