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嫦娥奔月,遨遊太空,到底有何意義?

這個問題,大家關心,可又都說不清楚。

看看下面這篇文章,你就全明白了!

楊承軍:嫦娥奔月意義非凡 重要資源可用萬年以上

嫦娥奔月,遨遊太空,意義非凡

我國第一艘月球取樣飛船嫦娥五號,從11月24日發射,經歷了23天太空旅行,今日凌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了。這是我國第三次成功在月面軟著陸,登月成功率100%,為此習近平主席發來了賀電,真是可喜可賀!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國家航天事業的老同志,深為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感到驕傲和自豪。

綜合體現了我國的高科技水平

我國的對月空間科學試驗,連續取得了嫦娥一號、二號、三號、五號T1、四號五戰五捷的成就,這些任務成果銜接有序,取得了嫦娥五號登月三連冠的輝煌,充分證明我國已經進入世界航天的先進行列。

一是安全準確在月球著陸。12月1日,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里處實施動力下降,變推力發動機開機;按照著陸點開始緩速下降,速度降為每秒2米,由四條緩衝支撐腿著陸,平穩著陸於月球正面風暴洋的呂姆克山脈以北地區。在月球軟著陸並非易事,目前世界成功機率僅為51%。

二是在月球上的科考舉世矚目。嫦娥五號在月球約19小時的工作,完成了在多點和多樣化的自動採集、密閉封裝、向地面傳送相關資料;在地面控制下,進行了太陽翼和定向天線展開等狀態檢查與設定工作;成功把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起飛;上升器起飛後在地面測控系統輔助下,藉助自身裝置實現了自主定位;在月球上先後成功打開了國旗展示系統,填補了我國在輕小型對接機構工程化的空白。

三是精確進入月地轉移軌道。12日實施了第一次月地轉移入射,從近圓形軌道變為近月點高度約200公里的橢圓軌道,擺脫了月球引力,先後兩次完成月地轉移軌道修正並順利返回地球。為了讓嫦娥五號飛行交會對接精準,技術人員在地面曾進行了上千次試驗。

四是確保了順利返回地球。今日凌晨1時許,地面航天控制中心向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發出高精度導航引數,使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里處正常解鎖分離;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120公里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為11.2千米/秒)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並滑行下降,之後實施二次氣動減速。在距地面約10公里時,返回器開啟降落傘在預定區域著陸。

五是探測器攜帶了多種先進裝置。嫦娥五號探測器攜帶了先進的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與以往嫦娥三號、四號相比,還使用了鐳射、微波敏感裝置,使操控更加精準,照片的三維解析度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六是在工藝材料上有重大創新。嫦娥五號著上組合體與四號相比,雖然登月複雜度有所降低,但探測器的設計與製造難度卻更高,主要是減重問題,幾乎所有分系統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瘦身。

七是精確抓住返回視窗。由於月球軌道平面與地球不重合,且距離地球在36到41萬公里之間的變化,也因為月球公轉一週28天,地球自轉1天,要精確計算離開地球和返回時的精確點位,還要考慮發動機的動力、多次啟動能力和滑行能力、太陽干擾、氣流條件及測控誤差等因素,當然,如果是載人登月,返回時間不會拖這麼久。

對此,俄羅斯航天專家伊戈爾·利索夫的評價是:在月球開發的國家中,中國是領先者。

嫦娥五號試驗意義非凡

我國之所以能夠保持100%登月成功機率,得益於國力強大、工業門類齊全、發展規劃務實、堅持創新和試驗保障有力。嫦娥五號這次發射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收官之戰,意義重大。

一是全面展現、檢驗和提升了航天科技能力。嫦娥五號在38萬公里之外高速執行,特別要準確完成分離、入軌、捕獲、收攏、轉移和返回等一系列動作,為此工作人員做了35項故障預案,全程都採用了自動精確控制。作為已經封存三年的探測器,嫦娥五號這次依然應用了多種尖端技術產品,再次實現了月面軟著陸。

二是解決了月球通訊難題。為解決月背登陸測控通訊難題,專門為此研發了鵲橋資料中繼衛星,專門設計了月球借力軌道;嫦娥五號在月球軌道執行,沒有衛星導航資源,這次運用了微波雷達,克服了月球引力影響,有效保障了試驗通訊。

三是有利於日後對月球資源的開發。也使我國成為繼美蘇1976年太空競賽後、首個帶回月球樣品的國家。月球富有珍貴礦藏,有100萬噸到500萬噸氦-3,是21世紀人類最珍貴的能源,可供使用萬年以上,

四是為載人登月進行了技術準備。嫦娥五號的試驗成功,讓我們朝著載人登月計劃又前進了一大步。探月試驗有三個重要環節,即:繞、落、回,嫦娥五號執行的就是“回”,如果減速過於猛烈,則無法保障航天員及載體安全,這次試驗增大了今後登月的安全係數。

五是有利於維護國家太空安全。12月9日,美國現任副總統彭斯在第八屆航天會議上,談到2024年的“阿耳忒彌斯”人員登月計劃,其航空航天局正在構建月球大本營,但這項計劃需得到下屆政府批准。如果實施,在完成2024年登月計劃後,美國建立月球科考基地,含棲息地、電力和通訊系統而且皆可軍用。我國的這次試驗,務實的拓展了應對能力。

六是仍需繼續努力。52年前美國把人送上月球的土星五號火箭長度111米,質量千噸,有效載荷130噸,並送到38萬公里外的月球。在火箭功能、動力和有效載荷上我們還有差距,需要在當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習近平主席在賀電中也談到,人類探索太空的步伐永無止境,必須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一步一個腳印開啟星際探測新徵程,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

轉自《鳳凰網軍事頻道 》

6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秦嶺隱秘“巨型”寺廟,4000多間廳堂,整座山都是它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