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稀土漲價44%,美國緊急囤貨480噸,而日本也緊隨其後,增加對稀土的購買規模。
稀土,是化學週期表中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根據統計,在自然界中有250 種稀土礦。
稀土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戰略性資源,被譽為“工業維生素”。
17種稀土又分為重稀土和輕稀土。
重稀土包括:鋱、鏑、鈥、鉺、銩、鐿、鎦、鈧、釔;
輕稀土包括:鑭、鈰、鐠、釹、鉕、釤、銪。
最早發現稀土的是芬蘭的化學家加多林。1794年,他從一塊重礦石中分離出第一種稀土元素——釔,因為18世紀的時候,發現的稀土礦物比較少,因此,在當時只能用化學的方法制造出少量不溶於水的氧化物。歷史上一般將這種氧化物稱為“土”,於是就將這一類物質叫做——稀土。
中國稀土佔世界比重大約23%左右,但中國稀土產銷量處於全球第一的地位。中國稀土的產量能夠滿足世界80%左右的需求,中國是公認的全球稀土第一大國。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那麼稀土稀土,重點肯定在這個“稀”上,稀土的儲存量相比於其他的礦產要低很多,尤其是在科技上有舉足輕重的東西,比如釹、鏑、鐿等稀有金屬在晶片上、硬碟發動機、雷達、制導技術等方面就有不可替代的的重要應用。
稀土的重要作用有哪些呢?
普通的磁鐵,磁性不強,且用久了會消磁,而添加了稀土的磁鐵,磁效能增強數十倍,而且能持久如初,號稱永磁體。
稀土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其實作用不大,曾經被用作於生產白熾燈罩,提高電燈泡的光照度;要不就是製造“打火石”。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稀土元素逐漸被應用於軍工、農業、新材料等重要領域。
1、稀土擁有工業“黃金”的美譽,由於稀土具有優異的光電磁物理特性,因此,它可以和其他的材料組成效能各異、品種繁多的新型材料。簡單來說,其最明顯的功能就是:能夠大幅提高其他產品的質量和效能。就像Buff加成一樣。比方說能大幅提高坦克、飛機、導彈的戰術效能,在航母、坦克的甲板鋼和裝甲鋼中加入稀土,能提高抗衝擊性,增強防禦力。而隱形飛機的隱形塗層裡也含有稀土元素。而且稀土是電子科技、鐳射技術、核工業、超導等高科技的潤滑劑。
所以稀土科技一旦用於軍事領域,能夠帶來軍事科技的大幅提升。
2、冶金,假如把稀土金屬中新增到鎂、鋁、銅、鋅、鎳等有色合金中,可以大幅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學效能,提高合金室溫及高溫機械效能。
3、農業,稀土元素能夠大幅度提高植物的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並且促進根系發育,而且能增加根系對養分的吸收。
4、陶瓷和玻璃,可作為拋光粉廣泛用於光學玻璃、眼鏡片、示波管、平板玻璃、塑膠及金屬餐具的拋光;在熔制玻璃過程中,可利用二氧化鈰對鐵很強的氧化作用,降低玻璃中的鐵含量,達到脫除玻璃中綠色的效果;新增稀土氧化物可以製得不同用途的光學玻璃和特種玻璃,其中包括能透過紅外線、吸收紫外線的玻璃、耐酸及耐熱的玻璃、防X-射線的玻璃等;在陶釉和瓷釉中新增稀土,能夠減輕釉的碎裂性,並使製品表現出不同的顏色和光澤。
5、其他:像電視螢幕、電腦顯示器、晶片、硬碟、光纜、各種成像裝置和儀器都離不開稀土元素,就連我們日常聽音樂的耳機,也要使用到稀土。
但是由於中國稀土的大量出口,導致稀土的價格暴跌。導致稀土被賣成了“白菜價”。
由於企業的利潤變少了,他們就需要開採更多的稀土,然後更多的稀土又導致了稀土降價,形成一個惡性迴圈。
毫無節制的瘋狂開採,同時也破壞了環境,比如說稀土開採的“地浸”工程,需要砍光地表的植被,然後挖走一整層土壤。2011年,江西省稀土企業總利潤為65億元,而同年的恢復礦區環境的治理費則需要380億元!
所以儘管它極其重要,發達國家一般都不自己開採和提煉,更喜歡進口成品。
中國在稀土領域一枝獨秀,除了有豐富的礦藏,另一個優勢就是透過多年的建設,形成了完整的稀土開採提煉體系,其中包頭鋼鐵公司所屬的稀土部門,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金屬廠商,年產量約5萬噸,幾乎佔了全世界年稀土產量的一半。
因為稀土具備的戰略意義,從前地方上的私挖濫採,小礦井遍地開花的現象已經得到制止,整個稀土行業都由政府管控,成為企業整合度最高的行業之一,也就是說,在這個領域,外國企業很難與中國企業競爭。
所以不知不覺間,中國在稀土領域已經佔據了絕對的壟斷地位,之前因為環保的問題要減少配額,削減出口量都令國際社會十分不安,這種用量極少的原料,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命脈,軍事機器不可或缺的救命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