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澳大利亞媒體中也是有人懷有一顆媒體人的赤誠之心。12月14日,APAC網站發表了一篇文章,其矛頭直指ASPI。文章稱ASPI關於中國及華裔學者的“指控”完全是子虛烏有,它在毫無切實證據的情況下,“點名”了32位學者,直接公開了他們包括姓名、照片、從事或所研究的行業在內的個人訊息。
但諷刺的是這些人從事的行業大多集中在食品科學、陶瓷等民用科學上,而且也全部都通過了澳大利亞政府的三級稽核。而隨著這篇文章的釋出而公開的,是一條由媒體到政府的“反華鏈條”。
從《澳大利亞人報》文章發表後到一項針對中國或華裔來澳學者的調查被啟動,僅僅兩天時間。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RC),負責管理大學研究撥款工作的政府機構,它依據《澳大利亞人報》的文章中的虛假報告,要求各個大學對申請澳大利亞政府研究資金的“個別”學者,尤其是中國或華裔來澳學者展開調查。而ARC此舉不僅僅是受到學界的質疑,連政界人士也不敢苟同。
同時,從在ARC調查過程中向參議院提交的證據來看,“榜上有名”的那些學者並沒有任何違規動作,因此,他們的學術撥款仍在繼續按規發放。
其實,被《澳大利亞人報》所援引的虛假報告的作者ASPI也不是第一次被揭露釋出虛假報道了,甚至在之前它的背景也被一家澳媒——《金融評論報》挖得清清楚楚。在《金融評論報》的一篇報道中明確指出ASPI背後的資助方並不單純,它包括來自美國政府和軍工企業的投資。也就是說ASPI的“經濟命脈”為美國“反華”勢力所掌控,那麼ASPI發表抹黑中國的文章也就不奇怪了。
甚至,澳大利亞公民黨有一篇批評ASPI藉著學術的名義,配合美國和澳大利亞相關情報機抹黑、攻擊中國的文章在其官方刊物上發表。
編輯丨堅果 審稿丨悠悠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