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 "開車不繫安全帶"

據瞭解,為了在保證安全的同時,儘量保護口罩的正常使用,醫護人員通常會選擇紫外線消毒的方式。但即便如此,由於長時間的佩戴,在佩戴過兩到三天之後,口罩就會出現下垂等現象,無法完全防禦病毒。

有醫護人員表示,這樣的生活讓自己十分沒有安全感,就像是"開車不繫安全帶"。

在這樣的情況下,醫護人員的感染幾乎無法避免。《紐約時報》表示,許多地區的醫院都已經出現了醫生或護士的感染甚至死亡的病例。

2、戰時法案啟動

在疫情初期,由於全球的需求量幾乎同時激增,醫用防護服、一次性手套和N95口罩等抗疫物資一度進入緊缺狀態。為此,美國政府還曾被曝出過攔截其他國家物資和撕毀出口訂單等醜聞。

隨著生產能力的提升,這一問題逐漸得到了解決,許多國家透過協調供應鏈與國內生產線,已經擺脫了這一問題,但美國明顯不在其列。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釋出的資料來源,目前美國累計確診新冠病例數已經接近1800萬,並且疫情增長速度仍在蔓延。醫療系統不堪重負的同時,對防疫物資的需求也居高不下,但物資的供應卻一直沒有有效的保障。

這導致了防疫物資的價格飆升,口罩和防護服等重金難求,每盒醫用一次性手套的價格從30美元一路飆升到300美元。

醫院之間為了爭奪有限的物資,只能眼睜睜看著物價供應商哄抬物價卻無能為力。而經濟能力較弱的醫院處境則更加艱難,走投無路之下甚至被不法分子騙去購買假冒產品。

為了協調稀有商品的分配,特朗普不得不啟用了朝鮮戰爭時期的《國防生產法案》,以保證生產商優先供應美國政府的訂單,但由於供應鏈的問題,這一舉措並沒能產生多大的效果。

3、潛伏20年的危機

《紐約時報》稱,供應鏈問題至少已經在美國潛伏了20年。隨著全球化的程序加快,醫療裝置供應商們為了節約成本,也像其他行業一樣,選擇將生產線遷移到國外,甚至直接轉型成為"代購"。

這導致美國對海外製造商和全球供應網路過度依賴,這導致全球醫療物資進入緊缺狀態之後,美國首當其衝受到衝擊。

《紐約時報》稱,在過去的20年內,有許多政客都承諾將會扭轉美國對海外供應鏈的依賴,但至今為止,這些承諾似乎都沒有得到兌現。

事實上,美國本土的生產商們並非沒有能力擴大生產規模。但如果海外供應商們恢復供應,憑藉價格優勢,海外商品將重新佔領主要市場。屆時本土生產商們不用說擴大生產,即便保持原本的產量也有可能面臨貨物積壓的問題。

但如果不提高生產力,購買者們為了爭奪有限的物資,就會不惜花高價購買產品,本土生產商穩賺不賠。因此儘管新冠疫情已經持續近1年,美國的醫療物資緊缺問題仍然十分嚴重。

1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對比十年前的大秦帝國第一部,《大秦賦》簡直如篩子般的漏水拉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