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籠罩在“武漢弘芯”騙局烏雲還未消,中芯國際又爆一大訊息:梁孟松請辭了!當然,“請辭”還是好聽的說法,真實原因則是:12月15日,中芯國際召開臨時董事會,稱要邀請蔣尚義迴歸擔任副董事長、執行董事一職之事進行投票表決。而在此之前,身為中芯國際的重將、聯合CEO的梁孟松卻對此事毫無所知。

一直到12月9日接到中芯國際董事長周子學的電話,他才知道自己“老死不相往來”的老對頭蔣尚義要空降公司,職級還壓上他一頭,這擱誰都咽不下這口氣。於是梁孟松奮筆疾書,一封請辭信往老闆面前一扔。

從“我幾乎從未休假”到“我深深地感到已經不再被尊重與不被信任”,再到“你們應該不需要我在此繼續為公司的前景打拼奮鬥”,看似平淡,卻字字泣血。而霸氣如梁孟松,辭職信一扔,中芯國際當日股價最高跌幅超過9%,H股早間公告直接停牌。到底是何方神聖,能請辭後直接導致中芯國際股價下跌停牌?他和蔣尚義究竟又有何恩何怨?

天才梁孟松

據公開的資料顯示,梁孟松於1952年7月出生在臺灣。但此後其父母、家庭乃至人生經歷大都語焉不詳,我們只能知道他曾在臺灣的頂尖大學之一——臺灣成功大學,就讀電機工程學學科,並在該校先後分別取得學士和碩士學位。唸完碩士後,在學習上頗有天賦的梁孟松又考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師從專業的大牛胡正明,成為其最器重的得意門生之一。一讀完博士,梁孟松便進入了美國有名的處理器大廠AMD工作,工作期間屢獲佳績。根據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的資料顯示,在美深造研究時期,梁孟松參與發明的半導體專利技術達181件之多,論文350餘篇,且均為當時最先進和最重要的關鍵技術研究!可以說,僅憑梁孟松一人,就推動了全世界半導體行業的半壁江山,贊其天才,似乎也不為過。

在AMD工作期間,梁孟松結識了同為半導體工程師的韓國籍妻子。據說其妻不僅是他的同事,還是一個曾經當過空姐的美女。兩人情投意合,很快就步入婚姻殿堂。只是妻美卻終究不敵回鄉之情,常駐美國並非梁孟松初來之意,1992年,梁孟松就攜妻歸臺,於臺積電任職研發部處長和工程師。在臺積電,天才如梁孟松依舊取得了耀眼的戰果,牽頭並負責臺積電每一次半導體技術研發革命。一直到1997年,梁孟松在臺積電主導半導體發展的局面才堪堪被打破——因為蔣尚義來了。

和梁孟松一樣,蔣尚義也是臺灣人,曾在斯坦福大學等著名學校就讀,獲得了電子工程學的博士學位,畢業後也像梁孟松一樣在美國的大廠工作多年。雖然二人經歷相似,但是蔣尚義比梁孟松大上6歲,在半導體上經驗頗豐。大概是“天才之間惺惺相惜”的緣故,那時候的蔣尚義和梁孟松的關係還算不錯。而與“梁孟松是蔣尚義的大弟子”的傳聞不同的是,在臺積電期間,蔣尚義只是梁孟松的頂頭上司而非師父,二人還共同牽頭主導了多款晶片製程的研發。即便蔣尚義在職位上比梁孟松高了一頭,卻絲毫不妨礙兩個在半導體領域各有成就的大佬比肩合作。甚至到了2000年,兩人還聯手搶先在IBM前率先開發出130nm銅製程技術,不僅確立了臺積電在半導體行業“老大”的位置,還成功讓中國越過美國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

當時,負責先進模組的梁孟松名列第二,功勞僅次於資深研發副總蔣尚義。於是很多人都覺得梁孟松可以接任蔣尚義的副總之位,就連梁孟松自己也這麼覺得。當時的幾個專案主管曾評價:“如果說發明浸潤式顯影的臺積電微制像技術處資深處長林本堅是光學高手,梁孟松就是在半導體先進製程模組開發的一流高手。”、“梁孟松是臺積電可以排進前十名的研發人才。”就連蔣尚義都說:“我相信他(梁孟松)有相當大的期望,我離開時,他將會是研發副總。”但是信心滿滿、又得了蔣尚義肯定的梁孟松,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會落選。

臺積電舊怨

2006年,55歲的蔣尚義正式從副總的位置上退休。正式“退位”前,他將副總的位置給了梁孟松的兩個競爭對手:孫元成和羅唯仁。不僅如此,梁孟松還被降職調離了自己中意的研發崗位,從擁有先進機器和技術的總部單人辦公室搬到只有兩座技術落後工廠的四人辦公間,併成為了“新任副總”羅唯仁的手下。據梁孟松自己描述,“那段日子,我每天到辦公室都覺得是在冷宮裡……我覺得顏面丟盡,一連八個月就坐在辦公室裡,不想出門也不想見同事……我感到被欺騙、被侮辱,高層完全不重視我。”

點燃導火索的“引子”就此埋下,梁孟松對蔣尚義之怨溢於言表。而對於為何沒有選擇梁孟松,蔣尚義卻有著自己的說法:“我選擇其他兩個人主要還是因為他們的專長使然,孫元成負責製程整合,比較有全域性觀,本來他就是和當副總或者副總級的主管。梁孟松的技術能力則較精深,但是他也很‘窄’。”一個‘窄’字不盡在言中,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我們仍然能從曾與梁孟松合作的前同事們的言辭中窺見些許蛛絲馬跡:“梁孟松性格豪爽,講義氣,但有的時候他把話說的太滿。”“梁孟松是比較單打獨鬥,他不是容易和別人進行團隊合作。”“他太自負了。”……

即便如此,為了安撫這位頗有功績的天才大將,臺積電最終又將將梁孟松調任基礎架構的專案處長(這也是先進製程裡的核心單位),但是2008年,梁孟松仍然離開了臺積電。梁孟松離開時,曾告知公司自己離開後將陪侍雙親,併到清華大學任教。但半年後,他便旋即改往韓國成均館大學擔任訪問教授。由於成均館大學隸屬三星集團,當時便有捕風捉影的媒體猜測並報道,梁孟松或已在三星工作。聽聞此事,臺積電立刻對梁孟松進行了“密切關注”。

2010年5月,怕梁孟松“投靠敵營”,臺積電當時的人事副總杜隆慶特地發郵件給梁孟松,提醒他說:看到報紙報道他已加入三星,如果真的加入,臺積電將視為他違反競業協議禁止挑款,股票也將按照規定全數捐給臺積電基金會。梁孟松立即回覆,說自己“過去不會,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做對不起公司的事。”一個月後,因競業協議上的禁止期將近結束,臺積電的法務和副總和梁孟松約了一場會談,梁孟松當場保證說:“結束時和未來,我都不會加入三星。”之後,他又寫信給臺積電的CEO,信誓旦旦的說“身上流著臺積電人的血液。”

但他們沒想到,梁孟松相當“沉得住氣”,一直待到競業協議期滿。身上毫無限制後,赴任三星,正式擔任三星電子LSI部門的技術長,半點情面不給臺積電留。都說天才孤傲,所以梁孟松的行事邏輯也很簡單:你不重用我,不尊重我,給我降職,還三番五次懷疑我‘投敵’,那我就投給你看。有人猜測,梁孟松改變主意去三星或許與他的妻子有關。因為梁孟松的妻子是個韓國人,而在梁孟松辭職前,三星或許已經或多或少與梁孟松有所接觸,但是梁孟松並未鬆口。

薪水和待遇則成為了引燃導火線的火焰。2011年,三星聘請梁孟松時,承諾用三年就給梁孟鬆開除在臺積電10年能賺到的錢,還出動專機載他往返臺韓,並給他最新最好的儀器和廠子。想起自己昔日於臺積電自己被“下放”在狹窄的四人間,手裡的是落後了兩代的破舊廠子,還有蔣尚義和張忠謀的的“高捧低殺”……梁孟松心裡面憋了一口氣。但無論如何,加入三星的這一舉動,正式拉開了梁孟松和臺積電之間漫長的拉鋸戰。

蔣尚義,獵殺“叛將”梁孟松

沒隔多長時間,梁孟松就帶著三星的晶片程序直接從20nm跨越升到了14nm的研究領域。不僅如此,作為Fin FET技術發明人胡正明寵愛的首席大弟子,梁孟松還直接幫三星掌握了該項技術,使得三星在晶片領域的技術瞬間實現了幾十年研究程序的跨越。此時臺積電才堪堪掌握了16nm晶片技術,且良品率不高。兩相權衡下,蘋果和高通趨利避害,選擇三星代工A9處理器。臺積電眼看著自己近10億美元的訂單被搶走,領頭羊的優勢也漸漸喪失,直接急了,當即向梁孟松提出訴訟。他們認為,梁孟松離職後沒有遵守競業協議,將技術機密洩露給三星。

“這一步,是要殺雞儆猴。”業內人士分析稱,“臺積電最怕的是梁孟松回來挖角,選擇在那個時候高梁孟松,就是要告訴其他人:離開臺積電,除了財務上的風險,還得承擔被全世界最大元晶代工廠控告的法律風險。”而臺灣媒體和民眾更是群情激奮,給梁孟松直接慣上“叛將”的名號,當年就在報紙上白紙黑字大寫四個字:獵殺叛將!

臺灣法官更是直接給梁孟鬆釦下叛國的帽子,義正言辭的為臺積電的訴訟行為立上家國大義的保護牆,慷慨陳詞:

“一個國家能有幾個大企業,如果我們不保護他們,要保護誰?”

而壓垮梁孟松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蔣尚義。

2013年,訴訟梁孟松的臺積電又請蔣尚義出山,讓他擔任董事長顧問一職。

走馬上任的蔣尚義介入了對梁孟松的司法追殺,因為此前蔣尚義是梁孟松技術專案的領導人,他的“證詞”直接導致當年6月臺積電訴訟一審勝訴。

老將心寒,中芯迷霧重重

離開三星後,被臺灣當局和民眾戳脊梁骨罵“叛將”“半導體呂布”、“現代版三姓家奴”的梁孟松,去不了韓國,回不了臺灣,只能在與三星合約期滿後,轉投大陸,加入了中芯國際。此時的中芯國際,正值青黃不接之際。因臺積電在美誣告,創始人張汝京被迫離開,沒了牽頭人,中芯國際多年研發毫無進展,還頻現內鬥之勢。甚至島內媒體都嘲笑道:“大陸晶片業半壁江山已被我們控制,他們什麼都沒有!”

而梁孟松的加入,改變了這一局面。2017年,梁孟松加入中芯國際,來了300天,以一舉之力帶領中芯國際的晶片製程從停滯的28mm跨越到14nm,並於沒有引進光刻機的情況下,在7nm工藝上取得突破。而反觀蔣尚義,2019年加入武漢弘芯,後該晶片廠又被爆出“爛尾”、“騙局”,在此前後,蔣尚義在晶片技術上絲毫無建樹可言,更是對臺灣媒體放言:“我加入的話,也不會幫中芯搞先進技術。”誰去誰留,答案已經很明顯。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在如今中美貿易戰的世界格局下,被卡住關鍵技術而頻缺晶片的中芯國際,會做出“空降蔣尚義”的考慮。對於梁孟松來說,這已經是一種侮辱,所以怒遞辭職信,實乃他無奈之舉。目前,對梁、蔣去留,中芯國際仍無定論。而我們希望,中芯國際最後做決定時,別因內鬥和眼前之利,寒了梁博士的心,殺了自己的未來。

作者 | 吳昕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劉璇鐵血育兒,試問幾個媽媽能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