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人體上的皮影戲

小時候我們總愛玩這樣一種遊戲:將手電光照射在牆上,然後把手放在手電前面,雙手不同的重疊,會在牆上顯現出不同的圖形,有時像狗,有時像狐狸,水平高超的人還可以弄出逼真的人物肖像。但必須注意,無論多麼相似,映在牆上的畫面都是假象,狗並非是狗,人也並非是人。

說來很奇怪,在中醫 看來,最真實的人體解剖系統的一切,看起來都像是這牆上的影子,而不是造成影子的實體,而影子的背後則是另外一套生理系統。

人類的身體不完全屬於自己

我們接下來要講的內容,十分難以理解,它完全與我們已有的知識背道而馳,甚至是駭人聽聞。為了幫助讀者理解,我們不得不將對中醫 的基本看法,用最淺顯的語言告訴讀者,以便讀者在後面的內容中,可以理解我們的基本觀點。

美國有一部電影叫《異形》,拍了大約三部,是經典的恐怖影片。故事講的是: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已經可以自由穿行於各個星系之間,而在茫茫的宇宙中,生活著另外一種高階星際生命,它可以鑽進人的身體內部,像寄生蟲一樣,不但慢慢控制了人的機體,而且可以控制人的思想,最後使人變成異形。類似的科幻影片還有許多,都講另外一種生命寄居在我們的身體裡。這一主題再配上現代特技,確實可以將人嚇個半死。

我們人類總認為自己的身體完全屬於自己,其實不然,據科學統計,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每時每刻都居住著幾千種細菌,它們有的對人類有益,有的對人類卻是有害的,它們都是寄居生物,從某種角度講,我們就是為它們服務的。於是站在它們的角度,人類並不存在,只有食物才是真實的。上述的科幻影片,大約就是從這個事實當中得到的靈感。當然,我們不會在意身體中有一些像細菌這樣的小生命,但我們肯定不希望這些小生命長得過旺盛。

然而,我們下面要講到的,卻不是科幻主題,而是實實在在的醫學理論: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裡面,確實有一個另外的生命存在,我們只是它的工具,只是它的載體,只是它的奴隸而已。這個生命,遠古的時候人們將它稱為靈魂,而在中醫 裡,則將它稱為“藏象 ”。中醫 學的全部理論,都在講述這一生命與我們的關係,甚至可以說,中醫 並不是為我們人類解剖形體發明,而是為藏象 生命發明的,因為它是一種可以獨立於我們身體而存在的,比人類更高階的生物。

這個看法是不是有點駭人聽聞?但它確實不是我們的觀點,而是《黃帝內經》中早就存在的觀點。請跟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不尋常的生命命題。

圖片

藏象 系統是什麼系統?

中國人做事總是講出師有名,“名不正則言不順”,出師無名就要打敗仗。所以,我們也要首先為那個潛藏在我們身體裡的另類高階生命起一個名號,類似張三李四之類,這樣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才不至於混亂。

但起個什麼名字呢?這個名字一定要概括它的主要特徵,而且必須與中醫 有關係。我們找來找去,終於找到了一個詞——“藏象 ”。“藏象 ”這個詞太古老了,仔細品一品,肯定能品出些許青銅器的味道。而且這個詞也太深奧了,它包含了中醫 幾千年來的所有秘密,無論是否理解,請先記住這個詞。

好啦!我們就將它命名為“藏象 生命體”,在介紹這個生命的生理系統時,我們就將它稱為“藏象 系統”,而與它相對的,就是我們人類的解剖生理系統。

為什麼我們要將它命名為“藏象 生命體”呢?

首先,“藏象 ”一詞基本可以概括中醫 的所有內容。如果要問“中醫 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學過幾天中醫 的人都能回答,五臟、六腑、奇恆之腑、經絡、氣血、陰陽、五行等等,這些確實是中醫 的內容,但太散亂。《黃帝內經》中唯一能將這些散亂的內容統一起來的就是“藏象 ”一詞。

《素問.六節藏象 論》曰:“帝曰:藏象 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為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肺者,氣之本,魄之所處,其華在毛,其充在皮,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肝者,罷極之本,魄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氣,其味酸,其色蒼,此為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

這是中醫 關於“藏象 ”的最完整記載,甚至是唯一的記載。它涉及五臟、六腑、血氣、陰陽、五行、神魄等,實際上已經包含了中醫 的基本內容,而且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有形態有功能。難怪目前有許多學者都認為,“藏象 ”是中醫 的核心,還有的說它是基礎理論的基礎……反正中醫 的所有內容都是圍繞這一核心建立起來的。

其次,藏象 論述的是一個完整的生理系統,包括形態、功能、精神,而且這個系統與解剖生理系統恰好對應,一個無形一個有形。

圖片

“藏”字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

《說文解字》釋藏曰:“藏,匿也。”就是隱秘、藏匿的意思,《說文》中再沒有第二個字義。此書的作者許慎,是東漢時期人,與《內經》的成書幾乎在同一時代,故而在中醫 裡“藏”讀cang,不讀zang。《黃帝內經》在使用這個詞的時候,幾乎都用的是本意,例如:

《素問.六節藏象 論》曰:“五氣入鼻,藏於心肺……五味入口,藏於腸胃。”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

《靈樞.本藏》曰:“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素問.調經論》曰:“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

但以上僅僅是字面上的理解,如果從醫學的角度來理解,“藏”字只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指“五藏”(心肝脾肺腎,但這裡的五藏絕不是解剖系統的五臟)。所以藏象 的核心是五藏,而不是六腑,它是五藏之象也。

那麼什麼又是“象”?

在解釋中醫 的“象”以前,我們將視線擴大一些,看一看《易經》中的象。《繫辭》曰:“易者,象也。”有的書中就直接將《易經》稱為“易象”,例如,《左傳?昭公二年》記載說:“見《易象》與《魯春秋》。”這裡的“易象”指的就是《易經》這部書。孔穎達有一個更加確切的解釋,他說:“《易》文推衍爻卦,象物而為之辭……是故謂之《易象》。”現代人將易象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現象、形象的意思。例如,人們在解釋乾卦時就說:乾為天。這類象又可分為有形之象和無形之象兩種。所謂的有形之象,就是有具體所指的象,如天、地、日、月等等。所謂無形之象,這是指那些不能說出形狀的東西,例如風、氣等。

一類是象徵、取象,指卦爻中所象徵、模擬的自然變化和人事兇吉。例如,在說明離上乾下這一卦時,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在說明坤上艮下這一卦時則說:“地中有山,謙。”

“象”其實就是後人對《易經》內容的一種理解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講,“象”的本意應該是:好像是這樣!比如說,當大家理解不了乾坤時,有人就說:乾坤嘛,就好像是天地。也就是說,象實際上是一種比喻的說法,當小學老師教拼音“h”時,就說:你們看它像什麼呢?它像不像一把有靠背的椅子呢?這麼一說,孩子就理解了。所以廣義地來說,“象”就是可以理解的比喻方法。

圖片

中醫 的“象”不是比喻,而是“藏”的印跡,或者是某種徵兆。小時候我們都玩過捉迷藏的遊戲,幾個孩子跑著躲起來,一個孩子找。突然,找人的孩子發現前面的矮樹林猛烈晃動,他跑過去一把拽住躲藏的小孩。在這裡,找人孩子並沒有直接看到躲藏的孩子,他看到的只是小樹在動。樹動就是象,是藏者之象。

那麼什麼又是“藏象 ”呢?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這句話誰都能懂,小錯最終會釀成大禍。中醫 理論幾千年無人能融會貫通,其實就是由無數的小錯造成的,比如說,現代研究者對藏象 一詞的理解就是錯誤的,雖然這個錯誤很小,但類似的錯誤累積起來,最終的結果就是中醫 事業的停滯。

唐.王冰注《黃帝內經》時說:“象,謂所見於外,可閱者也。”

《黃帝內經集註》曰:“象者像也,論腑臟之形象,以應天地之陰陽。”

明.吳昆《內經素問吳注》曰:“象,猶天象之象,可見者也。”

明.張介賓《類經?藏象 類》曰:“象,象形也。髒居於內,形見於外,故曰藏象 ”。

《內經講義》第一版:“對生活著的人體進行觀察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的叫藏象 學”。

《內經選讀》第四版:“所以藏象 的含義,就是人體內臟功能活動反映在體表的各種現象,根據這些現象可以推斷內在臟腑的情況。”

《任應秋論醫集?中醫 學基礎理論六講》說:“《內經》把從整體觀察得來的人體生理知識,叫做‘藏象 ’。藏即深藏於活體內的臟腑器官,象是內臟器官功能在機體外部的表現,是可以直接進行觀察的。‘藏象 ’的含義就是透過機體外部表徵可以推匯出人體內部的執行規律。”

在藏與象的關係中,我們要用藏來確定象,而不能反過來用象來確定藏。現在許多學者將中醫 “藏象 ”直接等同於人體的解剖生理系統,部分原因是他們用“象”來確定藏。因為如果從“象”的角度而言,人體內部器官、組織的執行狀態都可以表現為某種外部特徵,比如說,胃火常常可以從嘴上表現出來,坐骨神經的毛病也可以透過大腿肌肉的麻木來表現。“象”的範圍比較寬,如果光研究象,我們可以稱為“人體象學”。但千萬不要忘記,“象”的前面還有一個“藏”字,沒有“藏”也就無所謂“藏象 ”了。因此,必須根據“藏”來劃象的範圍,而不是根據“象”來圈定象的範圍。

再者,“象”是個變動的表面特徵,它不是“藏象 ”的本質,它與藏也沒有完全的對應關係。比如說,當我們看到小樹在晃動時,可能有多種情況,也許是藏的人,也許是其它動物。所以“藏象 ”的核心只能是五藏,而不可能指別的什麼東西。

在將近2000年中,唐代王冰的說法幾乎佔了統治地位,其他人說過來,說過去,都沒有超出王冰的意思。通俗一點說,人的五臟六腑都在肚皮的裡面,肉眼是看不到的,但這些器官活動的狀態卻可以反映在機體表面,比如拉肚子一定是腸胃出了問題,在一般人的理解中,這裡的“藏”字可以轉意為人的解剖生理系統,正像上面任應秋所理解的。

我們認為,以上這個理解是根本錯誤的,這種理解害了中醫 幾千年,錯就錯在將“藏象 ”系統等同於解剖系統。我們在夜晚遠遠看見前方有火光,那麼從火光中你是否知道是什麼東西燃燒發出的光呢?是木頭、煤炭、塑膠、橡膠、石油……?沒錯,疾病確實是身體狀態之象,但產生象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這點搞不清楚,中醫 永遠沒有發展的可能。

圖片

藏象 系統是真實存在的

正如大家上面看到的,藏象 首先是個系統,《素問?六節藏象 論》在論述“藏象 ”時,它包括了以“五藏”為中心的一個完整系統,也包括了這個系統的執行原則。而這個系統卻與已知的人體解剖生理系統不一樣,它的功能比解剖五臟要大。由於這個系統不可實證,看不見、摸不著,故而古人將其稱為“藏”,意思是藏匿在解剖五臟背後的系統。由於這個系統以神魂魄意志為核心,故而又稱為“五藏神”。

其實許多人都同意“藏象 是個系統”的觀點,區別在於他們只承認藏象 是個功能系統,即藏象 是人體生理解剖系統的功能態,而不承認“藏象 ”是有別於生理解剖系統的另類生理系統,因為人們找不到藏象 系統的組織形態。但世界上沒有形態的東西有功能嗎?我們常說的人體特異功能,也是立足於人體而言的,如果人體不存在,哪來的“特異功能”呢?沒有火焰,就沒有“熱”這種物理現象。

所以,這就迫使我們必須承認:藏象 首先描述的是一種真實的生命生理形態或者生理組織結構,然後才是功能的闡述。然而,千百年來令醫學家們為難的是,雖然《內經》描述的就是一套生理系統,可是在解剖上卻找不到這套生理系統,也就是說,從解剖的角度它不存在。但在醫療實踐中,我們卻能感覺到它的作用。

“不存在的東西卻時時刻刻發生著作用”,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的關鍵。

我們必須樹立這樣一個信念:無論藏象 與我們已有的知識、觀點如何衝突,但藏象 向我們描述的東西是客觀存在的,它就真真實實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裡,每天都在正常執行。而且還必須明確一點:藏象 系統既不是理論模型,也不是思維模型(因為說理論模型或者思維模型,總讓人感覺藏象 本不存在,是人們腦子裡創造出來的,會引起人們的誤解),它是某種真實的原型,無論理解不理解,它也是一個原型。

那麼,這個真實存在的“藏象 ”是什麼呢?我們初步可以這樣來定義:藏象 是有別於現代解剖學 的人體生理系統,即藏象 是另類人體生理系統。如果我們將解剖生理系統稱之為人的第一生理系統的話,那麼中醫 藏象 就應該是人體的第二生理系統,而且它是個完全獨立的生理系統。

說得再直接一些,“藏象 ”指的是潛藏在我們身體內部的另一種生命系統,因為這種生命是以五藏為其核心,而且最大特點是無形無證,故而稱其為“藏”,當它與我們解剖形體發生作用時,那就是象。

用影像來做個比喻

我們將中醫 “藏象 ”提到了人體另類生理系統的高度,從這個高度,我們也許可以重建中醫 理論的新體系,避免以往許多中醫 理論說不清、道不明的缺陷,以更加簡明、直觀的形式向國民普及中醫 知識。

圖片

“藏象 是人體第二生理系統”的觀點不太好理解,也許會有許多人搞不清楚這個生理系統與熟知的解剖系統有什麼關係。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我們的推論,我們用放電影來比喻中醫 “藏象 ”。

大家都喜歡看電影,我們常常痴迷電影中的情節,要麼感動得熱淚俱下,要麼驚訝得張口結舌。但如果靜下心來細想,其實電影中的所有畫面都是假的,中間的人物也是假的,電影正是透過這些虛假的畫面再現了一個故事。比如說《三國演義》電視劇,它透過無數個畫面,再現了當時滄海橫流、英雄輩出的時代,把我們帶進了“桃園結義”、“煮酒論英雄”、“赤壁大戰”、“六出祈山”等歷史事件中。但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很少注意螢幕上的畫面是怎麼來的。

如果我們要對中醫 學用一個形象的比喻,那麼只好說:中醫 就像正在放映的電影。電影需要三個東西來組成,放映機、螢幕、電影畫面。螢幕上出現的是畫面,但畫面不能自然產生,它是由放映機投射出去的影子,它不是電影膠片,也不是拍攝電影時的實物原型,它是放映機工作狀態的一種表現。放映機才是電影的核心,它控制畫面產生的質量,同時也決定螢幕接受畫面的效果。

中醫 的“藏”就是放映機,它就是人體的第二生理系統。中醫 的“象”類似電影的畫面,它是“藏”工作狀態的反映。螢幕就像是人的解剖生理系統,但它不能代表放映機,只能作為電影畫面的載體。

我們說人體的第二生理系統是無形,不可實證。那麼透過什麼來認識第二生理系統呢?只有透過“象”。所以“象”是第二生理系統工作狀態的反映,也是我們理解、認識、把握第二生理系統(藏)的一種方法。我們透過螢幕認識拍攝電影的導演和演員,同樣透過“象”來認識第二生理系統。藏和象的關係是藏決定象(身體的健康與否,疾病的方位、程度等等),象的好壞、大小、清晰程度都由藏來決定,沒有放映機永遠也不會有電影。

螢幕是畫面的載體,透過這個載體我們才能看到放映機的工作狀態。畫面的好壞可以影響螢幕,同樣螢幕的好壞也可以影響畫面。但螢幕與放映機是相對獨立的,也就是說解剖生理系統與第二生理是相對獨立的,在離開對方的情況下都可以存在、執行,只是不能構成電影而已。

所以,中醫 的藏象 有兩層含義:對於五藏而言,解剖五臟就是象;對於整個第二生理系統而言,形體解剖上的一切生命表現都是象,即我們有形的人都是第二生理系統的工作狀態的“象”,當“象”好的時候,我們就健康,但此地的健康並不簡單指解剖器官的健康,而是指第二生理系統的健康。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其實中醫 不是以人的解剖形體作為核心,而是以藏象 系統作為核心,從這個意義上說,中醫 並不是人的醫學,而是藏象 的醫學、靈魂的醫學、“神”的醫學。

桂枝茯苓丸是一種常用中成藥,來源於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一書,本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及芍藥共5昧中藥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緩消癥塊的功效,適用於婦女少腹宿有癩塊,按之腹痛攣急,或婦女月經不暢,或經停腹痛,或難產,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產後惡露不盡而腹痛拒按者。近年來,經臨床實踐與研究證實,本方還有不少較好的新用途,現將臨床上較好的幾則新用途介紹如下,患者可酌情選用,常可取得滿意的效果。

  丸劑規格:每粒0.22克;硬膠囊:每粒0.31克。

  1.治療血栓性靜脈炎:中醫認為,本病為氣血凝滯,絡脈閉阻所致。遵古訓“脈道以通,氣血乃行”之宗旨,故用活血化瘀、緩消癩塊的桂枝茯苓膠囊治療血栓性靜脈炎患者,療效顯著。用法:內服桂枝茯苓膠囊,每次3粒,日服3次,飯後溫開水送服。15天為1個療程。結果:用桂枝茯苓膠囊治療血栓性靜脈炎患者65例,經用藥3—5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47例,好轉者16例,無效者2例。總有效率為96.9%。另據報道,有人用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療小腿血栓性靜脈炎患者4例,經服藥9天后腿部漸轉暗紅,且脹痛減輕,27天后痛感及條狀物均消失。

  2.治療急性乳腺炎:採用桂枝茯苓膠囊治療急性乳腺炎患者32例,效果滿意。用法:內服桂枝茯苓膠囊,每次3粒,飯後用溫開水送服。臨床治療32例,其中2—3天痊癒者15例,4N6天痊癒者17例,平均治癒時間為4天。無一例因化膿而行手術者。

  3.治療乳腺增生:本病的特徵為乳房腫塊呈卵圓形,邊界清楚,光滑,移動性好。應用桂枝茯苓丸治療乳腺增生患者78例,其中服藥1個療程治癒者25例,月艮藥2個療程治癒者30例,服藥3個療程治癒者18例;好轉者3例(乳房腫塊縮小2/3);無效者2例(治療前後症狀未見明顯改善)。總有效率為97.4%。用法:口服桂枝茯苓丸,每次6粒,曰服3次,溫開水送下。30天為1個療程。療程間不需間斷,可連續用藥至痊癒止。

  4.治療痛經:採用桂枝茯苓丸治療痛經患者46例,其中未婚者30例,已婚者16例;年齡最小者Z0歲,最大者37歲:平均25.5歲;病程最短者1年,最長者10年;平均5.2年。用法:口服桂枝茯苓丸,每次6粒,曰服3粒,飯後溫開水送服。經前5天開始服藥至經淨為1個療程。臨床觀察46例中,用藥2個療程治癒者20例,3個療程治癒者18例,4個療程治癒者?例,無效者1例,總有效率為97.8%。治癒的45例,經隨訪1~2年,均未見覆發。

  5.治療腰肌勞損:根據中醫“不通則痛”的理論,採用桂枝茯苓丸主之,藥證合拍,故獲良效。用法:內服桂枝茯苓丸,每次6粒,日服2次,黃酒送下。5天為1個療程。臨床觀察86例,經用藥2-4個療程後,其中治癒者75例,好轉者8例,無效者3例。總有效率為96.5%。

圖片

  6.治療軟組織損傷:本病多由外傷所致區域性腫脹、疼痛。應用桂枝茯苓丸治療軟組織損傷患者91例,效果頗佳。用法:內服桂枝茯苓丸,每次6粒,溫開水與黃酒各半送服。同時,將桂枝茯苓丸研末,用白酒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結果:2~3天;臺愈者38例,4~6天治癒者48例,7—8天治癒者3例。應用本藥後,區域性感覺輕鬆,疼痛迅速減輕或消失,功能逐漸恢復正常。

  7.治療前列腺肥大:有人用桂枝茯苓丸治療前列腺肥大患者32例,年齡最小者51歲,最大者74歲;病程(有排尿困難症狀)最短者2年,最長者16年。經用本藥治療後,近期治癒者19例,佔59.4%;好轉者10例,佔31.3%;無效者3例,佔9.4%。總有效率為90.6%。

8, 治療更年期綜合徵:出現眩暈耳鳴、烘熱汗出、心悸失眠、煩躁易怒、月經紊亂等症狀。用桂枝茯苓膠囊治療更年期綜合徵患者59例,效果頗佳。

用法:桂枝茯苓膠囊,每次3粒,早、中、晚各服1次,飯後溫開水送服,至症狀消失時停藥。

9,治療痤瘡:應用桂枝茯苓丸治療痤瘡患者125例,治癒者86例,有效者34例,無效5例。在治療的同時或痊癒後,應堅持用溫水或硫磺肥皂清洗顏面,嚴禁用手擠壓痤瘡,忌食辛辣食物。

用法:每次6粒,日服3次,飯後溫開水送服,10天為1療程

圖片

10,

泌尿繫結石屬中醫學“石淋”、“砂淋”、“血淋”等範疇。其發病因素是腎和膀胱氣化功能失調及平素嗜酒,多食肥甘辛辣之食物,或因情志抑鬱。工作勞累所致氣滯血瘀,溼熱蘊結下焦,亦或平素體質虛弱,氣血虛損。腎陽虛無以溫化溼濁,日積月累,尿中濁質逐漸凝結而成結石。方中桂枝茯苓丸合三稜、莪術破血祛瘀,消症散結之力更專宏;內金、金錢草利水通淋化石,為排石常用之品;牛膝強腰補腎引藥下行以降上炎之火;破故脂屬辛溫具暖丹田,壯元陽補命門火以溫脾;黃芪益元氣溫三焦鼓舞正氣具吐故納新之妙;黑附片通十二經能引補氣藥以復散失之元陽,引溫暖藥達下焦祛在裡之寒邪,溫裡排石法必用之品;白芍配炙甘草酸甘化陰為芍藥甘草湯,具益陰榮筋,緩急止痛之功。全方合用,相互相成相得益彰,故獲效。

11,痛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用桂枝茯苓丸治療痛瀉,收到較好效果。用法是取桂枝桂枝丸內服,每服9克,每日2次,或用桂枝茯苓丸原方水煎服,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12,支氣管哮喘:日本有人用桂枝茯苓丸治療支氣管哮喘,取效滿意。用法是取桂枝茯苓丸,每服9克,日服2次。或用桂枝茯苓丸提取劑內服。

  典型病例:xxx,女,35歲,4個月前因感冒出現喘息樣症狀,咳嗽較劇烈,痰稍粘稠,輕度呼吸困難,伴有喘鳴。患者身體稍胖,患有“冷症”,脈浮而稍有力,血壓112/69毫米汞柱,胸部x線片,血沉檢查均無異常。投桂枝茯苓丸提取劑,10日後咳嗽,呼吸困難及哮鳴音基本消失,繼服14日,喘息症狀完全消失。此後,繼續服桂枝茯苓丸,1個月後,身體狀況完全恢復正常。

13,慢性副鼻竇炎:日本有人用桂枝茯苓丸治療慢性副鼻竇炎,取得較好療效。用法是取桂枝茯苓丸內服,每次9克,每日2次,或用桂枝茯苓丸提取劑內服。

  典型病例:xxx,女,26歲。六年前開始患慢性副鼻竇炎,經久不愈,此次反覆發作1個月,並有支氣管炎,膀胱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病史,每次感冒,必使鼻竇炎復發,頭重,鼻根部發悶,膿汁樣鼻涕。抗菌素治療雖稍緩解,但旋又復發。根據少腹壓痛,月經遲來量少,晨起口粘苔黃等診斷特徵,投服柴胡桂枝湯和桂枝茯苓丸,服後鼻竇炎症狀消失,患者自行斷藥,1周後又復發,單獨服桂枝茯苓丸提取劑獲效,以後雖感冒2-3次,但副鼻竇炎均未見覆發。

9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這水果是“燃脂高手”,很少人都不知道,當成垃圾扔掉,太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