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當一個人一籌莫展,困難之際,有個人伸出了援手幫助了這個有困難的人,即便是很小的一個幫助,那麼也應當記住,他日有能力了,在回來報答幫助之恩,這個道理,相信很多人都懂,但是有些人在受了別人的幫助還後,卻不懂回報,真是令人心寒。
75年前,世界更多地方還處於戰爭狀態,許多國家在長年的戰爭中,疲憊不堪,而那時,日軍正四處侵略,當時與美國一樣,有著強大軍事實力的蘇聯強攻了關東軍,當時的日本不敵蘇聯,很快就被擊潰,潰不成軍的日軍只能四處逃串,有的逃回了日本,剩下的都中國俘虜了,當時除了不是逃走就是被俘虜的日軍之外,還有一些被遺棄在中國的日本孩子,其中有一個日本孩子就被一對心地善良的中國夫婦給收養了,這個孩子在夫妻兩的呵護著快樂的成長,一直養育了40年,雖然不是夫妻兩親生的孩子,但是養育了40年,這份恩情早已經勝過任何的親情了,但是即便如此,這個孩子後來去了日本後,遍了無音訊,即便是養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顧,他也不聞不問,正所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更何況40年的養育之恩,早已經勝過這世間任何的恩情,但是他卻對年邁的養父母。不聞不問,實在令人心寒!
趙鳳祥遇到日本遺孤
這件事情還得從1945年說起,關東軍被蘇聯打敗後,日軍敗逃,而東北恢復了希望的熱鬧,民眾們開始重建家園,重建東北的樣貌。慢慢的冬天開始降臨,街道被覆蓋上一層厚厚的雪,在哈爾濱街道上撿垃圾的趙鳳祥,發現垃圾桶旁邊有個衣衫破爛,正在哭泣的小男孩,趙鳳祥看著這個小男孩可憐的模樣,便上山去詢問小男孩的情況,小男孩年紀在3-4歲,而他的臉與腳都已經被凍傷了,當趙鳳祥問小男孩,家在哪裡,為什麼不回家,在這裡做什麼的時候,卻被小男孩給一把推開,並且還說著他聽不懂的日語,這是的趙鳳祥才知道,小男孩原來是日本人的遺孤,雖然說戰爭已經過去,而且小孩也與戰爭無關,但是一想到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所作所為,自己的家人慘死在日本人收下,趙鳳祥就怒從心頭起,沒有給小男孩好臉色。
趙鳳祥夫妻選擇收留小男孩
但是想著這麼冷的天,如果自己不幫助他,那麼他可能活不過今晚,於是心軟的趙鳳祥就帶著小男孩回家,回到家中與妻子說了緣由,心地善良的妻子並沒有生氣,更沒有責備趙鳳祥。
夫妻二人給小男孩擦身子,煮熱騰騰的麵條給小男孩吃,看到熱騰騰的麵條,小男孩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可能是太久沒吃過好吃的飯菜,小男孩不一會就把麵條吃光了,看著這般場景,夫妻倆就萌生了收養小男孩的念頭,於是夫妻二人就決定收養小男孩,並給他取名為趙連棟。
收養趙連棟後,被人唾棄
趙連棟成為了這個家庭的一員後,開始出現很多事情,由於趙連棟是日本人,為了不讓其他人知道,他們不敢讓趙連棟出去,於是在家裡教他中文,但是世界上哪有不漏風的牆,趙連棟是日本遺孤的事情還是被身邊的人知道了,所有人都開始怒斥、排擠他們一家,還罵他們是賣國賊、漢奸,全是惡毒之言。
日子再苦再難也沒有放棄趙連棟
為了不讓孩子受影響,避開鄰居門的謾罵,他們儘量讓孩子少出門,但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所以為了養子以及女兒的成長,趙鳳祥選擇把哈爾濱的房子賣了,然後一家人回老家居住,回到老家生活,冷言碎語並沒有就此結束,反而一直圍繞著他們,到了上學的年紀,上學也成了問題,因為沒有學校願意讓他們上學,幾經輾轉,好不容易有學校學習接受他們,但是上學後卻遭到同學們的欺負,有時候實在忍受不了的趙連棟,還手自衛,還會被學校批評。
不僅如此,在1955年,又被村民找上門的找鳳祥一家,在這過程中,已經懷有7月身孕的李秀榮為了保護趙連棟被意外推到,不僅導致流產,還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可謂是非常慘,即便是如此,趙鳳祥夫妻二人還是沒有拋下趙連棟,因為他們已經把趙連棟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看待,日子即便過得再難,夫妻二人還是不離不棄的把趙連棟撫養成人。
回日本尋找親生父母
直到趙連棟長大成人,有了穩定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活的很不錯,本想著一家人可以快快樂樂的過完這一生,但是趙連棟的內心深處,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想要尋找自己的親身父母,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家裡人,沒想到的是,家裡人都很支援他去尋找親生父母。
回到日本的趙連棟,從此再無音訊
在1994年,趙連棟決定回日本,並且告訴李秀英,他很快就會再回來,而李秀英雖然不捨但是也非常支援他,但是誰知道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過,從此再也沒有任何資訊,直到2001年,李秀英因為腦血栓,導致全身癱瘓,想要見趙連棟最後一面,家裡人為了能讓李秀英好起來,想盡辦法聯絡在日本的趙連棟,但是沒想到的卻是被無情的拒絕了。
總結
又12年過去了,因為癱瘓只能躺在床上的李秀英,心裡還是一直惦記著那個她養育了40年的兒子,希望在有生之年還能再見他一面,因為她始終相信趙連棟一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所以才不能回來,不知道她的餘生是否還能等到兒子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