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

前幾日,和朋友閒聊。

聽他抱怨道,“實在不敢輕易買茶了。”

心裡覺得疑惑,朋友明明是剛開始喝茶,怎麼這麼快就失去信心了?

只聽他繼續說:

“巖茶品類太多,喝不懂,而且天價滿天飛,我就不考慮了。”

“本來想從簡單的白茶開始,買些老白茶,結果發現,也不簡單!”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

雖然白茶的名字聽起來簡單樸素,但背後也藏著很多學問。

隨後,便追問了一句,“何出此言?”

原來,朋友在老白茶身上,已經交了不少學費。

於是乎,吃一塹長一智,閱讀了大量的白茶知識,想要避免踩坑。

可看得越多,越糊塗。

“聽別人說,老白茶的棗香,藥香,陳香都能作假,水實在太深了。”

朋友說得這幾種,都是會在老白茶身上出現的香氣。

但這些美妙的氣息,在日常喝老白茶時,容易與其它氣味所混淆。

這樣,便使得茶友們對白茶品質的判斷,陷入了困境。

因此,深刻地認識與辨別老白茶的香氣,才是關鍵。

《2》

棗香會與哪種氣味混淆?

棗香,是一種特殊的果香。

這種難得的香氣,在老壽眉餅中最常出現。

當品質上等的白茶經過壓餅之後,體內的細胞壁破裂,細胞液溢位。

物質附著在了茶餅表面,與包裝內微弱的空氣發生反應。

在良好的陳化下,便生出了溫暖,甜蜜的棗香。

如此看來,雖不是所有老白茶都以棗香作為判定標準。

但產區好、工藝好、儲存好的老壽眉餅,出棗香的機率極高。

可為什麼日常聽到“棗香”老白茶的頻率,如此之高?

似乎人人都擁有著棗香老白茶。

事實上,那可能並不是真正的棗香,只是一種果香,過度發酵的味道。

存在著很大一部分,品質不佳的白茶餅。

產區不好,工藝不當,儲存條件更是有限。

甚至於,根本就不是用白茶的品種。

可想而知,品質自然高不到哪裡去。

而這種白茶餅,若是想生出棗香,猶如大海撈針,機率極其渺茫。

優質的壽眉餅,可能無需3年,2年之後就能聞到濃郁的棗香。

而劣質的茶餅,存上10年,甚至20年,也不會生出棗香。

頂多生出一股水果蜜餞的味道。

好似自己平日胃口不佳時,偶爾吃的永泰李幹。

這是由於白茶工藝不當,渥堆後加重了發酵,而產生了蜜餞香。

而沒喝過優質老白茶,沒品嚐過真正的棗香,便很容易將蜜餞香,誤認為是棗香。

回憶起,之前有位茶友說,自己存了5年的牡丹王散茶中,出現了棗香。

若是真的,那可是百年難遇的奇事啊!

我們知道,想要形成棗香,必須同時滿足幾個條件:

一,是需要保證品質優良。

二,是需要有葉片與茶梗。

三,是需要經過壓餅工藝。

四,是需要經過良好陳化。

但是,茶友的牡丹王明顯達不到第二點與第三點的要求。

那麼,棗香是如何而來呢?

有極大的可能,這股“棗香”其實也是過度發酵後,所生出的果香。

當儲存條件發生變化,大量的空氣與白茶接觸。

其中,過量的水汽和茶葉發生了不良反應。

長此以往,白茶受潮,變質,再次發酵,因而生出了“棗香”。

並且,老白茶受潮之後內質受損,也不再擁有卓絕的品質和風味了。

優質的老壽眉餅,棗香清甜馥郁,湯水醇厚飽滿,層次豐富。

而過度發酵的蜜餞香,與真正的棗香,遠遠隔著一條銀河系。

《3》

藥香會與哪種氣味混淆?

藥香,是老白茶中的一種基礎香型。

事實上,很少人會將藥香與其它氣味相混淆。

更多的茶友,難以感受到老白茶中的藥香。

並且,不乏有新茶友問,“藥香是不是很苦的中藥味,我怎麼沒喝到?”

其實不然。

老白茶中的藥香,是一股根莖類中藥的氣味。

類似於防風、當歸、熟地……

那是一股沉鬱的、遲緩的、濃厚的香氣,不論是在蓋上,還是在湯水裡,都能捕捉到。

以2017的春壽眉為例,沸水沖泡,揭蓋聞香。

在蓋上,能嗅到十分濃郁的藥香,混合著花香,陳香,毫香,撲面而來。

湯水細膩柔和,細啜一口,馥郁的香氣在口腔中蔓延。

因此,老白茶中有藥香,並且不是單一存在,而是與其它香型一起出現。

能出現如此馥郁的香氣,一是由於內質充足,二是由於年份真實。

品質上等,內質充沛的老白茶,藥香濃郁,難以忽視。

而當聽別人說“老白茶的藥香能作假”。

心裡的第一反應是,這人肯定沒喝過好白茶,沒喝過老白茶。

白茶中的藥香,並不是突然出現,也不是後天形成的。

在新白茶時期,也同樣有藥香。

但在白茶的不同陳化階段,藥香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

新白茶尚鮮,初出茅廬,因此它的藥香,是一股草藥香。

就像是福建人夏天煮涼茶時,那股鴛鴦藤、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等混合的氣息。

清爽,宜人,自然,純淨。

在新壽眉的身上,更能清晰的感受到這股濃郁的草藥香。

而白毫銀針和白牡丹的新茶,更多的是毫香和花香,草藥香被掩蓋了。

則需要等到陳化一段時間之後,才嶄露頭角。

不容置疑的是,白茶的藥香一直都在,從始至終伴隨著它們的一生。

作假,是很難的。

它是一種植物純天然,原生態的氣味。

品質好的白茶,內質豐厚,藥香自然更濃郁。

並且與其它香氣完美融合,造就了老白茶的飽滿風味。

若是品質不佳,新茶時期的香氣就很微弱,則存老了也依然內質單薄,香氣寡淡。

除了藥香之外,其它的花香,陳香,毫香,也一同薄弱。

喝起來,香氣飄散,清清淡淡。

《4》

陳香會與哪種氣味混淆?

陳香,若是單純按照字面上的意思,意為“陳舊的香氣”。

但隨著一些茶圈神棍的鼓動。

便有一眾茶友認為,陳香等同於倉味。

倉味=倉庫的味道。

這個形容詞,是從普洱那兒流傳過來的。

本以為只是用於形容存茶倉庫的味道,但問了賣普洱的同學之後,才真正明白。

出現倉味,是因為茶葉在後期陳化中,儲存不當或是刻意而為。

在高溫高溼的環境下,茶葉產生了較為低沉,不夠清爽,甚至略帶悶臭味。

這裡要為茶友們圈兩個關鍵詞:高溫、高溼。

眾所周知,二者是白茶儲存的大忌!

白茶喜幹怕溼,要求儲存在密封,乾燥,避光,陰涼,無異味的條件下。

而高溫高溼,明顯違背了白茶的儲存要求。

由此可見,出現倉味就代表白茶被存壞了,受潮變質了。

從而散發出了一股不清爽,類似於破舊的老房子的味道。

但某些黑心茶掌櫃,為了掩蓋自己將茶存壞的事實,從而編造出了這個謊言。

美其名曰:倉味是老白茶中的陳香,是個很難得的氣味。

殊不知,這恰好暴露了自己不懂茶。

沒文化,真可怕!

優質老白茶中擁有很多香氣,藥香,花香,陳香,毫香,粽葉香……

雖然每種香型都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它們都是清爽,自然,乾淨的。

令人聞過之後,心神愉悅,清新暢快。

很明顯,倉味不符合這樣的要求。

老白茶中的陳香,是枝葉的氣息。

像是一片夾在樹中的樹葉,被自然風乾了之後,那股清爽的氣息。

與倉味那種潮溼的悶味和漚味,相差甚遠。

《5》

品茶,自然要學會聞茶香。

香氣,是茶葉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愛上一款茶的理由,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

僅僅只是因為一個偶然。

聞到了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

於是,便一見鍾情,深深的愛上了它。

好茶的香,是含蓄的,是純淨的,是發自內質的。

品飲之後,齒頰留香,馥郁芬芳。

圓了自己的心願,終成了一位吐氣如蘭的女子。

爭知道味卻無言,時得茶香勝酒。

9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你所不知道的製造系統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