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聯合國總部 Photo by Daryan Shamkhali on Unsplash

摘要:近現代的國際關係是以西方的殖民活動為基礎架構起來的。它與農耕時代以爭奪自然資源、人口、土地為目標的暴力統治體系不同。本文介紹了這一歷程及背後的原因。

歷史與現狀

農業社會經歷了近萬年的發展,由於各地區的自然環境、氣候、文化的差異造成了全球各地巨大的發展差異。但這種差異在全球一體化的程序中不斷融合縮小。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開啟了一個新時代。首先是歐洲眾多的小國家受到內生髮展動力的衝擊,透過一系列內部革命、對外戰爭形成新的主權國家政治體制。隨著社會財富的增長、科技的進步、政治制度的優越、社會的發展,歐洲逐步確立了全球領先的優勢。伴隨著全球化貿易,工業化的商品生產、市場經濟影響,西方文明衝擊了所有農耕社會。資本主義憑藉其優勢建立起有利於自己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並透過血腥的暴力全球推廣。這種改變是在短短几百年的時間裡完成的,它對各國經濟、社會、文化造成的衝擊是可想而知的。且不說非洲、中東的部落體制,即使象中國這樣的大帝國在這樣的衝擊下也差點被西方列強瓜分。

殖民時代

殖民時代開啟後主要以搶奪人力資源、自然與礦產資源為核心。翻開近代史我們就會發現除歐洲與無人居住的兩極所有大洲都有被殖民、被壓迫的歷史。從發展趨勢上看多數人類農耕社會不管是部落社會、封建國家還是封建帝國的發展都被中斷了。資本主義強國憑藉強大的優勢殖民了所有有利可圖的地區。這種衝擊給這些地區帶來巨大損失與痛苦,中國的鴉片戰爭、非洲的奴隸貿易……但反過來看這種衝擊也讓被殖民的國家社會發展提速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列強的勢力受到嚴重削弱,殖民體系崩潰。留下了權力真空所以這些殖民地有機會成為了獨立國家。各殖民地國家獨立,聯合國成立奠定了現在的國際秩序的基礎。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西方國家大多是殖民而沒有最終統治這些地區,而且最終讓這些地區獨立了。為什麼有機會統治、佔領卻最終放棄了?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要明白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推動全球化的主要是經濟或者說是資本的力量而非政治力量。經濟擴張、資本的增值目標都是為了更多的財富,殖民更有利於獲得利潤與財富,而政治統治則不同。政治統治需要更多的社會管理成本投入。如果採取軍事、警察壓迫被統治地區的人民,那就需要支付大量的金錢維持武備。如果採取溫和的措施也許就無法高效地掠奪資源,要得到民心可能要考慮幫助殖民地國家維持當地經濟增長、文化的融合、政治制度的改造、社會福利保障、醫療、教育的投入……這些都是漫長的過程,特別是文化的排斥。這些成本可能會遠大於所獲得的收益,而且是必需的統治成本。而這對資本而言都會降低利潤是無法接受的。要知道最早代表大英帝國去殖民的都是股份制公司,比如東印度公司。所以那時的社會制度形式只能是殖民。

以上是經濟方面的考量,從政治上考慮則更不可能吞併這些地區。按照民主制度如果殖民地成為本國的一部分,殖民地的人民就享有國民待遇,那他們也就具備了同樣的投票選舉權,在議會中給殖民地人民相應的席位。你能想象包著頭巾的印度人,頭上插著羽毛的印第安人、穿著草裙的澳大利亞土著出現在英國的議會大廳裡與穿西裝的英國紳士們一起討論政治嗎?只要想一想就覺得畫面感很強,更不要說他們同樣有權在議會中為自己爭取利益,西方人一定會崩潰的。別忘了美國之所以獨立就是因為美國人繳了稅卻在英國宗主國沒有話語權一直被壓迫。那些去了美洲的清教徒可是很瞭解西方政治文明的,所以他們會奮起反抗。最關鍵的是不管是按人口比例、還是領土面積分配席位,穿西裝的英國紳士一定是少數派。最後的結果不是英國統治印度,而是印度人領導英國,英國人會怎麼想?如果要最終統治那裡的土地與人民,首先要保證西方人比當地人更多。所以美國人大量屠殺印地安人,把他們趕到很小的保留地內,不給他們政治權力……

……………… 未完待續 ………………

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探究新加坡奇蹟以及背後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