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提問:多看書真的能提升自己嗎?讀書都是根據興趣來挑,比如言情小說,雞湯類還有網文小說。
而網友直接喊話:別讓讀書“坑”了你。讀些沒用的書,越讀只會越迷茫,尤其是所謂的“暢銷書”。
作為一位每年讀200本書的“書蟲”,對網友的回覆深以為然。的確是這樣,讀一些無病呻吟的書,真的不如不讀,反而會“坑”了時間和人生。
為什麼很多暢銷書讀了不如不讀我有一個朋友很愛讀書,每天除了吃飯就是讀書,眼睛都累得快睜不開了,這樣的人堪稱“為書痴狂”。
然而真相是,讀書讀到已經快讓她懷疑人生,不僅對家人發脾氣,而且還對生活處處不滿意,總是覺得活著沒意思,幹什麼都不順心。
直到朋友找到我來解惑,才發現不是讀書錯了,而是選書錯了。朋友讀的都是一類書霸道總裁式的言情小說,穿越小說以及一些狗血的玄幻小說。
顯而易見,朋友的情況並不是讀書多不好,而是選的書不對才造成了扎心現狀,反而使讀書給生活帶來了困擾。
實際上,像朋友這種情況並非個例,隨著出版業的良莠不齊,很多書籍為了市場化和流行化,完全沒有書籍該有的水準,這也就出現了同樣都是書,然而質量卻大不相同。
尤其是一些暢銷書,完全是靠噱頭和流量而濫竽充數,或者是靠營銷而獲取關注,實際上書的質量和口碑都打了折扣,如果剛好讀到的都是這一類書的話,那麼出現焦慮,出現恐慌甚至是被“坑”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所以,我一直有個理念就是:暢銷書不是都不行,而是要有選擇的去讀,讀那些有資訊量,有觀點以及正向能量的書。
一些無病呻吟的“爽文”,最多是看的時候覺得挺有意思,但讀完後對個人的生活和思維沒有任何的啟發和幫助,甚至會影響自己的三觀。
讀書越來越迷茫的真相為什麼讀書會越來越迷茫呢?關於這個問題,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提出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認為讀書無用。如果你只是讀言情小說或只是讀網文的話,那麼讀書無用就是讀後的直觀感受,但這時候問題不是讀書不好,而是選的書不對,也可以說方向錯了,怎麼走都到不了終點;
第二,只讀易懂的書。很多人讀書只追求簡單易懂的書,也就是說只在自己的舒適區內讀書,所以就會出現讀來讀去,還是那點東西一直在咀嚼,然後就會產生讀了那麼多書,還是沒有任何提升的迷茫;
這是因為一個人如果總是隻做自己能輕鬆駕馭的事情,那麼就會不斷陷入瓶頸和焦慮區內無法掙脫;
這三點是讀書越來越迷茫的真相,總體來說是心態、思維、選書以及輸出環節出現了斷層,所以就會出現越讀書越迷茫。
如何選擇和讀書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一本適合自己的好書呢?哪些書又能真正改變思維和提升技能呢?
樊登在《讀懂一本書》中提出了選書的四個標準,即TIPS原則,分別是:
第一,T是工具書,也就是說很多工具書不僅能改變我們的思維認知,也有很多的知識增量,也可以說這類書能真正幫助我們改變;
第二,I是指新的理念。這類書不僅給我們生活帶來新的意義,也能改變我們的思維,比如說之前我帶小夥伴共讀的《認知覺醒》、《掌控習慣》等;
第三,P是實用性的書。所謂實用性的書一般是具有專業領域內的書,也可以說是特定人群所選擇的適合自己專業類的書籍;
第四,S是科學類的書。科學類的書一般我們很少用到,除非是相關領域內的真知灼見類。
在我們讀書過程中,一般工具書和新理念的書用到比較多,這類書不僅能讓我們產生強烈改變的動力,也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斷的改變,同時這些書也真正能幫助我們從認知,到行動上改變,最終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所以說選擇一本好書,會讀書,比一味的“死”努力要有用得多。但同時也要認識到不是所有讀書的行為,都能帶來變化,尤其是讀網文和無病呻吟沒有資訊量的書,不僅會浪費時間,而且也不會帶來什麼積極的意義。
結語選書就像選物件一樣,只有選擇得好,才能幸福到永久。那麼我們選擇書的時候除了要看推薦人的推薦語,還要看一下出版公司,一般大型出版公司以及出版社的書都不會太差。
這類書會有一個篩選的過程,也可以說大的出版社出書都是經過了慎重選擇的,另外就是看一下作者的背景,如果是一些不知名的小作者,又是一些青春文學類,建議需要慎重選擇。
還可以看推薦人是誰,比如樊登推薦的書一般都會靠譜點,但若是明星推薦或寫書,就要自己先去判斷一下書是否適合自己,然後再去選擇要不要讀下去。
總之,讀書這件事只要選對了讀,能沉浸進去讀,不僅會有收穫,還會有大收穫,如果僅僅盯幾本無病呻吟的言情小說或雞肋般的雞湯,不僅沒用,還會浪費很多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