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疫苗帶著新的希望在全球鋪開時,病毒卻用變異的方式再次傳播了恐慌。感染率幾乎翻番的現狀,讓已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的英國嚴陣以待。在原有的新冠疫情三級警戒系統上,英國增設了第四級防控等級以應對激增的感染趨勢,再加上僅剩十天的“脫歐”談判,這個聖誕假期對於英國而言可謂難上加難。
增設四級防控英國封鎖措施突然升級。當地時間12月19日晚間,英國首相約翰遜宣佈,自週日起對英國倫敦以及英格蘭南部地區實行封鎖措施。
此次封鎖措施為新的第四級防控,在這一級別下,所有非必要的商場(包括餐廳、酒吧、咖啡廳、商場等)、健身房和理髮店關閉;民眾被要求待在家裡,不得與來自另一個家庭的人接觸;不允許離家過夜或出國度假。而其他地區人員則被建議,儘量避免進入第四級限制地區,更不要前往該地區旅行。
另外對於即將到來的聖誕節,進入四級防控地區的民眾除特殊原因外不允許與家庭以外人員聚會。而英格蘭其他地區,聖誕節期間允許最多3戶家庭的成員聚會。
按照英國政府此前公佈的指引,在新冠疫情三級警戒系統中,一到三級分別對應“中”“高”和“非常高”三種疫情警戒程度及相應的防控措施。由於疫情不容樂觀,英國政府決定增設第四級。
英國政府19日釋出的資料顯示,過去24小時內,英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27052例,累計確診2004219例;新增死亡病例534例,累計死亡67075例。
英國拉響的原因,與近期病毒變異造成感染率激增的情況緊密相關。在當天的釋出會上,約翰遜表示,被命名為“VUI2020/01”的變種毒株於9月中旬出現,其傳播性比原病毒毒株高70%,導致目前英國東南地區新冠肺炎感染率迅速上升。
而據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披露,過去一週,倫敦超過60%的感染者是由該新變種毒株引起。過去幾周,倫敦新冠病例幾乎翻了一番。
“逃離”倫敦就在警報拉響後不久,瘋狂的一幕幕開始在倫敦上演。民眾或是蜂擁至車站,或是鑽進汽車和計程車,甚至租用車輛,試圖在20日新規生效前“逃離”倫敦。
來自倫敦各大火車站的照片和影片片段顯示,人們成群結隊地提著行李箱等火車。有推特使用者寫到:“不出所料,火車上擠滿了人。火車站上的公告稱,由於人流量過大,火車上將不可能保持社交距離,如果你擔心你的安全,可以儘快下車’。”
另外,據英國汽車協會主席埃德蒙·金表示:“我聽說有人租車離開倫敦去利物浦,因為很多火車不是限行就是被預定一空了。”
這似乎有些諷刺,從7月起,約翰遜就不斷表態稱,最遲聖誕節會取消社交距離限制,但接連不斷的疫情高峰期讓“封鎖禁令”在反覆中延長。就在上週,約翰遜還表示,政府不會取消聖誕節,且會按計劃允許最多3名家人在聖誕節前後5天一同聚會,他希望民眾可以過一個快樂的小聖誕。
這一措施曾招致多方批評。兩家英國頂級醫學雜誌也罕見地聯合發表社評,反對政府為聖誕假期破例放寬限制。《英國醫學雜誌》和《衛生服務雜誌》批評英國政府作出了“魯莽”的決定,是“將讓許多人喪命的又一重大失誤”。科學家及醫生則警告說,聖誕期間允許家庭聚會的寬鬆政策將導致新冠肺炎病人至少增加4000人。
而現在,資料的激增讓英國措手不及,聖誕假期還是化為了泡影。“我必須懷著沉重的心情宣佈,我們不能按原計劃繼續過聖誕節。”約翰遜在釋出會上說道,“當病毒改變攻擊方式時,我們必須改變我們的防禦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是全球首個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的國家。12月8日,英國開始優先接種護理院人員、80歲以上人士以及一線醫護和社會工作者。
而在病毒變異導致的這一輪疫情高峰後,英國民眾新冠疫苗的接種意願也出現了上漲。據英國國家統計部門釋出的資料,該國有大約78%的居民表示,如果將向民眾提供新冠疫苗,他們願意接種,遠遠低於12月初調查時的資料。
對於病毒變異後疫苗會否繼續有效的問題,醫藥專家趙衡指出,要看疫苗的種類,如果是滅活疫苗,可能會隨著病毒的變異而失效,如果是類似輝瑞那種有效激發抗體的疫苗,即便病毒發生變異,可能疫苗還是會有效的。
歐洲“凜冬”已至內部已經嚴格管控,但鑑於毒株從9月中旬就發生了變異,英國方面表示,新變種有可能已傳到國外,目前最迫切工作是確保這一變種病毒不會導致更高的死亡率。
根據英格蘭首席醫療官Chris Whitty的說法,目前尚無證據表明這種新毒株可導致更高的死亡率,正在緊急確認這一點。世衛組織則表示,英國將繼續分享有關這種新冠病毒新變種的研究資訊和分析結果,而世衛組織也將向會員國和公眾提供更多關於此病毒變種特徵和影響方面的最新資訊。
事實上,荷蘭已經“中招”了。荷蘭政府19日表示,這一病毒株在12月初已在其境內發現。荷蘭政府決定釋出針對英國的旅行限制,要求從12月20日起禁止搭載英國乘客的航班飛抵荷蘭,禁令期限將直至2021年1月1日。
不只是英國,目前整個歐洲的疫情形勢仍在持續惡化,截至北京時間17日23時,歐洲已成為全球首個新冠死亡病例超50萬的地區。在法國,總統馬克龍被確診感染,全國確診患者和住院患者正在增加;在德國,死亡病例創新高的同一天,“硬封鎖”已經拉開帷幕;義大利為了防止疫情的擴散,於18日宣佈,決定在聖誕和新年假期實施“部分封城”措施;另外,波蘭新的措施限制將於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17日生效;奧地利則決定第三次實施全面“封鎖”措施,從12月26日起生效。
在這種情況下,丁純表示,英國、德國收緊管控措施是在意料之中的,包括瑞典都在公開號召戴口罩了,一方面是日益加劇的疫情現狀使各國日益迫近醫療擠兌的危機時刻。而聖誕團聚無疑會帶來的接觸增多,傳染風險增大。另一方面,在丁純看來,從防控疫情的角度來看,聖誕假期本來放假,可以借這個機會,透過比較嚴格的措施來達到比往常更好的隔離效果,不排除像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有這種考慮因素。
對於歐洲而言,困境不止如此,“脫歐”談判只剩最後十天,雙方還沒有給出解決方案。18日最新的訊息顯示,英歐雙方談判處於“嚴峻形勢”。約翰遜稱,除非歐盟願意改變其在漁業問題上的立場,否則不太可能達成協議,即使沒有“脫歐”協議,英國也能繁榮起來。
同一天,歐盟首席談判代表米歇爾·巴尼耶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時說:“這是關鍵時刻。達成協議的可能性存在,但達成協議的道路非常狹窄。”
當“抗疫”遇上“硬脫歐”,雙方的壓力可想而知。早在12月的最新會議上,歐央行就已經表態“大放水”,包括將“大流行緊急購買計劃(PEPP)”規模增加5000億歐元等。
至於英國,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師Peter Oppenheimer已經列出了英國經濟將面臨的三重考驗:由於摩擦打擊產出和貿易,英國GDP增長放緩;隨著英鎊兌其他貨幣貶值,以英鎊計算的商品成本上升;消費者實際收入下降。據彭博社經濟部估計,無協議“脫歐”將讓英國的GDP少增長1.5%,歐盟國家的經濟增速將會損失0.3個百分點。(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