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你要記得,用好李牧就能守住邯鄲,邯鄲守住,趙國就亡不了。嬴政背棄盟約,天下不齒,等寡人病癒,定要合縱諸國,去滅掉嬴政。”

以上是《大秦賦》中趙偃的遺言。直到最後,趙偃即便已經回天乏術奄奄一息,他念念不忘的仍是趙國安危,仍是合縱攻秦。殲滅秦國是他的最大夙願,而打敗嬴政,則更是他一生的執念。

在最新的劇情裡,趙偃已經下線,而且死得非常窩囊,他看到倡後與趙佾私會,然後氣絕身亡一命嗚呼,竟然是被“綠死”的。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劇情,就會發現趙偃之死另有隱情,趙佾與倡後各藏秘密。

第一,趙佾與倡後的偷歡並不突兀,因為前面早就有鋪墊。當初為了阻止趙佾回國奪權,倡後使出了一招仙人跳,讓趙佾一步一步掉進圈套,直至徹底淪陷。

對於倡後的美色誘惑,看似正人君子的趙佾卻毫無抵抗力,這說明就像嬴傒愛慕趙姬一樣,趙佾同樣對倡後一片痴心,所以後來才會被倡後輕易推倒。這種事兒一個巴掌拍不響,他若拒絕,倡後豈能得逞。

第二,趙偃被氣死,這看似荒唐,但其實並不意外,因為他對倡後確確實實是真愛。

當年趙偃全然不顧各種非議,一意孤行迎娶倡後,把他爹趙丹氣得半死,後來又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執意將其立為王后。

趙偃對倡後,幾乎是有求必應百依百順,他是高高在上的趙王,也是世間罕見的情種。

第三,當倡後與趙佾共赴巫山的時候,按理說,趙偃應該仍舊臥病在床才對。但是毫無預兆地,他就恰好撞見了這精彩的一幕,然後被氣死。

這看上去並不像巧合,所以事情的真相極有可能是,倡後事先就做了安排,她故意與趙佾私會,然後讓人將此事透露給趙偃。

以趙偃的性子,他必定會親自來捉姦,結果沒想到高估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最終因急火攻心而死。

趙偃最開始並不討喜,耽於享樂不務正業,屬於典型的紈絝子弟。可是等到坐上趙國王位,執掌大權之後,他彷彿如突然覺醒一般,顯露出越來越多的優點。

他以滅秦為遠大志向,矢志不渝至死方休;他深謀遠慮有大局觀,原本要新修宮殿,聽說軍費告急,便立刻作罷。

他心胸開闊胸襟似海,趙佾與李牧總是唱反調,但仍然重用他們;他是重情之人,倡後出身低賤卑微,卻仍然堅持娶她,後面甚至立後。

如此看來,在很多方面趙偃並不比嬴政差,許多觀眾甚至認為,趙偃比嬴政更有帝王之姿,趙國比秦國更應該統一天下。可是結果卻很遺憾,趙偃壯志未酬身先死,而且死得非常憋屈。

他對倡後一往情深寵愛有加,結果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倡後終究本性難改,看見趙偃命不久矣,就急不可耐地對趙偃投懷送抱,為自己尋找另外的靠山,完全辜負了趙偃。可惜趙偃一世英名,最後竟毀於一旦。

135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哈哈哈哈冬天來了,請對你的電動爹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