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當下的中國紀錄片行業,正在加速進入轉型時期。

一方面是「向網而生」

《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紀錄片生產總投入為50.36億元,年生產總值約66.60億元,均比上一年有所增長;新媒體共投入約13億元進行紀錄片生產,同比增長18.2%。以騰訊影片為代表的長影片平臺大力佈局紀錄片行業,為紀錄片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另一方面是「圈層擴充套件」

紀錄片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其受眾已經擴充套件到各個圈層。尤其在以95後為代表的Z世代的審美興趣裡,紀錄片正成長為極具吸引力的影片消費門類。

正是在這個時代大背景下,騰訊影片透過持久的深耕,為國內紀錄片行業的內容升級添磚加瓦。今年以來,《風味人間第2季》《早餐中國第3季》《風雲戰國之列國》等爆款頻出。騰訊影片在紀錄片領域的多年耕耘,讓其逐漸在業內具有風向標般的意義。

因此,1號試圖從《2020騰訊影片年度指數報告》釋出的紀錄片資料中,一窺紀錄片行業未來之變的端倪。

擁抱Z世代

「年輕人和紀錄片之間竟然『鎖了』!」

以往的刻板印象裡,相比劇集和綜藝,更加陽春白雪的紀錄片似乎不是一個與年輕、潮流相關聯的內容體系。但在騰訊影片紀錄片頻道的使用者年齡分佈中,1號發現,95後約為40%,90後佔26%。

毫無疑問,年輕人、尤其是以95後為代表的Z世代們,正越來越喜歡和走進紀錄片。

能夠獲得這樣的成果,得益於騰訊影片長久以來的內容佈局。近幾年來,騰訊影片採用「重磅自制+頭部版權」戰略,兩端發力,大力拓展紀錄片的市場容量。我們既能夠在騰訊影片看到與BBC Studios合作的《地球脈動2》《藍色星球2》《王朝》等有著國際背景的作品,又能夠看到像《風味人間》《早餐中國》這類重磅自制紀錄片的崛起。

除了觀眾的年輕化趨勢,觀眾結構在年齡分佈上更加均衡。對比2019年,2020年騰訊影片紀錄片頻道女性使用者佔比達到37.4%,提高了1.7個百分點。

而在學歷和城市分佈上,紀錄片對於高知群體和一二線城市使用者的內容吸附能力正在日漸加強。

2020年騰訊影片紀錄片頻道本科及以上使用者佔比達到56.7%,一線、二線城市使用者佔比均高於騰訊影片大盤使用者構成。

觀眾結構的變化毫無疑問指向了這樣一個事實——觀看紀錄片正在成為新世代們潮流生活的一部分,看紀錄片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不僅好玩、有趣,而且非常「潮」

實際上,從使用者互動指數排行榜中我們可以看到,年輕人對於紀錄片內容的旨趣可謂包羅永珍,既包含了《沸騰吧火鍋》這類能夠挑動使用者味蕾的美食題材,也包含了《風雲戰國之列國》《大唐帝陵》這類探尋過往的歷史文化題材,更有《城市夢》《武漢:我的戰『疫』日記》這類觸及廣大個體日常生活的社會現實作品。

豐富的多元化內容,其實是對使用者日益多元化的紀錄片消費需求的正向反饋。

當問及使用者「你pick一部紀錄片最重要的原因」時,廣大使用者們給出的三個最重要的因素是興趣題材、知識見識與口碑。

遵循著這樣的思路,我們便能夠理解,為何最受95後喜愛的紀錄片是致力於讓「古畫活過來」的《此畫怎講》。

Z世代的崛起,意味著未來的紀錄片一定要貼合新世代審美趣味,並有著新派的影片語言表達。那些包含了現代梗或是官方賣萌等,能夠瞬間認出你是「自己人」的操作,將會成為年輕人心中紀錄片庫裡的心頭好。

這同樣意味著,未來的紀錄片一定是「有用的」與「有品位的」,能夠一定程度上滿足Z世代強烈的知識需求。

好玩有趣、學習漲姿勢以及高口碑帶來的「安利」,這恰是後浪們對於紀錄片消費的核心需求,亦是未來紀錄片領域實現內容創新的突破口。只有洞察到紀錄片觀眾群向年輕使用者的結構性位移,才能有助於紀錄片從業者們更精準地把握未來的內容風口。

多元化的IP矩陣

多元化的需求必然衍生出多元化的內容。

從2020騰訊影片紀錄片影響力榜與紀錄片口碑榜中,我們可以尋找到一條關於紀錄片內容生態發展的關鍵脈絡:

題材的多元化。

近幾年以來,能夠實現破圈傳播的紀錄片幾乎被美食題材所壟斷。毫無疑問,美食題材紀錄片依然廣受觀眾喜愛。在影響力榜單中,美食類題材共有5部紀錄片,佔據半壁江山。

但在口碑榜單中,美食題材不再一家獨大,而是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雖然《風味人間第2季》依然佔據著口碑榜的榜首位置,但進入口碑榜的題材更加多元和均衡。

《庇護所:阿爾卑斯山求生記》《荒野間諜第2季》《地球生命》屬於自然科學類題材,《風雲戰國之列國》《如果國寶會說話第3季》歸為歷史文化類,而像《人生第一次》《航拍中國第3季》《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則屬於社會現實之列。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社會現實類引發了觀眾廣泛的共情與思考。

同時,在數量上國產紀錄片已佔據七成,贏得了越來越多觀眾的口碑認可。

目前,騰訊影片紀錄片頻道內容體系已經涵蓋了生活方式、社會現實、歷史文化、自然科學四大品類,內容生態日漸完善。

美食題材方面,騰訊影片從單純的美食衍生出對背後生活方式與意義的探尋,進一步深度挖掘美食題材的創新可能性,並努力實現IP矩陣化。

一方面,繼續深度挖掘美食在歷史和地域層面的深度。

作為當下最具影響力的紀錄片IP,除了推出《風味人間第2季》外,今年還相繼推出了《風味原產地》系列與《風味實驗室》。無論是《風味原產地:甘肅》還是《風味原產地:潮汕》,它們都以高口碑斬獲了不小的市場影響力,擴大了風味IP的內容矩陣。

另一方面,嘗試挖掘美食在個體生活場景層面的意義表達,從而從單純的食材、菜餚衍生到社會生活領域的「人間煙火氣」。

無論是早餐、宵夜,還是海鮮、火鍋,這些與美食相關的場景與不同地域的歷史文化、不同個體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以美食這個小切口,觀察背後濃烈的煙火氣與人情味,這正是騰訊影片積極打造「一日之食」IP的初衷。

除了正在播出的《早餐中國第三季》《向著宵夜的方向》外,明年騰訊影片還會推出《沸騰吧火鍋第2季》以及《開動吧!海鮮》,它們均是以小而美的短影片微紀錄片為形式,個人化、平民化地展開對於餐食的描述。

騰訊影片打造的美食題材紀錄片,正在從美食進入至生活,以美食作為貫穿個體生活與歷史文化的中介,形成新的視聽語言表達和矩陣化的IP內容生態。

從精品化到矩陣化,騰訊影片探索的這條紀錄片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已愈發清晰。

邊界與賦能

此次《2020騰訊影片年度指數報告》中的一個概念引起了1號的注意力:年度突破紀錄片。

實際上,國內紀錄片產業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商業模式層面,都亟待更多的突破式創新湧現。而在今年,一部各方面都具有顛覆氣息的紀錄片進入我們的視野。

榮膺年度突破紀錄片,《風雲戰國之列國》的突破首先表現在內容層面。

《風雲戰國之列國》首創劇情式歷史紀錄片的先河,它透過實景還原和實力演技派演員演繹的全新劇情式呈現方式,探索了戰國時期的六國興衰史以及秦王朝一統天下背後更深層的秘密。於榮光、王勁松、林永健等實力演員在該片中的精彩演繹,讓觀眾高呼「絕了」。

其次,這種突破亦體現在商業模式層面。

更為重要的是,紀錄片強大的種草功能將與線下文旅相融合,構成「種草-打卡」消費體驗閉環,為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賦能。

美食紀錄片儼然成為使用者的種草官。風味IP系列、《早餐中國》系列中展示的餐食和門店,吸引了眾多網友線下打卡,這些門店也藉助紀錄片IP影響力成為當地餐飲界的新晉網紅。

而《航拍中國》系列則是以空中俯瞰視角,立體化展示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風貌及社會形態,為網友們心目中的詩與遠方給予了一個清晰明確的答案和行程。

由此觀之,作為平臺,騰訊影片之於紀錄片產業的意義,不僅在於搭建紀錄片廠牌與使用者之間的「橋樑」,為使用者提供更多高品質的紀錄片內容,同時也有望為紀錄片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實現融合、發展、共贏搭建新的「橋樑」。這才是騰訊影片作為平臺的責任與使命所在。

17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摩羯座從來都不怕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