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916年,西雅圖的一間船塢中,木材商人威廉波音製造出了一架飛機,從此拉開了百年波音的序幕。一個多世紀以來,在絕大多數時間中,世人多以仰望的目光關注著波音公司在軍用、民用航空以及宇航領域中的卓越成就,但拼搏的路途中又怎會只有鮮花遍野。

1966年,第一架波音737在波音工廠進行組裝。50多年來,波音737成為民航歷史上最成功的窄體民航客機系列之一,並衍生出十幾個型號。

第5 000架波音B-17出廠儀式上,每一位工人都在該架飛機機身上簽名。這張照片仍懸掛在波音工廠內。當時,西雅圖工廠每天總裝出廠16架B-17。波音及其合作伙伴共製造了超過萬架B-17。

一邊造飛機一邊造梳妝檯

波音歷史上的第一個大單來自美國海軍,憑藉著有中國設計師王助參與的雙翼水上飛機。但是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其對於政治經濟和軍事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西雅圖。美國軍方對飛機的需求銳減,現有訂單難以維繫,還要不要做飛機,成為了波音先生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幸好,那個時代,全世界範圍內,在困苦的現實中勉力掙扎著做飛機的航空先驅為數不少,法國人達索在歷經其雙座戰鬥機1 000架訂單戛然中止的挫敗後,在其岳父的傢俱廠中繼續堅持。

波音同樣選擇了,堅持。他發行股票籌措資金,甚至四處舉債,依然入不敷出,於是在最早的波音工廠中,出現過飛機生產線旁邊同時生產五斗櫃、衣櫥、梳妝檯的奇景。如果真的有穿越,正在打磨餐邊櫃的技師看到2019年關於波音的新聞時,也許會笑笑放下菸斗,告訴記者,波音百年來最大危機是在沒造幾架飛機就又差點回歸木匠生意的彼時,而絕不會是擁有十幾萬員工,坐擁世界航空製造業半壁江山的此時。

“木匠師傅”可能還會告訴您,他們知道波音先生從來沒放棄過,從沒放棄過他的員工,公司借錢回來都是為了給員工發工錢,最多的一次借了3萬美元,那時黃金好像是0.6美元1克。因為波音相信,如果有轉機,一定要靠人才,所以公司勒緊褲腰帶也要保護好未來發展的生力軍。還未展翅的雛鷹,在尋找一切機會。終於在一次試飛維多利亞至西雅圖的航線時,因為捎帶了60封信件,而見到了曙光。這民用商業航空探索的第一步,走得看似恰巧,卻走出了開拓者為壓倒一切困難而鼓起的氣勢。

當然,3萬美金就夠發工錢的時代,被波音自己遠遠地甩在了後面。二戰中以及戰後由於多個頂樑柱型號表現優異,波音展開了軍機、民機、宇航三大領域的宏偉佈局。“阿波羅”工程中的巨無霸火箭“土星”5號都是波音造的,所以如果再遇到危機,就不是打磨幾件梳妝檯能夠抗過去的了。而時代,沒有一直優待這個幸運兒。

超聲速超時代

危機的部分起因,恰好源自波音的探索精神。上世紀60年代,蘇聯有了圖-144超聲速客機,英國和法國聯合研發了“協和”,當時已經代表美國航空製造業最高水準的波音,被自己或者公眾委以重任——做一架比2.2馬赫還快,載人還多的超聲速客機。1968年11月,圖-144首飛,兩個月後,“協和”試飛,而那個時候,波音的超聲速噴氣客機還僅僅是一架飛機模型。然而,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時間的落後上。波音的超聲速客機計劃小組,自稱是“孤獨的人”,因為不論公司內部還是外部,不看好的聲音從來沒有停止過。

國會議員們認為超聲速客機耗資巨大,光買鈦合金就花了2.5億美元,而政府和企業的投資比例是9比1,如此大的開銷讓其他專案的負責人們怨聲載道,軍方也十分不滿。公眾對超聲速的恐懼似乎是與生俱來,除了少數為追逐腎上腺激素而期待的人們外,大多數人仍不能理解高昂的代價換取十分危險的旅程意義何在。凡此種種,波音的超聲速客機一直處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

波音公司內部也不似颱風中心般平靜。據說,這群“孤獨的人”為了激勵自己,將他們的超聲速客機模型懸掛在研究發展部大廳內,一天晚上,不知誰把一隻史努比玩具狗放在了機身上。玩具狗搭乘超聲速客機的景象刺激了埋頭苦幹的人們,但這一惡作劇只能不了了之。同樣不了了之的,還有整個專案。

真正的生死關頭

1971年,美國參議院否決了超聲速客機後續發展經費,幾乎宣判了該專案終止。這成為了壓倒波音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在此之前,波音已經內憂外患了,超聲速客機研發的背景,並非一片繁榮。20世紀70年代,“完美風暴”的衝擊下,油價飆升,航空公司的客運收入下降,噴氣式客機運力過剩。包括波音在內的所有航空製造商開始從二戰後維繫了幾十年的蓬勃轉向衰退。機場停機坪上閒置的飛機數不勝數,波音工廠內的景象更是可想而知。

前面提到,波音引以為傲的“土星”5號火箭,隨著美國航空航天局暫停“阿波羅”計劃而終止生產。航空公司的訂單在急劇下滑。波音公司的營業額從1968年的8 300萬美元,下降到1969年的1 000萬美元。

在隨後的22個月裡,波音公司大幅裁員40%,員工人數從10萬下降到6萬。裁員陰雲不但影響著波音公司,更籠罩在整個西雅圖上空。在多個記錄這一時期的史料中,都出現過這樣一個場景,房產中介豎起大大的廣告牌,不為招租,因為已經無人要租房,廣告牌上赫然提醒著:最後一個離開西雅圖的人,記得關燈!

與此同時,媒體也在渲染緊張的氣氛,同時尖銳抨擊:“在噴氣客機問世之初,鶯歌燕舞,使得波音公司變成了一個機構臃腫、做事草率的企業。”在這樣的大環境中,1971年,超聲速客機腹死胎中,這曾被認為比波音747還重要的專案,失敗了。當10億美金打造的原型機半成品被拖進航空博物館時,激起了整個社會對波音的負面情緒。

儘管超聲速客機專案幾乎消耗了公司大半資源和財力,用外界的話來形容“幾乎吃了整個西雅圖的飛機”,但波音公司並沒有因此而向外求援。當時的外界,可不是如今的景象。通貨膨脹困擾著美國,在東南亞陷入泥潭消耗巨大,新的社會福利迫使財政支出向軍事領域傾斜的慣例被打破。航空航天各個領域,不論軍用民用,快速下跌態勢似乎不可逆轉。

前面提到“完美風暴”衝擊,使得此前銷售火爆的波音客機一夜之間無人問津。1970年開始的18個月,波音公司一架飛機都沒賣出去!當時的公司總裁桑頓威爾遜直言不諱:“波音到了生死關頭”。

撥雲見日的自信

1971年,為壓縮公司成本,威爾遜再次大規模裁員,這次是3萬名員工離開了波音工廠,媒體稱這次裁員後“偉大的波音公司破產了”。那段時間,人們流傳著一個笑話:在波音公司停車場,一個悲觀主義者將紙盒放進後備箱,駕車駛離的同時,一個樂觀主義者帶著午餐來上班了。現在想來,這壓抑中還點綴著一點諷刺場景,像極了經濟大蕭條時代電影中的孤獨特寫。

波音707又救了波音一次,由它改型而來的機載告警與控制系統飛機交付軍方為公司帶來了轉機。這款軍方代號E-3的預警機身背一個直徑9米狀似飛碟的雷達,可探測並跟蹤320千米範圍內的空中和海上目標。

除了軍用專案再次救波音於水火,波音公司的自救顯得更加積極主動,大刀闊斧。原來生產軍用直升機的伏托爾工廠,承接了波士頓和舊金山的城市輕軌列車製造,以及芝加哥的捷運車輛生產。由造飛機到製造城市交通,甚至是水上郵船,在大環境的壓迫下,波音從太空和天空轉向了更加必須的經濟建設中。

甚至,在不利的形勢下,或許是機緣巧合地實現了未來的佈局。波音公司的13個計算機部分原本都為各自的型號服務,獨立執行。在1970年,這13個部門合併成為了波音計算機服務部,整合後的部門技術實力得以壯大,目標得以聚焦,為後續的計算機新技術在航空製造業中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以上種種,幫助波音公司熬過了經濟衰退期。但在波音公司的文獻記錄中,把諸多成功戰略調整的功勞給了總裁威爾遜以及他的領導團隊,“他始終對公司前景抱有樂觀態度並充滿自信”。自信當然來自於公司,因為在整個60年代,波音公司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們專門是挑戰不可能的,最近一個專案——波音747的成功更加深這種自信。

“應對複雜專案的能力對無法預期的未來的判斷力創造先進航空航天器的激情”

——波音的制勝法寶

當然,除了時代大環境的影響外,波音公司也曾遇到過內部為主因的單一專案危機。我們要講到的是已經於2014年停產的C-17專案。當然,從技術層面,毋容置疑,“環球霸王 III”表現優異,甚至超乎期待。但在其專案運營過程中,也曾遇到不小的危機。或者嚴格一點、公平一點講,專案危機時期,波音和麥道公司還未合併,鍋不應由波音來背,但合併之時或經驗或教訓都一併合併了進來,我們只回顧航空巨擘在面臨單一專案危機時的表現吧。

泛美航空暢想的未來超聲速運營中,協和客機和波音超聲速客機同時出現在該公司機隊中。

1981年,麥道公司成為美國空軍C-X戰略運輸機專案的中標者,1985年,34億美元支援著C-17進入全尺寸研發,並終於在6年後的1991年首飛。然而,首飛後的第二年,該機型訂貨量由120架縮減為40架,且無後續訂單。這一局面的原因有許多,其中包含質量問題、成本超支、延期交貨等導致的使用者與公眾對專案乃至公司的信心喪失。於是C-17專案組的全體成員都被一句沮喪的話擊倒“40,之後……再也沒有了!”。

但是,沒過幾天,生產線上掛出了一張巨幅標語“40,之後……再也沒有了!……除非你行動起來”。於是,每個人都開始思考,我能為C-17做什麼。有管理學方面的案例庫中提到“時至今日,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範圍上,仍沒有哪家公司像波音C-17專案那樣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 C-17的轉變是有目共睹的,外部的不信任,內部的對立,在6年後有了迴應。克林頓總統頒發了國家品質獎給該專案,並稱其為“國家財富”。

“要麼改變管理方式,要麼改變管理團隊”

漢字的“人”字,一撇一捺,像極了飛機的兩翼。無論是哪個型號,無論成功也好,失敗也罷,歸根到底,都是人的行為的集中體現。據說,在20世紀90年代初,為了走出產量下跌的經營低谷,波音公司決定“以毒攻毒”。公司請團隊製作了一個電視短片,“灰暗的天色中,波音員工垂頭喪氣走出廠房,而門口掛著一塊寫著‘廠房出售’的牌子,大喇叭裡傳來‘今天是波音時代的終結,波音出售了最後一間廠房’。”這樣的宣傳片,由波音自己製作,迴圈放給員工,為的是讓員工強烈意識到市場的殘酷,以激發員工鬥志並獲得理解和支援。波音公司想表達,如果不作出改變,末日就如此情此景。“我們的目標是為了10年後還能在電話薄上查到波音公司而努力”,時任波音公司總裁說。

於是,一個10年,下一個10年,波音一直在。或歷經輝煌,或走過坎坷。“我們是先行者,所遇到的問題都是前所未有和不同尋常的,誰都不能以不可能駁回任何新奇的想法。”威廉比爾在一個世紀前一語中的,先行者,勇敢地面對和解決困難吧!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文在寅打算趕走美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