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有一條,被多數人忽略的一條新聞,卻在我心裡盤桓了很久。

在安徽蚌埠的小區裡面,有人聽到了“咣噹”“咣噹”的聲音,就尋著這個聲音找過去,就發現了一位人家陽臺上,一位赤身裸體的老人,躺在地上吃力的敲打著臉盆。

報警之後才得知,老人四天前不慎摔倒無法起身,就這樣光著身子躺在陽臺上捱過了四個晝夜。

夏天的驕陽拷在身上,深夜的星露灑在背上,四天四夜滴水未進,只有一下一下敲盆的“咣噹”聲,在他的生命裡孤獨迴響。

影片裡的老人骨瘦嶙峋,他那同城而居的子女卻已經二十多天沒有來探望了。

“養大這麼多子女,居然還不如一個盆!”

都說養兒防老,可現實生活中卻更多是許許多多的空巢老人在孤獨的生活。有很很多多的例子,當不慎摔倒或不幸身亡,被發現的卻是鄰居。

老人的一生都在為子女著想,可到了終了,身邊卻一個可以探望自己的子女都沒有。

有人說,人世間最近的距離,不過是一碗湯的距離。

當需要幫助時,當挨餓受凍時,身邊人及時的送上一碗熱湯,就是人間幸福。

可是現實是,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卻是同城而居、一街之隔,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子女。

人情冷漠,不過如此。一個老人,受盡風霜,滿頭花白,卻是臨老忍受著孤獨的折磨。

這不禁讓人想起那篇看哭了世人的遺書:

小青,我於昨晚(農曆八月十五)走了,走時心如止水。

這世道無論達官貴人與無名小卒,均相互爾虞我詐,令人可怕。

好在這大千世界很公正,人都是匆匆過客,無一倖免。

當你接到通知來辦喪事,首先將床頭櫃中鑰匙放在身上,

再讓小根放水拖乾淨地面浮灰,不能掃。

而後,用溼抹布擦去桌椅凳上的灰塵,開窗通風才不會染病。

最後再開啟櫥櫃和抽屜整理東西。

遺體速火化,一切從簡。

這是2017年,南京一位81歲的獨居老人生前手寫的。寫下這封遺書的日子正是中國的傳統團圓佳節中秋節。遺書就這樣孤零零的貼在老人家中的牆上,和她的遺體一樣,寂落了兩個月,無人問津。

老太太家中有兒有女,七年前獨自一人搬至住所,風燭殘年、病痛加身。預感將要離世的她,留下了對這個世界最後的囑咐。

她預想第二天就會有人發現,可直到發現,已經是兩個多月以後的寒冬了。

而發現的人並不是自己生養的子女,竟是並無瓜葛的鄰居。

即便如此,遺書中老太太也並未對子女有半點抱怨,反而是讓孩子們小心打掃,開窗通風以免染病。

然而這並不是生命極端的個例,一年之後,在安徽蕪湖還有一對夫妻雙雙死亡。

多日後才被聞到異味的鄰居發現。

老爺子姓湯,生前是一所重點中學的老師,老太太則是一名小學老師。

體面的職業,桃李滿天下的人生都抵不過人到暮年、疾病纏身。

老爺子得了老年痴呆症,老太太身體也不好,平日裡兩口子還能夠相互幫扶著過日子。

可事發當天,老太太忽然發病倒在客廳死亡,老爺子因為痴呆無人餵食照料相繼離世。

悲涼不在於老爺子被生生餓死,而是在於育有兩兒一女,其中一對兒女就在本市,離老夫妻的住所僅僅有一街之隔。

父母在這邊的小區,我在那邊的高樓,一碗湯端過去都不至於涼了的距離,可同根同源的血脈卻早已經冰涼了。

到最後卻還是鄰居發現了。

你有多長時間沒有看過自己的父母了。父母還在世真的對子女來說也是幸福的一件事。

直到2020年,中國的空巢老人將達到1.2億,而獨居老人也有3000萬之多。

這些年,我們聽慣了中年人的難, 上有老下有小,每天一睜眼,身邊全是依靠自己的人。

但是我們是不是忘了,每一個孤獨的中年人,背後可能也站著一對比他們更孤獨的父母呢?

我們的父母,總是會首先為自己的孩子開脫,不是他們不孝順,他們也壓力很大。

有很多的老人,不想當自己子女的累贅,覺得自己幫不上什麼忙,便自己獨居。

可是你要明白,父母不拿孝順綁架你,是父母的寬容和慈愛。

但你不能因此心安理得的放任不顧、置之不理。

因為生命是一場輪迴,我們是父母的孩子,也終將是孩子父母。

你有多長時間沒有去看看父母了,抽點時間,常去看看,每個老人都會因為你的到來歡喜。

請給每一個在生命最後的老人一些關愛吧,他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人世間,最遙遠的距離就是你每日忙著奔波,而看不到身後的空巢老人。

人間需要一點點愛,也請給那些孤獨而居的空巢老人些許關愛。

12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大六壬尋源-清·張純照(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