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積澱後,中華文化更加顯得意味悠長,一種文化的形成和傳承,都是起源於生活的需要,宗教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安定民心的作用,所以在國家的推崇和民間的傳承下,一些寺廟得以興隆和繁榮。
我們都知道,在《西遊記》中,唐僧去西天取經,其實去的就是印度,因為佛教本來是起源於印度,佛教管的是未來的事,也就是說佛教是普渡眾生,讓人死後可以進去天堂,而免遭進去地獄的痛苦。佛教在離印度比較近的地方,基本都保持了原味,比如尼泊爾,我國的甘肅一帶。在陝西一代有很多寺廟,有的比較出名,有的則不太出名。
這裡不乏有大規模的寺院,就在秦嶺的終南山周邊,坐落著眾多古剎,有的因為香火旺盛而被世人皆知,有的由於交通方便被遊人熟知。而藏在大山深處的寺廟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那些寺廟的背後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往事,有深厚的歷史積澱。
我遊走於大山之間,也是偶然的機會發現了這座寺院——西安的悟真寺,表面上看破爛不堪,殘垣斷壁,進入其內才覺其歷史悠久,影響深遠。而且面積還很大,從山上到山下,都歸它管轄,當年是多麼威風。
說氣話,還真沒有聽說過這個寺廟,本次旅行本是來看水陸庵的,因為這裡素有中國第二敦煌的美譽,這裡有很多的珍貴壁畫,而且是立體彩畫的瑰寶,欣賞價值很高。參觀完水陸庵後,轉眼間發現對面有一個寺廟,在水陸庵附近的寺廟,估計來頭也不小,於是進入去一探究竟。進去以後才發現它是我國的佛教淨土宗祖之一,其影響力遠遠超過我的猜測,地位不容小覷。
看了碑記便得知,這座古剎已經超過1400年曆史,在隋唐那個時代,悟真寺是長安附近規模最宏大的寺院之一,是善導大師建造的,當時的規模有多麼大,它附屬六個寺院群,有4000多間廳堂,還有1000多人修行的僧人,剛才參觀的水陸庵也只不過是其中之一而已,這時才覺得悟真寺的偉大和輝煌。秦嶺隱秘“巨型”寺廟,4000多間廳堂,整座山都是它的地盤。
千年歲月悟真寺也在時光的流逝中漸漸的衰老了,長年得不到修葺,如今的悟真寺只是剩下一點殘餘,原本連線在一起的所有寺廟都分開了。這是上悟真寺,在山的腳下還有一個下悟真寺,悟真寺的整體結構還是能夠看得見。徒步的話,悟真寺走個來回需要三個小時,可以說是非常的大了。當時的重要寺院,現在變得如此寒酸,看起來很樸素,很低調。
與深山裡的小廟沒什麼大的區別。站在山頂,向前看去群峰起伏,向下看去蒼翠欲滴,遙想當年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下也是悠閒自在,整座山都充滿佛音。很多人說水陸庵名聲很大,不來水陸庵,誰也不會知道對面的下悟真寺。
但是聽當地的人說,曾還有日本的僧人前來悟真寺祭拜,他們是專程來的,為何如此一座小廟讓外國人青睞?原來在善導大師的靈塔下,有一座石碑,這是專門為紀念善導大師而建造的,是領土宗祖庭之一,佛教在日本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所以有日本人來朝拜就不足為奇了。
其實在秦嶺有很多的景點都是連成一片的,爬山,看景,訪古蹟。現在的上下悟真寺和水陸庵都是免費開放,來這裡遊玩的話,可以提前到達西安,再乘1小時汽車就到了,如果你也喜歡這裡,就安排上日程吧。藏在秦嶺裡的“巨型”寺廟,4000多間房,佔著整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