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的舌根接觸味塵,是舌根的根性對現前的味塵直接地接收,由觸而生受。我們十二因緣法,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這樣觸而生受。好吃與不好吃,好吃是樂受,不好吃是苦受,能夠敏銳地來判斷,這個是正常的。六根的根性,只要是你沒有去加上第六意識,把第六意識裡面的五俱意識沒有跟上去,我們只是簡單地一個根與塵相接產生受,這個是沒有問題的。而且你應該更進一步要回光返照就對了。
所以我們一定要能夠敏銳地判斷,修行人他應該判斷這個食物是美食還是不美食,他是很敏銳的,不是麻木不仁的。所以修行是為了恢復我們生命自然純真的本性,不是扭曲的、不是麻木不仁的。
其次接下來第二步,聖與凡的差別就很大了,轉變就在這個地方。
凡夫他因為受,這個是樂受,那個是苦受,因為受他就生愛,對於好吃與不好吃的受,他進一步就產生喜歡與不喜歡的主觀的意識。所以我們一定要明白,好吃不好吃,喜歡不喜歡,這個是兩回事。
你喜歡不喜歡,就已經主觀意識參進來了,就有愛憎,就有取捨。對於喜歡的多吃一點,所以就由受而生愛,由愛而生取。取,多取一點,多吃一點,取捨心是輪迴心啊!就在這個裡面,就在吃飯的時候你就種下了輪迴的因。這個是執著於實有的凡夫心,所以六道輪迴在目前,繼續輪迴受苦的業因你就種下來了。
修行人他吃飯的時候怎麼樣?他是能夠迴光返照,能夠返觀我能夠嘗味道的這個六根根性是什麼。舌根接觸味塵,產生好吃與不好吃的樂受與苦受,但是也就到此為止了,受不會去生愛,也就到此為止。要回過來,保持智慧的覺照,不會起塵勞心,不會跟著去起,“這個喜歡,那個不喜歡,這個多吃一點,那個少吃一點。”不會起這個塵勞之心,不會妄分取捨。無者無二相,沒有取捨之相,無諸塵勞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心;色不自色,因心故色。”達摩祖師曾經開示我們。
“心不自心,因色故心。”我們遇到色法,去判斷它,這個判斷力從哪裡來?這個都是六根門頭放光動地的無位真人,都是我們不生不滅的真心。但是怎麼樣?凡夫他跟著就會入流,跟著就會順生死之流,就會由受而起愛,由愛而生取,所以就流轉生死了。
修行人已經有受了,他之後馬上提起智慧覺照來,來判斷,來返觀——我能夠起樂受、起苦受的本體是什麼?我能夠知道這個好吃,那個不好吃,它是什麼在起作用呢?它的本體是什麼?這時候就是入流亡所,對於外境的食品不執著了,亡所了。
更進一步怎麼觀修?更進一步就想著,我的舌根在吃食物的時候有了知的功能,我不吃的時候,這個了知的功能存不存在呢?照樣存在。六根根性是不生不滅的。好像我現在在說話,你聽到聲塵,聽不到任何聲音的時候,這個能聞的聞性在嗎?照樣存在。這個《首楞嚴經》裡面有很詳盡的解說。
所以我們眼睛要在明暗裡面做得了主,耳根要在動靜的聲塵裡面做得了主,舌根也要在味塵裡面做得了主。
我們要知道,不管你在吃,還是沒有吃,根性是照樣存在的,是不生不滅的。所以你就怎麼樣?“無不從此法界流”,能夠判斷的這個作用是從一真法界流出來的。“無不還歸此法界”,你現在入流亡所,對外境的判斷,外在的相就瞭然不生,就歸到真心本體上來,就“無不還歸此法界”了。
所以說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凡所嘗味,都是見心,外在顯現的一切境界都是真如自性的妙用,就是“無不從此法界流”,所以這個是心能轉境;更進一步能所雙亡,能所俱泯,達到圓融統一的境界,就是“無不還歸此法界”,就是就路還家。
所以禪師說:什麼是禪?飢來吃飯困來眠,都是禪機。
----節選自大願法師《華嚴經淨行品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