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客隨主便”是中國人待人接物時有禮貌、有涵養的一種表現。作為客人應當聽從主人的安排,不要使主人感到為難,更不應提出主人難以做到的要求,這是對主人的尊重。

按我們傳統的思維方法理解,惟有這樣做才是合乎情理的。可是,在歐洲人看來,“客隨主便”卻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維方式。

在荷蘭任職期間,我與荷方的接待單位一起去機場接過許多從國內來訪的代表團。遇到級別較高的代表團,荷方往往安排代表團主要成員先去機場貴賓室休息片刻,並請團裡負責行李和機票的同志去海關辦理入境手續。

荷方常常利用這個空隙時間徵求中方對活動日程的意見(高階的政府代表團來訪的詳細日程都已預先談妥,不在此列)。

在談話進行前,接待人員一般要先問大家願意喝點什麼飲料,可樂、啤酒、礦泉水、茶等一應俱全。大家往往都謙虛地回答說“隨便”或“什麼都行”,這令接待人員無所適從;也有的團長先說了一聲喝茶,於是一個接一個,所有的人都異口同聲地說“茶”。

有一次荷方人員對我們的一個代表團說:“大家今天初到此地,請先回旅館休息,倒倒時差,正式活動從明日開始。今天中午和晚上可以在你們下榻的賓館用餐,不過那裡只有西餐,沒有你們愛吃的中餐,但是賓館附近有不少中國餐館,如果你們願意也可以去吃中餐。不知各位意下如何,能否預先告訴我,以便我去訂菜。”

對於主人的熱情接待,我們的代表團團長很客氣地說:“客隨主便吧”(譯成英文就是“up to you”)。

在中國人看來,這本來是一種很禮貌、很得體的回答,不料對方聽後感到十分驚訝,以為是自己沒有表達清楚,於是又重複了一遍:“你們想吃中餐還是西餐?”

團長卻以為是翻譯沒有翻清楚,就對翻譯說:“你告訴他,什麼都可以,看他方便就是了。”荷方人員趕緊說,“都方便,都方便”。

他怕中方產生誤解,就又補充了一句:“你們在荷蘭期間的吃住都是我們招待的。”團長也吃驚地說:“正因為是你們招待的,所以更要根據你們的方便來安排了。”談到這裡,氣氛有點僵了,荷方人員便不再打破沙鍋問到底了。

事後這位負責接待的荷蘭人私下告訴我,接待這個代表團一切都好辦,唯獨“up to you”(客隨主便)最使他頭痛。他苦笑著對我說:“我怎麼能根據我的喜好來安排他們的口味呢?”說著,還又聳聳肩,攤開雙手,那副無奈而困惑的表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荷蘭人對我說,他接待過許多國家的代表團,有兩種情況在接待工作中最棘手,一種是團內意見太分散,一盤散沙似的,捏都捏不到一塊,眾口難調;另外一種是不知道對方的真正要求是什麼,使人感到無所適從。中國來訪的團組中屬於後者的居多,以至於他一聽到“up to you”就頭痛。

我向他解釋中國人的禮貌習慣,他雖然表示今後會尊重東方人的習慣,但又說,在歐洲人的思維方式中往往更強調“個體性”。也以赴外地訪問為例,歐洲的代表團雖然人數不多,但接待起來往往也很麻煩。

因為經常有人凸顯自己的個體性,有時十來個人的團倒要分五六批來,有的乘飛機,有的坐火車,把接待人員忙得不亦樂乎。

訂房的要求也不同,有的住單間,有的住套房,有的非禁吸菸樓層不住。有的客人提出要與有關部門進行工作會談,另一些人則對此毫不感冒,要去博物院,自由市場……與中國人重視整體性相比,西方人則更強調個體性或個性化。

有個外國人曾經尖刻地說:“中國人關心別人在幹什麼,卻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美國人不管別人在幹什麼,卻知道自己要幹什麼。”這句話雖然有些失之偏頗,但也的確值得我們深思。

- End -

文字 | 《北京支部生活》 作者 | 盧秋田

20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拜登的內閣團隊確實更為多元嗎?BBC分析歷屆白宮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