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旅行,是一種朝聖,走到更遠的地方,只是為了找尋最真切的內心。
在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雖然國民收入並不高,物質條件也遠不及現在那麼好,但是人人都知道,欠人家錢是必須要還的,而且當時的人們都不太願意欠別人的錢,覺得自己無債一身。同時,二三十年前,就算你想借錢,也最多是與親朋好友之間借,但現在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中國早已今非昔比了,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中國經濟正在以每年6.5%的增速高速發展,人均GDP從2001年的8670元到現如今的59261元,因此也出現了一些符合時代發展的產品,那就是從別的地方也可以借到錢,像信用卡透支、螞蟻花唄等等。
現在絕大多數年輕人每個月都靠著信用卡、螞蟻花唄等金融借貸產品生活。自從這些金融借貸產品出現之後,很多年輕人似乎都產生了一種錢“永遠花不完”的感覺。目前,“超前消費”已經根植在很多年輕人的心目中。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表現光鮮亮麗,社交圈經常上傳著各種美食、美景。不過這些都是“泡沫”,是建立在“負債”下。如今,“攀比”、“奢侈”、“負債”、“面子工程”已經成為大多數年輕人的代名詞。
拿資料來說吧,根據2019年7月份,央行公佈的一組資料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逾期半年沒有償還的信貸總額是797.43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10年的時候,這則資料僅僅是76.86億元。9年的時間,信用卡負債總額就上漲了10倍多,這單單只是信用卡,要是加上別的借款方式的話,那還不知道總額是多少。最重要的是,這樣的行為並沒有停止,反而是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現在已經有86.6%的年輕人都在使用信貸產品,但是有42.1%的年輕人使用之後並能還上的,那一些還不上的就被稱為“老賴”。
在過去的時候,老懶們都是家庭經濟情況不好,欠下負債實在還不出,而現在的老懶們日子過得並不差,有人每天穿得光鮮亮麗,甚至有人還買名錶和名牌包,就是不願還錢。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法院系統累計釋出的失信被執行人已達1590萬人,這組資料還在不斷增長。面對這樣的行為我們國家終於出手,營造一個誠信的環境,讓那些借錢不還的人無處可藏。首先就是在第一時間被法院查封和凍結,其次就是在網上能查到他們的名字;再次就是不能上高檔場所消費的,最後出行受限更為明顯;不僅開車上不了高速公路,而且也不能坐飛機,還不能坐G級動車組座位。
最重要的是家人也會受到牽連,孩子只能上公立學校,以後在報考公務員,軍事院校等肯定是通不過,無法被相關部門錄取的。因此欠錢一定要還,不要牽連了家裡人。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