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美國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啟動一週,接二連三的“意外”情況就來了。先是接種後的不良反應層出不窮,再是多州抱怨獲分配的疫苗比預期要少40%。全新的技術加上過短的研發時間,本就降低了民眾對疫苗的信任程度,如今接種意外再加上分配出了岔子,很難不讓外界懷疑,期待疫苗拯救經濟的想法還是否現實。

針對疫苗接種的不良反應,美國多個部門已經做出了反映。當地時間19日,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正在調查接種輝瑞新冠疫苗後的過敏反應。同一天,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也表示,對相關新冠疫苗成分過敏的人群不宜接種該疫苗。不過,對於諸如食品、寵物等非疫苗成分過敏以及對疫苗輕度過敏的人群依然可以繼續接種。此外,CDC也建議,在接種新冠疫苗前應諮詢醫生是否適合接種。

不良反應可能是過去一週美國新冠疫苗接種中最引人注目的問題了。就在CDC釋出提示的兩天前,田納西州一家醫院的護士剛剛在注射同款新冠疫苗不久後,在直播發言中突然暈倒。本週開始,美國啟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首款獲批在美國緊急使用的疫苗是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的新冠疫苗。首批接種人群為醫護人員和生活在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的群體。

據美聯社報道,FDA的生物製品評估與研究中心(CBER)負責人彼得·馬克斯表示,該機構尚不確定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的原因,他認為,獲批的兩款疫苗都含有一種名為聚乙二醇(PEG)的化學物質,或是罪魁禍首。但《紐約時報》則稱,該化學物質存在於多款藥品中,包括米拉靈等瀉藥,很少引起過敏反應。

12月18日,FDA又批准了美國生物技術企業莫德納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授權申請,用於18歲及以上人群。目前,美國政府正按計劃在2021年1月10日前向全美提供共計2000萬劑新冠疫苗。19日,第二款獲批的新冠疫苗開始發往美國各州。

北京金陽礦業首席分析師蔣舒也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公眾希望疫苗百分之百的安全是可以理解的,屬於人之常情,然而從醫學和統計角度只存在高安全係數的疫苗卻不存在百分之百無副作用的疫苗,特別是大規模人群接種後,從目前來看疫苗引發的不良反應仍屬於較為少數的情形,對於全球復工復產不會造成重大的倒退運用,但對於金融市場的情緒則有短期的負面影響。

疫苗接種的不良反應尚未解決,新的問題卻已經來了。當地時間12月19日,特朗普政府“曲速行動” 疫苗專案的營運長,美國陸軍上將古斯塔夫·佩爾納表示,美國多州抱怨獲分配的疫苗比預期少40%是由於溝通不當導致。他向造成各州官員對疫苗分配的不解表示歉意。

此前,美國新澤西州、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內華達州和華盛頓州均表示實際新冠疫苗分配量比預期少約40%。他們普遍認為,這一舉動給各地區分配疫苗的工作增添了許多不確定性,州政府和當地醫院系統提前規劃的疫苗分配計劃不得不變動。

一方面是美國疫情的蔓延,另一方面卻是疫苗接種的各種阻礙,美國指望疫苗消滅疫情,短期可能並不現實,美國經濟靠疫苗復甦可能也要因此打上一個問號。美國勞工部近日公佈的資料顯示,11月美國新增24.5萬個非農崗位,遠低於市場預期的40萬個非農崗位。隨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飆升至創紀錄高位,各州正實施新的限制措施,或將導致更多的失業人口。彭博社稱,2020年底,美國經濟可能比年初萎縮近3%。

不過譚亞娣提到,分配問題只會造成某種飢餓營銷的效果,也應該是某些方面考慮在實踐中看接種效果而不想快速鋪開接種。但如果大眾接受接種比例低,美國的經濟復甦自然會延緩。但睿資投資俱樂部創辦人吳疌則稱,新冠帶來的不確定性已經消失了,美聯儲也承諾將長期維持低利率,預計明年美元將強勢回升,不會影響美國經濟復甦。

至於全球經濟的復甦,蔣舒認為,目前疫情下病例數仍在不斷增加但是尚沒有達到打斷全球復工復產程序的地步,因此即使沒有疫苗帶來的樂觀預期,全球復工復產程序依然在進行中,後續經濟復甦的重心將從疫情導致的服務業崗位的迅速回歸轉為傳統經濟週期下失業率的緩慢下降,與疫苗並沒有顯著的直接聯絡。(北京商報)

13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我們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