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近日有一位網友將自己帶2歲女兒跑運輸的生活日常分享到了社交平臺,這位網友是一名90後單身父親,半個多月前因為做生意虧本家庭經濟壓力太大妻子選擇和他離婚,2歲的女兒跟著自己。

他現在靠跑運輸為生,受工作條件限制,自己出工時經常把女兒帶在身邊,雖然女兒只有2歲,但是平時經常會主動幫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父親說:“我幹活的時候,她總是來幫忙,不讓她幫她就會哭......”

這對父母也得到了廣大網友的同情和祝福,他們紛紛表示:“女孩懂事的讓人心疼,祝福這對父女”。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離婚率也越來越高了,離婚以後單親家庭的孩子的撫養也成了一個大問題。單親家庭的孩子因為家庭不完整,總是被小夥伴嘲笑和指指點點,說自己是沒有爸爸或媽媽的孩子,從而導致自卑的心理,而且他們一般都很敏感,會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而討厭排斥人群,總是很孤僻,悶悶不樂,形成自閉的心理。

那麼作為單親家庭的家長,應該如何撫養孩子,才能讓孩子感到不會缺愛、健康成長呢?

1.以身作則,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不管是再婚,還是堅持單身狀態,最能夠直接影響孩子的是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以及家長作為孩子最直觀的榜樣的力量。家長可以和孩子認真交流家庭現狀,可以在一張大白紙上分別記錄下家庭現在擁有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家庭成員每個人能為增加優勢和改進問題貢獻什麼樣的力量、家庭三個月或半年的小目標、一年大目標、個人的短期和長期目標、獎懲原則和激勵措施等等,帶領孩子一起積極面對生活中的陽光和風雨。

2.要共同面對,讓孩子學習承擔家庭責任

家長可以將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分享給孩子,讓孩子真實面對生活,去體驗迎接所有的挑戰。我們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參與決策家庭的重大事務,放心大膽地讓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承擔相應的家庭責任。在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時候要多鼓勵多肯定他們,從而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獨立能力。心理學家曾經說過:失去父親或母親也能成為一個強有力的推動力,促使孩子變得更堅強,更獨立和更具有創造性。

3.積極參與培養孩子多元化的興趣愛好

比如說我們可以陪孩子去看看演出、聽聽講座、欣賞一下書畫展藝術展等等,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旅遊、一起閱讀、一起做一些有趣的親子游戲,帶孩子多參加一些適合的社交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孩子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培養孩子多元化的興趣愛好,開闊孩子的心胸和視野,也提升我們自己作為家長的性情修養,讓孩子和自己都擁有精彩豐富的生活內容和積極健康的生活狀態。

4.對於小一些的孩子,可以藉助一些工具來幫助孩子理解家庭狀況

小一些的孩子可能無法徹底理解為什麼自己家和好朋友的家總是不太一樣,家長可以藉助相關的繪本和影視劇等工具來幫助孩子理解。在這裡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單親家庭的繪本,叫《媽媽的紅沙發》。快樂的生活態度和堅韌的勇氣,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來傳承的,外婆傳給媽媽,媽媽又傳給了女兒,這本書用充滿正能量的繪本,語言告訴我們想要收穫什麼,就先播種什麼,我們想收穫一個積極樂觀、健康可愛的孩子,首先就要自己先揚起笑臉來面對生活。

最後我想說,只要單親父母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來養育自己的孩子,並且與孩子建立起充滿愛的關係,孩子就不會有強烈的缺失感,無論是哪一種家庭形式,只要學習有效的養育技能,建立健康的情感關係,並且經常讚美肯定,我們所擁有的特別的形式就會讓家裡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最好。

#90後單親父親帶2歲女兒跑運輸#

5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泰王給蘇提達一顆定心丸,竟主動牽起妻子的手:老伴,我們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