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這段時間,因為社群團購的烽火,苦了不少經銷商。說迷茫、焦慮,我想一點也不為過。市場變化太快了,超市老闆們紛紛成為團長,經銷產品的價格,一降再降,竄貨拋貨,大有人在。過去是兩頭受氣,現在又來一座大山,三頭受氣。

當開始迷茫焦慮時,思緒便開始蔓延...經銷商的生意到底有沒有未來?一直傳言的“被幹掉”,會不會有一天真的到來?像武漢,南昌,南京,長沙,石家莊,社群團購巨頭們的聚集地,每天都是炮火連天,過去經銷商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正在被巨頭們碾壓。

本篇站在整體行業的視角談談經銷商的生存價值。關於“有沒有未來,會不會被幹掉”的思考,我想一定不是站在現在看未來,而一定是站在未來看現在。如果一直焦慮於當前社群團購的影響,焦慮於當前的生意難做,我想我們一定走不出生存的怪圈。

當下經銷商生意的好壞,一定不是你現在做了什麼,而是在過去你做了什麼,儲備了什麼。同樣道理,未來有沒有生意可做,能不能做好生意,很多時候取決於你當前的判斷和選擇,以及相應的資源和能力的儲備。

因此,當我們在焦慮和迷茫時,短期做一些跟進性的應對策略,長期規劃還是要先放下手頭的生意,看看未來3-5年行業會發生什麼變化,基於行業的變化方向,現在就開始著手佈局。

本篇核心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市場到底會怎麼變;第二,經銷商的生意路徑是什麼。回答好兩個問題,便能清晰為經銷商看清生意的藍圖。

-01-市場到底在變什麼?

經銷商作為中間商,不僅僅要看上游的品牌商,也要看下游的零售商。上下兩端未來的變化,才是決定經銷商生存的關鍵。

品牌正在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零售正在發生什麼的變化,在變化中找到確定性的方向,抓住重倉,經銷商才能持續做好生意。

為了讓經銷商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變化,我用網際網路的熱議「新消費」「新零售」以示區別,便於經銷商們理解。

1. 新消費:大單品時代已過,小單品橫行

近年來,消費品行業最大的變化,顯而易見,越來越多的創新消費品牌正在異軍突起。元氣森林、王飽飽、鍾雪糕、自嗨鍋、每日黑巧、三頓半、漢口二廠等等,一大批新晉消費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無論是資本的加持,還是電商的流量,需求的變化,讓越來越多的創新消費品牌,完成了0到1的快速成長,短則半年,長則一年。當然,快消巨頭們也沒閒著,紛紛推出各類差異化的新品。

這些現象背後說明了什麼?當下的年輕消費者,未來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的需求多元化、個性化時代真的到來了!這是第一個確定性趨勢。

同時,我們也能看到,無論是創新消費品牌,還是快消巨頭們在推出新品時,大部分都是第一時間將新品放在線上。為什麼要選擇線上?因為在線上,細分的目標消費者可以精準捕捉。

線上直接體現了需求的個性化、多元化。線上下,基於需求的變化,新消費品牌或產品該如何佈局呢?面對無法直連消費者,中間夾著渠道,如何落地?

今天你生產了一瓶酸奶,在線上,收到很多00後消費群體的追捧;當走到線下時,你該怎麼做?我想一定不是全渠道分銷,而是在現有的渠道中找到,最有可能出現00後消費者的渠道,或者最有可能觸達到目標消費群體的渠道。

即把個性化、多元化時代下的需求延伸到線下分銷,追求的不再是線下渠道分銷的廣度,而是線下渠道的精準度。渠道即場景,未來每一個新品佈局線下時,考慮的都是細分場景在哪裡。

前段時間,逛KKV生活館(主營日化美妝等品類的實體連鎖門店),發現了漢口二廠旗下的平行宇宙(全新品牌)風味氣泡水,之前我一直在好奇這樣一款“特立獨行”的產品將在哪裡賣,這就是新品走入線下的路徑和方式。

按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人貨場」即將正確的商品,在正確的場景,送到給正確的消費者手中。

這三種要素的疊加,在送達環節上,對經銷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什麼樣的商品,分銷到什麼樣的渠道,以什麼樣形式或手段吸引或呈現給相應的消費者,很重要。

看上游品牌的變化,為什麼要提創新消費品。因為在我看來,於經銷商而言,不會做新品,只抱著暢銷品的經銷商,沒有未來。而新品怎麼做?新品線上下的生意邏輯,是細分場景,精準渠道。

之前我們一直在說大單品時代已經過去,核心是需求發生了變化,關於變化的原因不再贅述。大單品會越來越少,過去品牌一味追求市場大而全的密度,現在也正在慢慢失效。

過去一支單品鋪全國,可以理解為消費需求是統一,無差別的需求。但現在基礎物質豐富後,情感、健康、品質和功能,越來越被消費者關注時,單品打天下不行了。過去經銷商做好一個單品,便可以做吃多年,未來肯定不行。

2. 新零售:單一零售時代已過,多元零售橫行

顯然,無論是社群團購,或是020到家,還是各類創新零售門店,比如KKV,調色師等,越來越多的細分零售場景開始湧現。

單一零售時代已經過去,多元零售橫行。多元零售的背後,也是需求多元化的表現,但更多的表現是需求傳遞的多元,或者需求場景的多元。

比如當前關注度最熱的社群團購,雖然以補貼為切入口,但在未來我想一定不是這樣的,一定是基於家庭消費場景下,以更優質的商品,更合理的價格,更好的便捷消費為核心。未來快消品在與社群團購的結合中,肯定不是簡單的暢銷主流品,而是基於場景下的新產品。

什麼新產品?可口可樂的做法是調整規格為100ml(俗稱一口杯)可口可樂。可能你會以為這是為了區隔傳統流通渠道,但事實上,可口可樂是基於背後的消費需求而調整,因為社群團購的主流消費群體是家庭已婚女性為主,為了考慮健康問題,同時滿足孩子對可樂的需求,一口杯100ml容量,不多不少。

零售場景的多元,尤其是以網際網路基因的平臺型零售出現,渠道份額佔比不斷提高,對經銷商的業務前端,分銷和動銷,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過去經銷商是基於拜訪,基於客情,搶佔陳列貨架,而未來,除了做好這些,可能還需要對手機螢幕的運營,一屏飲料類目中,如何讓消費者選擇你的品牌,相比傳統的貨架式陳列,線上的無限貨架曝光,過去的技能和專業,似乎已經不管用。

當然,這還只是傳統電商,現在透過社交+演算法,人以群分,出現了推薦式電商。產品的推銷和動銷,更是要求經銷商,不僅僅要搞定零售端,還要研究目標消費群體。他們在哪裡,他們對什麼感興趣,什麼樣的商品,什麼樣的促銷能吸引他們關注。

順便提一句,當前社群團購補貼大戰的確對經銷商造成了巨大影響,尤其是部分一二線城市,已經成為社群團購巨頭們會戰的焦點。

面對直接價格的補貼衝擊,確實沒有很好的辦法,短期死一批經銷商和批發商是必然的。但經銷商要相信,補貼不會太持久。短期可以供貨,但長期看,經銷商要為細分產品,多元渠道做籌備。

以上都是未來確定性的趨勢和方向,無論是上游和下游,都因為消費者想有更好的商品,更便捷體驗的需求,發生劇烈變化。

-02-經銷商到底抓什麼?

經銷商的價值本質上是商品與渠道之間的連結鍵。常規的經銷商,要麼抓渠道,要麼抓商品;優秀的經銷商,兩邊都抓,但非常考驗經銷商的經營管理能力,我們先說主流經銷商的做法。

1. 在一種型別渠道上賣更多的品牌(品類);

2. 在多種型別渠道上賣單一的品牌(品類)。

1. 在一種型別渠道上賣更多的品牌

這裡的渠道指的是:CVS便利店、KA賣場、TT傳統小店、專業零售門店、特通渠道等等,當然,還有社群團購、O2O新零售等。基於渠道的特徵,構建在該細分渠道里選品的能力。

關於賣更多的品牌,不是指什麼商品都賣,而是沿著自身過去所代理商品和所在品類裡,做深做透。

比如在過去,我是做休閒食品品牌的經銷商,選擇了TT傳統小店單一渠道,經銷商核心研究和專注的方向是在休閒食品貨架上,提高份額。如何在傳統小店50-100 m²,在休食貨架上玩出花來。限於經營面積,在傳統小店渠道,經銷商的核心能力要在品類的搶佔上。

再比如,在過去我是調味品品牌的經銷商,選擇了KA賣場單一渠道,經銷商核心研究和專注的方向是在調味品貨架上,提高份額。

不同於傳統小店的經營面積,KA賣場相對有可施展的空間,經銷商的核心能力不僅僅是搶佔品類,還要有動銷的能力,尤其是在關鍵CNY節點,透過促銷、推銷,實現銷量的轉化,商品的動銷。

再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選品是一門大學問。一線品牌的選品,更多的是被動式接受,核心考量的是基於渠道的屬性,選擇適合價格,適合規格,適合口味的商品;而二三線品牌的選品,更多是主動式的選擇,考驗的是眼光,尤其是在當下商品極大豐富的背景下,對經銷商提出了巨大的考驗。

2. 在多種型別渠道上賣單一的品牌

這裡的單一商品,最有可能是單一品牌,比如伊利、蒙牛、金龍魚、農夫山泉等旗下的產品,為某一個品牌做服務。核心是,基於對商品背後消費需求和目標消費者的理解,不斷挖掘更多的賣貨渠道。同時,不僅僅是分銷到渠道內,還要對每個渠道的特性,針對性地設計分銷、促銷和動銷的策略。

上文說到渠道的多元,碎片。傳統主流的渠道:傳統流通小店、CVS便利店、KA賣場、特殊渠道等等,還有當下未成主流的創新渠道:社群團購、O2O電商、快消B2B、餐飲B2B、無人自販機以及專業細分零售商,比如KKV生活館等。

大多數經銷商的生意主要還是在本地的一畝三分地。除了做好傳統主流的渠道外,還要及時掌握和跟進未成主流的渠道。未來主流的,第一時間跟進,有流量和資源紅利。

面對新事物,作為一名商人,在商言商,可以抱怨,但不要牴觸。雖然可能新事物的出現,影響了傳統主流的渠道生意,但這些並非你我能左右。

針對傳統主流渠道的生意,要研究渠道的經營規則,消費者購物路徑。做大渠道的覆蓋是基礎,不同渠道要基於業態的屬性和消費者購買動作路徑做研究。

比如傳統流通渠道的關鍵戰術是搶佔貨架排面,相關POSM助銷物料的應用;KA的關鍵戰術是CNY節點的推廣活動;便利店的關鍵戰術是選品,產品的適應性,店內可落地的動作非常有限;特殊渠道的關鍵戰術是關鍵的人脈圈子。

3. 先抓渠道,還是先抓品牌?

回顧商貿流通的誕生,經銷商群體的出現。歷史沿革下來,經銷商生意大多都是從商品開始的。

比如創業時,正好代理了一個飲料品牌,然後供貨小店,供貨網咖,供貨餐飲;比如在日化企業辭職出來創業,結合過去自身的資源,代理了一個紙品品牌,然後供貨KA賣場,中超門店。

因此,商品代理是經銷商的創業出發點,供應到相應渠道門店,而後便會出現一個分界點;是持續代理品牌,做大做強;還是不斷擴充渠道,增加覆蓋廣度和密度。雖然商品和渠道是“相伴而生”的,但還是有時間、精力以及資源上的傾斜。

生意路徑1,當經銷商選擇了一個商品錨定一個渠道後,選擇基於負責區域多渠道佈局。

但此時將會面臨的關鍵風險是上游品牌的代理風險:一個是區域切割,網格化經銷。簡單理解,品牌商不會讓你做大;另一個,是經銷商在與中層管理過程中的人事關係,績效博弈中有代理丟失的風險。

生意路徑2,當經銷商選擇了一個商品錨定一個渠道後,選擇基於渠道擴張商品的數量。

此時面臨的關鍵節點是對上游品牌的選擇,創業時抓到一個好品牌,是機遇,能持續抓到好品牌、好產品,靠的是經營能力。

過去很多經銷商在這裡出現了生意的分水嶺。能持續抓到好品牌、好產品的經銷商,生意便持續上去,多商品組合穩定後,進一步開始擴渠道。當然,也有的經銷商沒有抓到適合的產品,血本無歸的有,停滯不前的也有。

坦率地說,當下很多的主流經銷商面臨的問題是不知道是聚焦一個渠道,做深做透,還是聚焦一個品牌,做深做透。

回答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核心是看每位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但就目前拜訪的優質經銷商來看,大多數經銷商(日化、酒水品類除外)是前期聚焦某一個渠道,不斷提高選品能力,在一條已經搭建好的高速公路上輸出更多商品,後期慢慢延展多個渠道。

為什麼?

首先是代理單一品牌的風險性;其次,經營的成本主要是在渠道和管理上。多渠道就意味著多個渠道型別的業務員,同時多個渠道業務管理的複雜性也比較高,隱形的時間管理成本高。

當然,可能有經銷商會說,選品的成本也很高,一旦沒選好,滿盤皆輸。但仔細想,誰是選品的決策人,老闆自己。老闆對選品,員工對渠道。兩者對比,老闆自己的生意,用心程度自然比員工高。一旦選對,生意就上來了,雖然顯性成本高,但隱形成本低。

最後,從收益看,有了某一類渠道,輸入更多商品,渠道可以複用,人員可以複用,管理可以複用。從趨勢角度說,商品的多元化是確定性趨勢,越是多元商品,越是考驗經銷商選品的能力。

當然,單一品牌佈局多渠道行不行,可以!但對經銷商內部自身經營管理能力要求很高,什麼要求?就這麼多SKU,要賣到更多的渠道中去,而這些渠道主要是靠前端一線業務員的開發,拜訪,維護,以及店內執行。此時,老闆對一線業務員的績效考核設計,提出了更高挑戰,讓一線人員像老闆自己一樣,努力工作、用心執行。

限於篇幅,關於上下游的趨勢和常規經銷商生意發展的邏輯,此文清晰闡述清楚了。下一篇我將重點圍繞著主流經銷品類經銷商的發展路徑,做完整解讀。

1. 飲料經銷商

2. 酒水經銷商

3. 休食經銷商

4. 調味經銷商

5. 日化經銷商

11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比失去商業機會更可怕的是,很多老闆都不懂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