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猴子愛吃香蕉,記得小朋友學英語的時候,就是把猴子和香蕉連在一起記憶的。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在一個空曠的房間裡,正中的房頂上掛一串香蕉,四周的牆壁安裝有高壓水槍,一碰香蕉就會噴射高壓水柱,香蕉下架有一把梯子,爬上去就可以摘到香蕉。然後,房間裡放進五隻猴子。看見香蕉,猴子們都蠢蠢欲動,一隻猴子三下兩下就躥上了梯子,當它伸手剛抓住香蕉,“譁”的一下,高壓水槍噴射出巨大的水柱,把猴子從梯子上衝了下去,同時,另外四隻猴子也被淋成了落湯雞。過了一會兒,又有猴子忍不住香蕉的誘惑,躥上梯子準備拿香蕉,水柱再次噴出,五隻猴子又一次被淋了個透心涼。如此這般往復,幾天之後,這五隻猴子再也不惦記香蕉了,沒有一隻猴子再敢蹬梯子摘香蕉。
看五隻猴子沒有摘香蕉的慾望了,於是,科學家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放了出去,換進來一隻新猴子。這隻新進的猴子,一看到房頂的香蕉,立刻就準備躥上梯子,只見另外四隻老猴子猛撲過去,七手八腳地把新猴子拖下來,摁在地上一頓胖揍。打完後,新猴子老實了一會,沒敢亂動,可是香蕉實在是誘人,所以新猴子很快又按捺不住地躥上了梯子,結果當然是再次招來一頓胖揍。就這樣,新猴子在一次一次的胖揍下,學會了老實,再也不惦記香蕉了,任憑它如何的誘人。然後,科學家再次換掉一隻老猴子,放進一隻新猴子,同樣的躥梯子、被胖揍的模式再次上演一邊,最後新猴子也老實了,沒人惦記香蕉了。
科學家繼續重複這樣的操作,換掉一隻已經老實的猴子,放進一隻新猴子,原先的四隻猴子都會重複揍新猴子、不敢動、老實的動作,而新猴子則重複惦記香蕉、捱揍、不敢動、老實、揍新猴子的動作。即便到後來,所有第一批的猴子都早就被換出去了,後面的猴子並沒有被水柱噴淋過,猴子們仍然執行著上面的操作。甚至,科學家已經關閉了噴淋水槍,猴子們也沒再敢碰過香蕉。
我們的成長經歷中,也如同這些猴子一樣,從父母、老師、社會、朋友那裡,接收到各種的觀點,他們告訴我們:這樣是對的,那樣是錯的;這樣是好的,那樣是壞的;可以這樣做,不能那樣做。就像一道道的枷鎖,束縛著我們的手腳,讓我們的思維形成一個個的怪圈,限制了我們探索的腳步。
《伊索寓言》中有一個小故事:驢子馱著鹽包過河,不小心滑倒在河裡,背上的鹽包被水浸泡後,全都融化了,驢子感覺到瞬間輕鬆下來。它非常的高興,為這樣的發現和寶貴的經驗而開懷。不久後,主人讓驢子馱著滿滿的棉花包過河。走在河中央,驢子想起了上次鹽包的經驗,於是,故意摔倒在河中,以為可以再次獲得輕鬆的旅程。豈料,棉花包吸飽了水,越來越沉重,可憐的驢子不僅沒能站起來,反而沉到了河底,丟了性命。
在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有選擇,沒有辦法,只是因為我們被限定在了自己的思維定式,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我們把就的經驗,當成了唯一的永恆真理,殊不知變化早已發生。
提高我們的認知,當我們選擇時,可以有更寬廣的空間,成就更多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