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中國人喝一口牛奶太難了!充斥網際網路的各種雜音,讓國人陷入了“牛奶選擇恐懼症”。

喝國產奶還是進口奶?粥好還是牛奶好?……類似的爭論,總會時不時衝擊中國奶業的發展,動搖國人飲奶的信心。

牛奶被譽為“最接近完美的食物”,營養價值毋庸置疑;國產奶已達到發達國家標準,可以放心喝,這是定論。

現在,網上又出現了關於低溫奶和常溫奶孰高孰低的爭論。看來,中國從乳業弱國到乳業大國,知識的普及仍然任重道遠。

普及一下常識

低溫奶和常溫奶的區別是什麼?在超市裡,最簡單的區分方法是,一個存放在冷藏區,一個放在貨架上。

專業一點來講,低溫奶又叫“巴氏殺菌奶”,將鮮牛乳經70℃左右溫度殺菌,會保留部分耐熱細菌和芽孢。為避免升溫細菌大量繁殖,巴氏奶需要全程冷鏈保護,保質期只有7天左右。

常溫奶,又叫UHT奶和超高溫滅菌奶。新鮮牛乳經過淨乳、預熱、均質後,在連續流動狀態下,經過130℃左右超高溫瞬時滅菌處理,幾乎可以殺滅牛乳中的所有微生物,達到商業無菌。常溫奶不需要冷鏈,在室溫情況下保質期在6個月左右。

解答幾個問題

常溫奶和低溫奶到底有沒有高下之分?消費者究竟該如何選用牛奶?針對網際網路上關注度較高的幾大問題,我們透過專家訪談進行了集中解答。

問題一:常溫奶為何保質期長?

前面已經提到,UHT奶和巴氏奶在殺菌處理過程中,使用的溫度不一樣,導致滅菌程度不同。UHT奶在滅菌處理後,使用6層紙鋁塑包裝材料進行無菌灌裝、密封,以保證牛奶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網上傳言,常溫奶是用防腐劑延長保質期,那都是瞎扯。常溫奶保質期長的秘訣只有兩點:第一、生產過程全滅菌;第二、包裝嚴密,讓牛奶“與世隔絕”。

還有一點是普通消費者不知道的。UHT奶出廠前必須透過保溫試驗工藝,成品奶須在30-35℃環境中放置七天,只要發現樣品存在質量問題,所有產品扣留,再次擴大抽樣量,直到“零問題”方可出廠。因此,要講安全性,UHT奶肯定是沒得挑。

問題二:常溫奶的營養價值不如低溫奶?

首先,要弄清楚,喝牛奶是為了獲取什麼?

我們都知道,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其中,最重要的是蛋白質和鈣。

牛乳蛋白被稱為“完全蛋白質”和最好的蛋白質,UHT奶加工過程中,會不會對牛乳蛋白造成破壞?

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專家、第二軍醫大學教授繆明永表示,蛋白質的基本結構是氨基酸,牛奶無論用什麼加工方式,氨基酸的組成都不會變。

UHT殺菌確實會導致部分可溶性鈣的變化,但是,日本乳業協會認為,牛奶進入胃中,所含的鈣都會變成可溶性鈣,加工方法不會對人體鈣吸收造成影響。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乳製品加工實驗室主任張和平曾經聯合許多高校做過試驗,證明不同加工工藝的牛奶蛋白質和鈣的吸收及健康功效上沒有差異。

問題三:外國人不喝常溫奶?

巴氏殺菌和UHT殺菌技術,都是由外國人發明的,前者在一百多年前誕生於法國,後者則誕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英國。

英國的著名市調機構Euromonitor(歐睿)公司早有調查結論,世界各國人民選擇飲用何種液態奶,由國家的消費習慣、地理、氣候、人口分佈等多重因素決定,跟營養成分無關。

歐盟是全球最大的牛奶產區,權威資料顯示,比利時、西班牙、法國、葡萄牙等歐洲國家,UHT奶市場佔有率在90%以上,其中法國還是巴氏殺菌技術起源國。

中國為何常溫奶銷售佔比遠超低溫奶?這是由我國的奶源地和市場分佈決定的。

我國北方奶源帶集中了全國70%的奶牛和60%的原料奶,而牛奶的消費市場大多集中在南方等經濟發達地區。低溫奶對時間和冷鏈要求極高,按照目前的技術,只有奶源地周邊500公里以內,才有發展低溫奶的條件。

說句題外話,如果不是上世紀90年代末,UHT技術引入中國,恐怕現在也只有少數中國人能喝上牛奶。

問題四:該怎麼選奶?

既然常溫奶和低溫奶營養方面沒有重大區別,那麼,消費者應該如何選用牛奶呢?

如果生活在大城市或奶源地周邊,當地冷鏈配送體系完備,又能保證在較短保質期內飲用完,大可以選擇購買低溫奶。當然,這也要考慮自身經濟承受力,畢竟,一般情況下,低溫奶要比常溫奶貴2倍左右。

常溫奶的優勢是不受外部環境限制,經濟實惠,購買方便,無需冷藏,儲存期長,可隨時取用。

與其花時間去爭論哪種工藝的牛奶好,不如抽空多喝一杯牛奶,千萬別讓知識缺乏抑制了對牛奶消費的慾望。

4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殘酷的時代-長篇小說《缺乏》一百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