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利用各種航天器,進入外太空,開展活動越來越頻繁,開展一些太空行走或者艙外活動,也是以宇航員太空的日常工作內容。很多朋友坐在地球上,透過想象太空行走有多麼美好,既可以看到廣闊無垠的宇宙太空,又能看到蔚藍色的地球,感覺那景色實在是人間絕美。可是,真正的太空行走,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

人類的宇宙飛船或者其他載人航天器,都是按照地球的標準進行設定的,有航天器的保護,宇航員在艙內活動,基本上可以跟地球很相似,除了失重狀態之外,其他方面還能夠勉強適應。可一旦要進行艙外太空行走活動,需要進行的準備,就跟艙內完全不同了。

宇宙太空是一個真空的狀態,沒有壓力,而且宇宙射線的輻射也非常大,宇航員艙外太空行走,是有很大風險的。在國際空間站上,曾經有宇航員進行艙外活動的時候,由於宇宙空間的氣壓太低,導致了他的宇航服超速膨脹大了三倍,讓他無法返回艙內。

在這種緊要的關頭,這麼宇航員還是能夠冷靜處理,他迅速地把與宇航服洩壓,用了三分鐘時間,才能夠縮回原來的大小,有驚無險地返回了艙內。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宇航員的太空行走確實是危機四伏的事件,很多都是高難度的危險動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現重大事故。

在宇航員進行太空行走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挑戰來自於壓力差,當人體遇到壓力急速降低的過程中,會出現胸悶、咳嗽、關節骨頭痠痛等症狀,這種症狀在醫學上稱之為減壓症,這些症狀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導致人體突然休克,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在外太空行走的時候,遇到這種減壓症會更加麻煩,難以處理。

因此,宇航員在進行外太空行走的之前,首先要做的動作,就是預防減壓症的出現,用專業術語來講就叫做吸氧排氮。我們人類呼吸的空氣當中,氧氣和氮氣是主要成分,其中氮佔了絕大多數。當人體遭遇到氣壓降低的時候,身體內的空氣會從毛孔中逸出,氧氣的逸出對人體沒有太明顯的影響,但是氮氣的逸出,將會讓人感受到各種不舒服,也就是出現了減壓症,這對宇航員來講,將是一個不可接受的問題。

為了解決因為氣壓下降,導致氮氣逸出,造成減壓症的問題,宇航員在出艙之前,就必須要進行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吸氧排氮,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宇航員透過大量的吸入純氧氣,把體內的氮氣盡量排出去,只要達到一定量的時候,體內的氮氣基本排清,遇到氣壓下降時,體內逸出的只有氧氣,而沒有氮氣,這樣就不會出現減壓症的症狀,保護了宇航員的身體安全。

從實踐來看,宇航員出艙前進行了吸氧排氮準備,確實有很好的效果。所有宇航員進行太空行走,或者外行星地面行走的時候,都會進行吸氧排氮,從幾十年宇宙空間活動經驗來看,這個做法還是非常管用的,已經成為所有宇航員活動的必修課。

20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丁真開了直播開美顏變妖精,丁真讓大家重新相信男生有乾淨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