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這兩天,在網上最備受關注的應該就是山西這位任校長了。

他在11月30日深夜11點,讓疑似早戀,並讓男生在自己宿舍停留的13歲女生去他的辦公室談話。事後女生身上多處淤青、頭部有外傷。最讓公眾憤慨的是,他還逼迫學生逼寫不雅檢討,“我說一句,你寫一句”,檢討內容不堪入目。

隨著輿論發酵,這位校長已經被停職,並且被行政拘留。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竟然有不少人為這位校長“洗白”,認為“他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方法用錯了”,認為這“還是教育不當”的問題。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人轉頭去批評女生的早戀,以及讓其他男生進宿舍等行為,甚至對其父母提出的賠償20萬元的訴求諸多質疑。

實際上,這位任校長的所作所為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那就是他為我們上了一堂及時且非常有必要的性騷擾預防課。

一、這位校長除了體罰和逼寫“檢討”,還做錯了什麼?

男生去女生宿舍,女生接受男生在宿舍停留,這一行為本身確實有許多不當之處,作為老師對其進行教育是應該的。

但是,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做以下幾件事嗎?

1、作為一個男老師,深夜叫一個女學生單獨到自己辦公室談話?

要知道,這是一位男校長,今年48歲,喪偶。

又是在深夜時分,把這位13歲的女生叫到自己辦公室單獨問話。

即便他什麼都沒有做,他這樣的舉動也是極其危險的。

經過“Me too”運動,特別是近年來一些男性名人被投訴性騷擾的例子之後,我認為絕大多數的男性已經有了一定的“預防”意識,即不會在比較敏感的時段,與女性單獨相處,以免到時候落人口實。

因此,這位老師竟然如此沒有“防備心”,也實在令人稱奇。

其實更合適的做法是,在白天工作時間,並且由宿管老師或班主任等陪同進行談話。

2、為何只找女生談話,不找男生談話?

如果真的要進行處置,顯然這兩方都有問題,而且顯然男方的問題可能更大,畢竟是他們主動到女生宿舍的。

當然,作為老師,如果要搞調查清楚情況,也應該先把兩方都叫過來了解情況,然後再行處置比較妥當。

但是,令人費解的是,這位老師沒有去找男生談話,而是找了這位女生。

難道這位老師還有“紅顏禍水”的想法,認為男生沒有問題,是被女生勾引的,所以就去問責女生了?

3、為何不讓父母參與其中?

女生寫完檢討書後,這位校長特別“叮囑”女生:這件事千萬不能告訴父母!

這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女生如果在學校和男生髮生了這樣的事情,作為校方第一時間應該做的是請兩邊的家長過來,讓家長參與處理此事,而不是自己包辦。

然而這位校長卻盡力避免父母參與進來。幸好女生沒有真的那麼“聽話”,否則他的“陰謀”恐怕就要得逞了。

我相信,只要是擁有正常思維的人,都無法理解這位老師為何要這樣“教育”。即便他沒有後面的體罰和逼寫“檢討”行為,上面的這些做法也都是不正常的。

因此,請勿因為他是校長的身份,就認定他的所作所為就都是教育行為,因為他的這些舉動已經完全脫離了教育工作者處理這類事件的基本邏輯了。

當我們把他“職務行為”的“光環”拿去,還原成一個普通人的行為以後再來看他的舉動,就會發現他到底是想幹嘛了。

二、隱藏在職業行為背後:值得警惕的性騷擾新趨勢

我認為這是一種新型的性騷擾形式,只是目前還沒有引起重視,藉此機會進行普及。

這幾年隨著“Me too”運動的推進,在我國性騷擾話題從羞於提及到大家可以主動曝光,經歷了一個革命性的發展階段。個體意識、女性權利的崛起也順勢發展,性騷擾在社會層面取得了極高的話題度。

雖然今年以來,發生過類似“清華學姐”、“羅冠軍梁穎事件”等的“烏龍”,“Me too”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呈現頹勢的傾向。但是,必須指出的是,作為一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預防性騷擾,保護性騷擾受害者依然是不能動搖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透過這些年的努力,大眾已經普遍能夠接受以下這些行為是“性騷擾”:

1、身體接觸騷擾

一般在公共場所,如商場、公交車、地鐵等,侵犯對方隱私部位。如被亂摸、故意擦撞、強行搭肩膀或手臂、故意緊貼他/她人等。

例如在地鐵上,故意緊貼著對方的身體,產生身體上的接觸或碰撞等行為。

2、言語騷擾

故意談論有關性的話題,詢問個人的性隱私、性生活,對別人的衣著、外表和身材給予有關性方面的評語。

故意講述色情笑話、故事,用下流的語言挑逗對方,向其講述自己的性經歷或色情作品的情節等。

3、非言語騷擾

故意吹口哨或發出接吻的聲調,身體或手的動作具有性的暗示,用曖昧的眼光打量他人,展示與性有關的物件,如色情書刊、海報,在工作場所周圍佈置淫穢圖片、廣告等,使對方感到難堪。

電視劇《平凡的榮耀》中,半途加入四組的陸思秋因為性騷擾被女員工投訴,便是比較典型的非言語騷擾。他們在辦公室的休息場所,用一本外文雜誌和手機作為遮擋,實際上是偷偷打量女性,並行偷拍。

4、網際網路資訊騷擾

如“你迷人的身材使我不能入眠”、“我需要你”之類的話。

可喜的是,即將於2021年實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條也對“性騷擾”的民事責任與單位預防義務進行了明確規定:

違揹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影象、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係等實施性騷擾。

可以說,這是性騷擾防治工作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但是,如果僅僅以舉例的方式說明什麼是“性騷擾”,也有一個很大的漏洞,那就是,性騷擾實施者也“學乖”了:

只要不做上面這些事,不就不算“性騷擾”了嘛?

因此,我覺得需要再次科普一下,什麼才是“性騷擾”的實質:

1、性暗示:無論是行為還是語言,其主要內容是涉及性的,或者與性有關的。

2、令人不悅:上述的性暗示,是令人身心不適,甚至是痛苦的。

3、強迫:並非當事人自願的情況。

以上三者,缺一不可。只要一個人的言行符合上述三者,便是“性騷擾”,並不用拘泥於某種已知的表現形式。

當我們拿這個框架去審視這位校長的所作所為,便會發現:

1、這份“檢討”與其說是檢討,不如說是這位校長自己的性幻想。他把自己“腦補”的情節付諸於文字形式表達,這當然有著強烈的性暗示。如果真的只是檢討,即便確有其事,作為一個老師,有什麼必要追問如此“精細”的細節?又有什麼必要讓這樣的細節成為檢討書的一部分?

2、本來沒有發生過,卻被這位老師按頭“發生過”,而且當著他的面,把這些不堪入目的情節寫下來。

3、這當然是這位校長強迫女生所為

因此,逼迫寫不雅“檢討”,其實質就是一種性騷擾手段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這位老師在深夜時分,單獨讓女生到他的辦公室獨處,這也是性騷擾發生的常見時空環境。

另外,他無故打這位女生,直到女生身體受傷的行為,也可能是為了滿足某種性幻想而為之。有一些人有“性施虐”的心理,他們會透過對性幻想物件施加身體的痛苦,以獲得性興奮和性高潮。

但是,由於他是以老師的身份實施的所謂“懲罰”行為(包括體罰和寫檢討),因此很容易讓人忽略掉這些“懲罰”背後的性騷擾的實質。

這是值得引起高度警惕的:

在反性騷擾日益高潮的當下,不少性騷擾行為也變相“隱匿”成一種合理的職務行為,而且因為是職務行為,往往更不容易被受害者發現,即便有感到不適,也不太願意發怒。

另外,透過職務身份還有一個好處,即很容易綁架同業者或被其職業身份矇騙的人,幫助其“洗白”。

事實上,類似這樣的“性騷擾”形式還是比較普遍的。

由Sigal Avin導演和編劇的反性騷擾科普短片《That's Harassment》就比較詳細地介紹了這些“不典型”的性騷擾行為。

我記得其中有一集,是由美劇《紙牌屋》的邁克爾·凱利(Michael Kelly),和出演過《慾望都市》的辛西婭·尼克松(Cynthia Nixon)擔任主演,講述的是辛西婭到邁克爾的診所看病,邁克爾便在“職務範圍”內,對其進行“揩油”,如摸大腿、談論胸部(因為要做胸部檢查)等。

看起來,這位醫生在做自己工作的分內之事。

但是,作為觀眾,我們從第三者視角看到的卻是:

大寫的尷尬。

不僅不合適,而且會覺得沒有必要。

因此,這位校長可以說用實際行為,為大眾做了一次深刻的性騷擾預防教育。碰到類似的事情,請:

迴歸到“性騷擾”的三個典型特徵,這才是判斷這一行為實質的關鍵。

千萬不要因為其職務而感到不好說出口,請直接說“不”!

三、不要陷入“反向形成”的陷阱

既然談及此,有些人還是會感到疑惑:

這位校長明明對學生髮生性行為都如此敏感、如臨大敵,應該是一個“比較保守”的人,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

或者說,他為何會用這種“職務行為”,並且是以“檢討”的表述,來滿足自己的性幻想?

這不是有些矛盾嗎?

其實,這不僅不矛盾,而且恰恰是他們心理問題的核心所在。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心理學名詞叫“反向形成”。

這是弗洛伊德首先發現,並且對其命名的。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越是被禁忌的東西就是越是可能被需要的。

弗洛伊德的名著《少女杜拉的故事》,便系統地介紹了這種“反向形成”機制是如何運作的。這本書是弗洛伊德為一個16歲女孩杜拉進行心理治療的故事,巧合的是這個故事的緣起也是關於性騷擾(侵犯)的:

少女杜拉控訴她的成年鄰居對她實施性騷擾,為此她都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但是弗洛伊德抽絲剝繭後發現:

1、實際上,少女杜拉是對這位成年鄰居有很深的愛慕之情,但是,

2、她非常害怕這種情感;

3、所以她用與之完全相反的方式表達出來,即對其的憎恨;

4、但是她又非常希望對方能夠愛自己,所以她幻想出了對方對自己實施性騷擾的行為,以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幻想。

這個心理過程比較複雜,可能你需要多讀幾遍才能理解。但是這種“反向形成”的過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如:

1、把所有的問題都道德化的人。

實際上,他們內心裡面有很多的想衝破道德邊界的願望,但是他們害怕這種願望,於是把自己置於道德制高點上,把很多東西都用道德規則來解釋,用這種方式來享受道德上的優越感。

但是,當他們越是這麼做的時候,越是暴露了他們在潛意識層面有很多衝破道德邊界的願望。

2、過度追求公平的人。

實際上,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哪裡會有絕對的公平呢?過度追求公平,實際上是想自己成為不公平的規則的、有利的那一方。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他們沒有在不公平的環境中間有獲得感,所以他們用這種方式“反向形成”。

3、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人,也就是所謂的“檸檬精”。

比如,喜歡的衣服但太貴了,就努力找衣服的不足之處。覺得別人很優秀,自己沒有別人優秀,就會努力找別人的缺點。

越是自己很想得到的、很喜歡的,但又不能得到的東西,就越是挑刺,從而獲得心理的平衡。

4、非常恭敬和順從的人。

比如,因為一些童年經歷,一些人對父母是有抱怨的,但是他們不允許恨父母的,所以表現為加倍對父母好。這就是為何有些惡性犯罪發生的時候,不少人評價這個人是“非常孝順聽話”,沒想到會做這樣的事情的原因。

又比如,在企業裡,有些人心裡是有點討厭自己的上司的,但是卻表現得非常尊敬,每天都對上司微笑。

總而言之,當我們有意壓制某些東西的時候,有可能就是反向形成。

精神分析界有一句名言:一切過分的情感都可能是反向形成的表現

當然,這位校長的做法也是如此:

1、他內心深處也有需要滿足的性願望——這些他幻想出來的情節,便是他的性慾望的體現。

2、但是他非常害怕這種願望出現,至少不允許發生在自己身上。

3、為了抵制這種願望出現,於是他以“守護者”的形象出現,反對別人擁有,並且以對嚴厲批判的態度對待,如對當事人進行身體懲罰,包括寫下檢討書等。

所以,在這種心理因素的影響下,這一紙不堪入目的“檢討書”便寫成了。

必須指出的是,像“反向形成”這樣的防禦機制往往並不是當事人有意為之,是在潛意識裡發生的變化或扭曲。因此,很多時候,當事人自己也看不清楚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需求,會認為自己表現出來的就是真的。

這就是此類事件最為複雜的地方,因為當事人自己也很難承認自己還有這樣的一面。

其實,這位校長真正需要的是直面自己的性願望,並找到合適的途徑得以滿足:

1、一個人有性願望,並不是不健康的,相反是比較正常的一種生理需要。

2、同時,作為一個社會人,我們也需要找到合適的、合法的途徑去滿足,這才是性健康的內涵。

這兩者缺一不可。

而他們的可悲之處便在於,不僅不願意承認自己的正常需要,而且因為否認自己的正常需要導致自己採用病態的方式去處理,更諷刺的是,他們還以為自己才是“正常的”,別人才是不正常的,並對此厲聲批評。

四、我們該為預防性騷擾的新發展做點什麼?

當我們對這個個案抽絲剝繭之後,會發現目前的性騷擾預防工作已經走到了“深水區”,不能再滿足於“Me too”運動已經取得的成果了。為了進一步做好性騷擾預防工作,我建議:

1、要打破對專業人士的不設防。

專業人士等權威人物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向下過分性索取,本來就是性騷擾防治的重中之重。但是,褪去那些常見的性騷擾表現,專業人士的專業本身也可能是性騷擾的資源。如老師對學生的管教,醫生對病人的看護,不正是利用了另一方的專業行為不設防的心理嗎?

特別要指出的是,這位女生所在的是寄宿制學校。寄宿制學校一直是性騷擾的高發區,主要原因便是有些人利用學生在寄宿階段非常需要依賴專業人士幫助,同時又缺乏如父母這樣的更可靠權威在旁指導的空隙,值得引起學校管理者的重視。

因此,關鍵是要打破這種不設防。我們真正尊重和服從的是一個人的專業行為,而不是這個人本身,更不應該是這個人的所有行為。

請把專業人士也當做一個普通人看待。既然是普通人,就可能會犯錯,可能有私心雜念。當我們有這個認知的時候,便能有基本的預防意識。

2、加強對性騷擾的準確科普。

顯然,這位女生是缺乏基本性教育常識的。

她可以在深夜時間讓男同學進入自己的寢室,這首先就是危險的。

當然,更致命的是,怎能同意在深夜時間,去一個陌生成年男性的辦公室呢?

我無心批評作為受害者的她,但是我必須發出善意提醒,如果不能對這些孩子及時進行性教育的補救,她們還是有機會繼續成為受害者的。

希望這篇科普貼,她和她的室友有機會能夠讀到。

3、重點稽核好有關從業人員的資質,不能讓“前科”帶病上崗。

會實施性騷擾的人,往往很少是臨時起意,他們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前科”。

比如這位校長。他在30多歲的時候,就曾因為妻子離奇被殺被當做懷疑物件,至今這一案件沒有告破,他依然是嫌疑人榜單上的第一名。

雖然警方並無明確證據證明是這位校長所為,我們也不能做“有罪推定”,但是我們還讓他繼續從事教育工作者這一特殊工種,是否合適呢?

這顯然是需要慎重考慮的。

事實上,這方面的教訓,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都是非常深刻的。

最近韓國因為“素媛案”罪犯被釋放鬧得人心惶惶。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被釋放了。在08年犯下“素媛案”之前,他就因為一些涉性犯罪(只是沒有那麼大)多次被抓到監獄去過。

要知道,性犯罪的再犯率是比較高的,因為這主要是性變態心理所致,本人很難用意志力克服。

因此,面對這樣的潛在危險分子,我們有必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萬不可疏忽大意。

4、引導性騷擾實施者積極治療,早日擺脫病態的行為模式。

這位校長的舉動,讓他成為這幾天眾人唾罵的物件,有很多人甚至氣憤地表示,“恨不得他去死”。

但是,對於性騷擾實施者使用這種“詛咒”,實際上是無效的。

像“素媛”案的罪犯,出獄前就表示要和受害者見個面,出獄後更是用探照燈看圍觀群眾,完全沒有任何悔意,他也無所謂別人怎麼看他。

對他們來說,核心問題還是自己的性困擾。正如上文所分析,一個人有性慾望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正確處理和麵對性慾望,在這個問題上他們存在比較明顯的偏差,既會對他人造成困擾,更不為這個社會所容。

但是,如果整個社會對於“性”問題還是諱莫如深,或者還是用“仇恨”的態度面對,他們恐怕很難找到合適的求助物件,也就很難獲得科學的治療,當然問題也就越來越嚴重。

因此,我強烈呼籲,應儘快成立針對性騷擾實施者和潛在實施者的矯正機構,並培養非歧視態度的專業人士,引導這些人用科學的態度積極面對,這才是解決這一社會頑疾的根本所在。

作者 | Arthur Chen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簡介:心理圈稀有性別男顏值高諮詢師,長相年輕、內心成熟的代表人物。座右銘:惜時惜人。諮詢小時數:3000小時,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要事第一、正念減壓、網路時代人際溝通。

編輯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

聯絡 | 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email protected]

12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自戀分很多種,你有嗎?從古希臘神話"那喀索斯"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