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巴西孩子為了尋找寶藏,歷經波折來到遙遠的埃及金字塔,最後卻發現,寶藏就在自家教堂的無花果樹下。
1
寂靜法師曾受邀參加第三屆【福慧禪修營】,對《大方等如來藏經》第六節進行了精彩的講解。
經文是用一個故事來做比喻,譬如有一個很貧窮的家庭,擁有一塊珍寶,但這塊珍寶掉在了一個隱蔽的地方,沒有人看到,也沒有人知道,寶物又不能自己顯現。
所以這家人一直很貧窮,真的擁有寶藏,卻又無法使用,有寶等於無寶。
佛說“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是這樣。
如來有不可思議的智慧,他能見一切真相。如果我們不知道有如來藏,我們就會耽惑於五欲。也就是說我們整天沉淪迷惑在錢財,色相,名利,吃食,昏睡當中,而把真的寶藏給忘記了。
而又因為我們耽惑於五欲,所以造下了很多的惡業,也就是在我們生命中儲存了很多不好的種子。這些種子一旦發芽我們就會受苦,因為惡因必然結惡果。
當我們願意相信,用心去開發我們的內在,開啟自己的如來藏,就會像佛一樣智慧,明白真理佛法,從而活出真正地自己。
當我們的蠟燭點亮了,我們還可以點亮別人。
如今有太多的人,有一根大大的蠟燭,不過沒亮。其實我們只需要一根小小的蠟燭,它只要亮起來就好。
我們有很多人不是在修光明,而修的是蠟燭,蠟燭越來越大,讓人好生羨慕,不過晚上卻依然活在黑暗中。所以,我們真正要追求的是點亮心燈,找到真正的自己。
開發如來藏,顯現如來藏,應是我們終其一生的追求。
2
催眠治療家瑪麗莎·皮爾是一個非常傳奇的人物,她幫助了很多有嚴重問題的人在個人成長領域實現快速而深刻的突破。
她的客戶包括英國皇室和好萊塢明星,她在一次演講中說道:“最影響人類的信念是‘我不夠……’。這來自童年的信念一直被帶進了成年生活,併成為我們許多問題的根源所在。”
她把這種我們所攜帶的認為自己不足夠的信念,叫作“影響人類的最大疾病”。
這種認為我們是不足夠的現實認知讓我們如此的痛苦,導致我們窮盡一生忙忙碌碌,圖的只是證明我們是足夠的。
為了證明自己是足夠的有一項隱藏的成本。這個成本便是你將依賴於外界的人和事物,去獲得對自己的認同。
例如:你下班回到家,或許想著自己的伴侶能夠以某種特定的方式招呼或對待你。如果沒有的話,你便感到失落或是被拒絕。
在工作中,你或許期待著你的老闆或上級能夠表揚你,注意到你,或是聽到你的想法。如果沒有的話,你便覺得你沒有被重視或得到應有的尊重,又或者說你的老闆就是個混球。
又或許是你的兒女經常不給你打電話,或是你的兄弟姐妹不記得你的生日。嘣!情緒就上來了。
在上述這些情景當中,很可能是“我是不足夠的”的這項現實認知在作祟。最弔詭的事情是,如果你攜帶這項現實認知,你還特別難承認它,或甚至是意識到它在那兒。
所以相反地,你將其埋葬,並針對那個你想要尋求認同的人創造出一條新的現實認知。你大腦裡的含義製造機開始高速運作,你覺得:
這是最消耗能量的現實認知,因為你正在責備外界的環境,讓外界的人事物給發生在你自己生命中的事情背上黑鍋。這項現實認知奪走了你自己對人生的掌控權。
雖然你無法控制別人怎麼說、怎麼做,但是你能控制你自己的反應。為了讓內心更為強大,你需要收回那雙從外界尋求認同或愛的乞討的手,並閉上那張因為別人沒有給到你想要的從而叫叫嚷嚷、罵罵咧咧的討厭的嘴。
當你針對別人的某個行為而製造對應的含義,或是對那些沒給你所需要東西的人破口大罵時,你其實是在試圖撫平心中的某一道傷痕,而外界恰好提醒了你這道傷痕的存在。每一次痛苦的根源在於感覺自己不足夠,所以我們向外界尋求認同、愛或鼓勵,而每當我們感覺到負面的評價或是有人對你做出無禮的行為,你便感覺受傷或生氣。
但是請記住,你有能力去撫平你心中的傷痕,就像上文所說,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內都有一個如來藏。
而且神奇的是,當你不再強求於他人而自己把這個傷給治癒時,你反而更容易獲得你想要的愛和認同。
最有魅力者,莫過於那種深愛著自己從而全身散發著積極光芒的人。將自己的杯子裝滿了,溢了出來,且能分享給別人和整個世界。
3
尼爾·唐納德·沃爾什,國際暢銷書作家。
他的個人生活崎嶇而波折,曾經有一場大火將他的財產全部吞噬,而且導致他先後三次更換工作行業的,其次是四次失敗的婚姻。
創辦公司之後,沃爾什第四次結婚,總共生下九個子女。沉重的家庭壓力使他不得不辛勤工作,甚至付出了健康狀況逐漸惡化的代價。
到俄勒岡州的最初幾年,沃爾什過著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生活:擁有溫暖的家庭和不菲的收入。然而命運似乎總在和沃爾什開玩笑。就在他的生意漸有起色的時候,他出了嚴重的車禍,差點死於非命。
這次沃爾什面對的不僅僅是第四次失敗的婚姻,還有嚴重的生活問題:搬出曾經的家之後不到幾個月,年過四十歲的他身無分文,只能在俄勒岡州的傑克遜溫泉公園露宿,依靠撿易拉罐換來的錢和好心路人的施捨過日子。
如此沉重的打擊並沒有摧毀沃爾什對生活的信心,他振作起來,戲劇性地在某個廣播電臺找到了兼職,重新走上了年輕時走過的道路:靠著自己的能力和勤奮的態度,他很快轉為正式員工,最終成為該電臺的節目主持人。
他曾見過底層的生活,他曾餐風露宿,但現在他似乎又走在人生的正途。然而,沃爾什再次感到生活的空虛。
1992年春天,他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不知道自己何以會遭遇那麼多的挫折和痛苦。那年2月某日,沃爾什午夜夢迴,給神寫了一封信。“我的人生為什麼如此失敗?”他用圓珠筆在黃色便箋本上憤怒地寫道。
後來的事情不可思議:這封質疑的信得到了神聖的回答。根據沃爾什自己的說法,他聽到一個溫柔而和藹、溫暖而充滿愛意的聲音,回答了這個和其他問題。
他感到震驚而又豁然貫通,匆匆把答案寫在紙上。他的提問持續了三年, 1995年,他把部分抄錄下來的答案整理成書,這就是曾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兩年半之久的《與神對話》。
在《與神對話》中,他以神的口吻告訴我們:行動是移動的話語。話語是被表達的思維。思維是已形成的觀念。觀念是相聚的能量。能量是被釋放的力量。力量是存在的元素。元素是神的粒子,是整體的部分,是一切的本質。
始於神,終於行動。行動是創造中的神——或者被經驗到的神。
我們關於我們自己的思維是我們不夠好,不夠優秀,不夠聖潔,所以無法成為部分之神,無法與神確立合作關係。長久以來,我們否定了我們的真實身份,乃至已經忘卻了我們的真實身份。
什麼是我們的真實身份,我們每個人都是神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是神。
尼爾·唐納德·沃爾什說道:我告訴你吧:你在世上看到的一切,皆是你關於世界的觀念的後果。
你不是希望你的生活“平步青雲”嗎?那麼請改變你關於生活的觀念。改變你關於你自己的觀念。以神的身份去思考、言說和行動。
請著手去改變——有意識地改變——你的思維、話語、行動,讓它們與你的最高憧憬相配。
這就像我們在第一段所說的,開發自己內在的如來藏,顯現如來藏。
正如禪宗所說,開悟首要就是要“明心見性”--心無相,但妙用無窮,真空妙有!
佛說“六道眾生皆有佛性”,六道已經不僅僅指的是人,還包括天人、阿修羅、惡鬼、畜牲、地獄中的眾生,其中眾多有情眾生具有神通,而神通只不過是“心性”的妙用而已!
惟有真正“明心見性”,方能徹底明白“萬法由心生,一切唯心造”!
4
我在終其一生,所追求的最大的成功,不過是活出真正的自己。
而真正的我們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在朗德拜恩的《秘密》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你的真實面貌是這樣的:我是完整的,我是完美的,我是堅強的,我是強大的,我是充滿愛的,我是友善的,我是快樂的,現在,你知道該怎麼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