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定稿:大古
全文字數:約1370字
閱讀時長:約4分鐘
月經,又稱月經週期,是生理上的迴圈週期,發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身上。
女性這個性別註定了她們要比男性多一些磨難,像是十月懷胎產子的艱辛之路,還有就是女性每月一次的生理期。
而在國人較為保守傳統的思想下,生理期到現在還是一件讓人感覺到羞恥的事情。就連在生理期拿出衛生巾的時候,總還是要遮遮掩掩。
但其中這都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現在也有很多人在倡導要消除月經羞恥的現象,也要讓男生去感受一下女生的生理痛現象,這樣男生們才知道作為女性有多辛苦。
為了消除“月經羞恥”,高校男生體驗“生理痛”在河南鄭州的一所高校就率先開展了這類活動,不僅在校園內掛起寫有月經安心行動,消除月經羞恥的字樣的橫幅。更是利用相關器械,來讓學生們深刻感受一下生理期到底有多痛。
這項活動引起了很多男同學的參加,更有女生拉著自己的男友前來嘗試。
生理期因為每個女生的身體情況不一樣,有些女生來生理期完全無感。可有些女生的生理現象比較特殊,則會因為生理期疼到不行更有甚者疼到昏厥的。
有些男生在體驗生理痛的時候被其他三人按住,表情猙獰嘴上喊著疼,說肚子的內部彷彿是在被刀子割,疼痛感太強烈。
男生們透過活動自然是感受到了女生們每個月都要經歷一次的生理痛,還有體驗者疼到直打滾的。
而一直備受生理痛困擾的女生則用起了男生常用的話術來調侃他們:這都沒什麼,疼是嗎?那就多喝熱水就完事。
很多男生在體驗完之後,也能切身體會到女性的不容易。活動的舉辦者也希望女生們不再有月經羞恥的心理,因為這本就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
他們都希望女生們在拿起衛生巾是可以更加自然無需遮擋,而他人在看到有人拿衛生巾時也不要再指指點點。
女性第一次來生理期大都在十幾歲的時候,隨著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的第一次生理期來得比較早。家長們還沒來得及給孩子做生理科普,會導致孩子出現恐慌的現象。
其實現在還是有很多家長,自己都羞於開口說月經的生理現象,遮遮掩掩的樣子會讓孩子也會覺得生理期是個不好的現象。
該如何引導孩子看待正常的生理現象?1、及時進行生理知識的科普
當女孩子開始發育時,隨之而來就是初潮現象的出現。家長們要在孩子初潮來臨之前,先跟 孩子們科普一下女性的生理知識,告訴孩子關於生理期的健康知識。
讓孩子知道,自己正在健康生長。這也是孩子身體各項器官正在發育,包括性器官。要讓孩子消除羞恥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並教會孩子如何自我保護。
2、適時的心理健康輔導
女生在經歷第一次生理期時,難免會出現害怕焦慮恐慌的心理。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適時地進行心理健康的輔導,幫助孩子更好的去克服這些負面的心理情緒。
可以自己為例,可以更好的說服孩子,讓孩子緩解緊張的情緒。
3、教會孩子正確的衛生護理
孩子在經歷生理期時,身體的免疫力較差。要引導孩子做好個人的衛生護理。包括如何挑選衛生巾,也包括痛經時可以去看醫生開藥來緩解生理痛,以及生理期可正常洗漱的一些常識。
總結當女性在月經期時是十分辛苦的,希望女性自己從內心裡覺得生理期不羞恥。也希望男效能對生理期有正確的認知,能多體諒女性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