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學過歷史的人知道一個事實,人類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原始社會,第二個階段是母系社會,母系社會結束後,人類者進入第三個階段,也即是父系社會。

人類歷史發展歷程的闡述,並不是具有十足證據的事實,而是近代史上多位專家學者基於一些事實和對人類族群發展變化的規律得出的一種學說,因為具有一定合理性,最終為大部分人士採納,成為了描述遠古人類生存狀況的重要理論,也被寫進歷史書。

無論如何,由於年代久遠,人類產生文字的年頭有限,沒有確切證據能證明這種觀點的正確性,許多學者對這種觀點產生了懷疑,懷疑的焦點在於:人類歷史是否真正經歷過一段母系氏族時期?

北大教授吳飛,透過自己多年的研究後得出結論。他認為,根本不存在母系社會,如果他的理論成立,這也意味著,人類並沒有經歷母系社會時期,而是直接從原始社會進入了父系社會時期。

這對於傳統的人類歷史發展學說來說,是一個顛覆性的學說。那麼,他是基於怎樣事實得出這樣結論的呢?

傳統的人類歷史學

傳統的人類歷史學認為,人類的發展過程曾經歷漫長的母系社會時期。這當然有其合理性,人類從猿猴進化為人類的過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經歷了個人意識的覺醒和家庭的產生,以及後來國家的誕生。

在這個數十萬的漫長時間裡,人類慢慢學會了工具的使用,由依附大自然生存變成了透過改造大自然實現了個人和種族的延續發展,這個過程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

對於採摘果實這個工作,並不需要雄性的力量,需要的是耐心,更加具有耐心的女性人類更加具有優勢,人類需要依附於這些擅長採摘果實的女性人類身邊,女性的社會地位也相對較高,這也符合生存才是第一要務的原則。

這就是作為人類歷史曾經歷漫長的母系社會的人類進化學說支撐,似乎中國古代"女媧造人"也印證了這個觀點。支撐人類經歷母系社會的另一個因素是生物種群狀態

在原始社會,人類過著群居生活,在繁衍後代這件事上,人類還處於"雜交"的狀態,即使人類並沒有穩定的婚姻關係和家庭關係,雄性人類與雌性人類可隨意交配併產生後代,但雌性人類需要承擔起懷孕和撫育子女的重任。

人類的後代並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但肯定知道自己的母親是誰,知母不知父的道理也讓母親在人類群體中扮演著更加重要和穩定的角色。在一個大家族裡,擁有眾多子女的母親自然會享有更加崇高的地位。

正是基於以上兩個事實,歷史學家得出了人類歷史曾經經歷過漫長的母系社會,甚至在傳統觀念裡,母系社會就是母權社會,因為女性在當時人類生存繁衍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讓女性人類具有很大的權力,也就是說母系社會就是母權社會,這是傳統的人類發展觀念。

這種觀念首先產生於18世紀的西方社會,無論是巴霍芬還是恩格斯,都堅信人類歷史曾經經歷過母系社會,後來,這個觀點也影響到了馬克思,後來,這個學說也傳入了中國,成為中國學術界所信奉的真理。

在吳飛的觀念裡,中國學術界母系社會觀點的堅持者是康有為,但他提出這個學說是在西方已經穩定了人類經歷母系社會的觀點後,也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力。

中國將人類歷史經歷母系社會學說的推廣者當屬郭沫若,他在學習了西方的這一思想後,在其著作《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講母系社會的問題。

但多人認為郭沫若支援這個觀點的原因在於郭沫若的立場而非基於正確的研究結果,但吳飛認為,郭沫若支援傳統的人類歷史發展學說是受到了西方早期思想的影響。

吳飛教授的反駁

吳飛教授認為,許多中國早期的學者認可傳統的人類歷史發展觀,並不是基於科學研究的結果而是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響和一些錯誤史實影響的結果。

他認為,因為當時的中國正在學習西方,所以很容易受到當時流行於西方世界的影響,但後來西方已經改變了這種觀念。

其次,中國的學者透過古代的許多神話故事來推斷中國古代社會也經歷過母系社會,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是很容易反駁的。

再次,中國的許多古代著作都提出了在原始社會廣泛存在"知母不知父"的說法,就慣性認為中國古代思想家的"知母不知父"時代是母系時代

這些都是錯誤的結論,因為"知母不知父"的觀點,只是古代思想家的一種表述而已,而不是一種經驗傳承,因為沒有人真正見識過上古人類的生活。

而且,"知母不知父"的現象,並不代表著就是母系社會,對於古代社會如何由母系社會轉化為父系社會的過程,中國的學者也並沒有完全搞清楚。

吳飛教授的觀點

吳飛教授認為,人類並沒有經歷過母系社會。他的這種學說將徹底顛覆人類的家庭和國家誕生的理論。在他的觀念裡,按照傳統人類進化理論的學說,人類應該是先組成了家庭,家庭再慢慢擴張,最後形成了國家。

但如果接受了人類沒有經歷母系社會學說,就會認為,人類是由大單位逐漸向小家庭過渡的,小到現在所認為的家庭的狀態後,就會出現國家,當時的國家應該是非常民主的國家。吳飛教授的這一學說也具有事實根據。

人類是從猿猴變來的,而猿猴是一種群居性動物,這就是他所謂的大單元狀態,如果這個群體繼續進化,將逐步縮小為基於血緣關係的小家庭,然後再產生國家。

其實,人類沒有經歷母系社會的觀點近年來在西方國家也越來越得到認可,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科學的道理。

達爾文就是這種觀念的擁護者,在達爾文的著作《人類的由來》中,達爾文就明確對傳統的人類進化歷史提出了質疑。

他也認為,如果按照傳統人類進化學說的邏輯,處於早期人類狀態的猿猴社會將存在群婚、雜婚的現象,但事實並非如此,大猩猩要麼是一夫一妻制,要麼是一夫多妻制,根本不存在雜婚、群婚的現象。

對於那些認為母系社會就是母權社會的觀念,吳飛教授也對此展開了駁斥。

他研究了雲南納西族的生存狀態後指出,當前,納西族還保留著母系社會的特徵,但雲南納西族並不是母權社會,母系在這些群體中並不占主導地位,只是按照母系的姓氏來進行傳承而已。

首先,人類基於自然的需要組建了家庭,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家庭已經無法滿足人類需要的時候,具有共同需求的家庭就會組成村落,然後許多村落再根據共同的需求組建城邦,從而形成了最早的國家,這似乎與國家誕生的歷史更加吻合。

在中國的古代思想觀念裡,家與國是一體的,君主的地位與父親的位置相似,這也側面證明了人類的發展歷史並沒有經歷母系社會,而是由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了父系社會。

吳飛教授認為,母系社會存在的學說在中國知識界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這是不合理的,他認為中國學術界應該好好反省,接受人類社會並沒有經歷母系社會的事實。

對於人類發展史這個問題,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學者都是基於自己的認知和判斷得出的結論,並不能形成高度統一的觀念,這是正常現象。

在雙方都拿不出駁倒對方的論據之前,不好下結論,也許,由於發展過程的差異,這兩種學說都成立也是有可能的。

9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豆角和南瓜曬乾後,比新鮮的更好吃!生吃燉肉都行,放1年都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