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讀書會,我推薦的是金基德導演的代表作,也是他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部:《春夏秋冬又一春》。
推薦這部電影的本意,一方面是電影隱喻很多,探討起來很有趣,另外一方面就是金基德本人私德倍受爭議,很多藝術家都出現這種問題。
所以,在分享書友們關於這部電影的解讀前,先簡單思考一下,藝術和道德的關係,究竟藝術更重要,還是道德更重要?
柏拉圖是藝術道德觀的第一位擁護者,他堅信很多藝術,甚至荷馬史詩中的某些段落,都容易對易受感染的年輕人,產生邪惡的影響。因此,他覺得人們必須禁止那些過分激情或暴力的段落。
因為青年是個關鍵的時期,會對他們的整個人生階段都產生影響,藝術可能會造成邪惡的影響,為了人類的利益而必須犧牲這種不道德的藝術。比如所謂的暴力美學,殘忍美學等。
當藝術與道德之間發生衝突時,要去藝術。
總體上,道德主義的藝術觀,就是大眾所持有的藝術觀,即如果作品中表達的內容是不道德的,不合乎規範的,那麼在道德和藝術之間,要捨棄藝術,以道德為重。
早期暴力美學和殘忍美學類的電影被禁,大多都是基於這個原因。
而唯美主義藝術觀,和道德藝術完全不同,唯美主義藝術觀認為,藝術就是最大的道德,就是道德的代名詞,因為藝術提供真實,真實就是道德,藝術製造人類生活中,可以獲得的最強烈最普遍的體驗,如果藝術和道德相沖突,那就是道德需要被摒棄。
審美體驗的生命力是人類生活的首要目標。
如果藝術在道德上產生不良影響,那麼與藝術所能提供的最重要的經驗相比,它們並沒有什麼關係。
持有這種觀點的包括尼采,尼采認為:「我們軟弱無力的善惡社會觀念,及其對肉體和靈魂的極大支配,最終削弱了所有肉體和靈魂,並奪走了自力更生,獨立且不受偏見的人,強大的支柱 文明。」
解讀尼采的意思,大致是那些不能接受唯美主義藝術觀的人,他們大多受制於軟弱無力的黑白善惡觀,導致他們因為無法接受真實,無法承認人性的複雜,接納超出個人認知以外的觀點,從而讓自己更加軟弱。
這其實也是我長久以來持有的觀點,雖然我相信很多作品,確實很有衝擊力,甚至對於價值觀念尚不定性的青少年來說,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但是,如果他們能夠明白,任何作品都是提供一種看世界的視角,能夠不斷豐富自己的認知,扛過因為價值觀紊亂可能帶來的迷茫和崩潰,那麼,當他們能容納的複雜元素越多,並建立起自己內心的平衡和秩序後,他就變得更加強大了。
此處借用新褲子樂隊的一句歌詞就是:沒文化的人不會悲傷。
為什麼不會悲傷,因為他活得簡單,不會觸及深刻而危險的東西,但是簡單就好嗎?看你追求什麼吧,起初簡單或者愚昧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涉河而過的人,有被溺斃的危險,但趟過河的人有福了,因為大道至簡。
吸納的越多,越能容忍無序,最後,就頓悟了大簡之道,能夠融會貫通的處理事情,透徹清晰的看待人生,這就是讀書的意義。
任何藝術作品的存在,都是為了提供不同的認知視角,如果一個人,他僅僅因為一部作品,人生就陷入了萬劫不復,這意味著他在接觸這些作品之前,已經非常單薄孱弱了。
因此,他需要從很早開始,循序漸進的,在長者的引導之下,逐漸培養自己接納複雜的能力,哪怕這是痛苦的。
所以在作品上,我是唯美主義藝術觀的擁護者,但不代表我擁護私德很差的藝術家。
我倡導對藝術家多些包容,因為很多集大成的藝術家們,他們本身就是信奉唯美主義藝術觀,即藝術至高無上,神聖無比的,最終才能創作出劃時代的作品。
所以在涉及藝術家私人生活的問題上,比如居里夫人式的婚外情,畢加索的濫情,高更的德行有虧,我覺得這是他的個人自由,旁人不應過分干涉,應該給予他們自主選擇的空間。
但是,像金基德這樣涉及性騷擾,性侵,奈保爾這樣涉及家暴的,就無法原諒,為何呢,因為這不僅是私德問題,還是犯法問題。
法律,應該成為衡量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尺度,道德可以退後,因為道德本就沒有標準可循。
之後,就是我們本期讀書會,書友們分享的讀後感了,希望會拓展你對這部電影的認知,豐富你的觀影體驗。
書友【見澄】的回答:對於一部這樣高概念的電影,很難三言兩語去闡述導演的原意,觀眾也不過是在自己原有認知的基礎上,去挖掘。
片名《春夏秋冬又一春》本身就闡述了一個時間的輪迴,春是犯錯的預兆,夏是錯誤的開始,秋是愈發的執迷,冬是萬籟俱寂,春是新的輪迴。
立於池塘中央的佛堂,盪漾的池水,翠綠的山巒,導演故意設定一個極其美麗幽靜的環境,或許是為了反襯「惡」。我覺得影片有很強的性惡論偏向,惡的種子埋藏在每個人的心中,大惡小惡,幼童折磨小動物、女孩故意挑逗僧侶、男人殺妻、小到老僧用貓尾巴寫字。
惡太多了,人性之壞無處不在。
為了消滅「惡」,人類想了很多辦法,比如投身於宗教;可是,佛也好道也罷,真的能溶解惡,帶來內心的平靜嗎?
一個人就算每天吃齋唸佛,可是難保心術不端,我們拜佛無非是為了一己私慾:女孩和母親為了治病,男孩後來拜佛為了贖罪;連拜佛都是充滿目的性的,那麼信仰說到底究竟是什麼?男孩把佛像帶走、用冰雕佛、將佛像搬到山上,究竟在哪一刻,他從中得到平靜。
最後想回到電影本身談一談,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有些過度神話了,導演最後甚至親自上陣;或許是他想表達得太多,太多象徵、隱喻反而不盡人意。
但有一點,我認為金基德拍攝這部影片,不是想呼籲人們犯錯之後還能救贖,而是,他就是想呈現一種人性之惡。正視惡和慾望,在春夏秋冬中,在無數的輪迴中。
書友【林七夕】的回答:金基德得《春夏秋冬又一春》,或許是他最純淨的一部電影。過去金基德電影裡豔麗的慾望,和大膽的殘忍的元素,在這部電影裡幾乎是空缺的。
如同遠離塵世的那座只有一僧一侶的湖中小廟。慾望在人世間的每一處,而點綴在世間慾望最為稀薄的地方的時候,也變成了電影禪意開始的地方。
在廟宇中,似乎所有人都變得虔誠,而我們也必須承認在長久的乏味之下,虔誠中必然有一絲惺惺作假。
孩童是最天真的,也是最殘忍的,因為他不懂得慈悲,所可以殘忍捉弄動物。此中隱喻,我看的卻是宗教慈悲為懷的殘忍之處。因為選擇慈悲的前提是「已有所經歷」,已經歷過黑暗中的陰影。
重新回想這部電影,突然與我最近看的《德米安》中的某處相連線。在孩童時代到青年時代的接縫處,我們必經兩個世界,一面向善,一面有著孩童陌生的惡與欲。而人生之處,我們被美好、善意和慈愛教育,世界的另一半被隱瞞的密不透風,避而不談人性的慾望。有時候過於掩飾,反而變成一種欲蓋彌彰。
對於電影中的孩童來說,春天是潛藏的在慾望之下的嬉笑,那麼夏天裡,蓬勃的慾望終究將他吞噬,那是在春天的童年時期裡,接受到的教育與謊言。
在另一個層面上看,在佛教觀念的束縛之下,那個不被人言及的慾望,真的能被納入戒律之中嘛?電影中秋天裡的那一場世俗出走將會是最好的答案。
世間所有的罪惡慾念,都回歸心靈的自我救贖。即使是不染塵世,即使是從小耳濡目染「萬物皆空」,有些本能的慾望是不是就是必須去經歷?
悉達多即使悟性高天資聰穎,還是把最後的昇華放在世俗中去磨鍊。可想有些人生中得大事,都是要必須去經歷的。那些被壓制的,都會被掙脫。誰又知片中的老和尚是否也曾是凡夫俗子?經歷過錘鍊,收穫,解脫。人生就是往復迴圈的歷程。
不過,在所有關於生命輪迴的禪意電影中,即使會感到空前的孤獨感和敬畏。也必然記住,人生歷史長河之中,我們都是芸芸眾生。凡是有欲,皆有人,凡是孤獨,皆是饋贈。
書友【啊嗯】的回答:《春夏秋冬又一春》的故事線非常簡單,輪迴,不斷的迴圈與輪迴…小和尚的愛恨情仇,跟隨四季的變換。
春是人性的惡,夏是獸慾的萌發,秋是因果了結,冬是救贖與修行。又一春竟是殺戒的輪迴。人生旅程竟與師傅別無二致?
不入世,如何出世?萬物皆有輪迴,導演像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者…信仰人性本惡。
和尚身上的巨石,映造了人類普遍的命運,苦難降落在每個人身上,負重前行。影片富有深刻的禪意與哲思,人生的背後是沒有盡頭週期與迴圈。
影片簡潔有力,不嬌柔不造作點到為止,從旁觀者的角度觀看這部電影,非常美妙也非常痛苦,導演要我們切身的感受自己的人生,充滿普遍性的命題。
書友【靈兮】的回答:看完《春夏秋冬又一春》,想到是老子的那一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小和尚無知無畏,將魚,蛇和青蛙分別綁上石頭,結果魚和蛇都被重負拖死了,只有青蛙熬到了第二天被幡然醒悟的小和尚放了生。這一開篇似乎在暗喻人間的無常,我們每個人都揹負自己的慾望,弱的人不堪罪惡的重負會被毀滅,只有佛性強的人,才能歷經苦海勉強倖存。
冷眼旁觀的師傅跟沉默不語的佛像,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們從來都只是悲憫地注視,卻沒有阻止過悲劇的發生,但這種無為真的好嗎?相比起佛性的自悟,指點迷津才是好師傅嘛,否則修行為何?
劇中的一廟一船一山門,加上一片靜水很有禪意,老和尚唯一的一句臺詞是: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放棄一些我們喜歡的事,你喜歡的別人也的喜歡。
老和尚的謙讓和放棄讓人有些洩氣帶著消極虛無的色彩。抱著孩子的女人死在了廟前的冰河裡,一直用紫色的布遮擋住面孔,可能是無臉見人,也可能是代表著醜惡和罪行。
影片看下來,彷彿在說人性本惡,天網恢恢。
書友【】的回答:影片講述了一位隱居山林密谷中的僧人,在歷經不同時間維度的四季中發生的事後,從迷失到懺悔的成長曆程。
如沐暖陽的春,年紀尚小的僧人懵懂又好奇,天真且無知;生機勃勃的夏,滿身陽剛又缺少愛的僧人,按奈不住內心的慾望,選擇為愛痴狂;寒蟬悽切的秋,已是成年的僧人被曾經的慾望反噬,終究因愛生恨;萬物凋零的冬,步入中年的僧人重返故地,開始無盡的懺悔。
短短的四季被金基德演繹成一段關於愛的完整生命歷程,而這又何嘗不是普通人一生的真實濃縮?
從沒有是非分辨能力的孩童,到慾望纏身、敢作敢為的青年,再到幡然醒悟卻也只剩遺憾的中年,愛是如論如何也繞不開的話題。
我們會篤定自己的選擇,也會為愛失去理智;我們會做對一些事,也會做錯一些事;直到為愛付出慘痛代價的那一刻,我們又會懊悔、救贖。
人性是非黑即白的,我愛你,卻也可以殺了你。在影片的最後,金基德以一個重蹈覆轍的春來收尾,或許就是讓人們達到對這種非黑即白的釋懷,即不論你的懺悔有多麼真摯,俗世是一趟非走不可的彎路,因為被佔有慾充斥的人性是相通的。
只不過我還是想說,一切失去理智和初心的愛都只是慾望的化身,因為真正的愛是一片天空,不是一間牢籠。
書友【黑三】的回答:金基德曾說過:人生對於我來說,是害我,害他和被害。這句話符合他在這部電影中鋪墊的底色:人生從惡向善,救己,贖生。
師父說出了核心緣由:你喜歡的,別人也喜歡。人生的惡究其根本,就是佔有與搶奪。
整部影片圍繞著糾纏展開。從捆綁小動物開始,小和尚與人生就開始了纏繞。破壞、佔有、嫉妒、殺害、逃避、伏法、迴歸。直到這裡,他看到的仍然只有自己,修行,也只朝向自己的心。
當看到昔日愛人的屍體那一刻,他才終於醒悟到過去的自己對別人的捆綁,就像小時候給青蛙綁上石頭。那一次,他又背起了石頭,向世事道別,也是對愛人進行追渡。
就像那時揹著石頭去給小動物解綁一樣。這是最後一次贖生救已。糾纏自此解開,而人生在這一刻,終於靜了下來。
書友【莊莊】的回答:看了《春夏秋冬又一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頭腦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好像明白了,又在下一刻覺得它有另一層含義,猜測在不斷建立的過程中又分崩離析。
到現在為止,我仍然不能解讀出所有的含義。我在時間流轉裡,見證了人性與慾望的交織,也成功地被導演所塑造的世界震撼。
人總是複雜的,小和尚追求他的愛情,卻又不捨過往,最終帶著佛像離開;他既為情不得終而憤怒「傷」人,犯下大罪,又在佛前懺悔,刻往生咒到天明。
人性本複雜,人性本如此。正如小和尚與女孩的事被撞破時,老和尚面無表情地對驚慌失措的他說這不過人之常情。我以為那是氣憤後的失望與歷經世事後的淡然,現在想想,老和尚看小和尚又何嘗不是在看「年輕時的自己」。
到後來,小和尚成了老和尚,廟裡也多了個小孩子,好像又開始了一個新的輪迴,到這時,我才明白影名的含義。生命會消失,時間會流逝,像老和尚在小和尚刻完往生咒被抓走,為過錯贖罪後在船上自焚,像回家的小和尚發現原來早已物是人非......
不變的,是人性,是慾望,是向前的歷史,是輪轉的季節。
又是太陽昇起,又是一個老和尚帶著一個小和尚,又是一年的春天。
書友【劉亦舟】的回答:看完這部電影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個人若是做了錯事,在以後的人生中都會有一個包袱,即便進行贖罪,也很難減輕心中的罪惡感。
就像影片中的小和尚一樣,因為自己的頑皮搗蛋,就把魚、蛙和蛇都套上一塊石頭,結果讓魚和蛇在第二天就死掉了,這成了小和尚一生都過不去的坎。
雖然在影片最後這位小和尚自己揹著一個大石頭,抱著一尊佛像爬上山頂以此來贖罪。但我想,就算做的再多,恐怕也很難減輕心中的罪惡了吧,畢竟,那已成無法挽回的事實,其實都只不過是對自己的安慰罷了。
影片中最高潮的部分應該是夏與秋了,主人公也是從夏的火熱轉為秋的悲涼。在小和尚偷吃禁果被師傅發現後,師傅已經警告過小和尚,淫慾會變為佔有慾,而佔有慾會招來殺身之禍。
但小和尚不聽勸,結果正好應了師傅的話,小和尚在夏與秋的轉變中,心境由衝動,渴望變為憤怒與不甘,那把手中的蛇形屠刀,就像曾經他害死的那條小蛇一樣,悄悄蜿蜒進入他的內心,嚼食他的心靈,最終由於師傅的點化,才慢慢放下手中屠刀。
影片中還有很多細節與亮點,比如在屋子內只有一扇門,來作為臥室與廳堂的分隔,在屋子外也只有一扇門,來作為外界與屋子的分隔。每一扇門都不是防人,而是警世,門的外面,就是世俗.小和尚禁不住情慾的誘惑,為自己打開了心門,走向了世俗。
又如老和尚在徒弟被警察帶走後,他依依不捨地望著在水中飄著的小船,眼中充滿無奈,其實從老和尚停止船的遊動,以及屋子在水中的移動,已經可以看出老和尚是有功力的,可以說已經修成佛了。
但最後居然選擇了自殺,不知道是因為他徒弟終究沒能逃過這樣的宿命而悲哀,還是因為人終究不能擺脫人性的七情六慾而難過,即使是他這樣的已經「成佛」的人也不能徹底擺脫,所以選擇自殺來求得解脫,而後由船底下游出來的小蛇,我想可能就是老和尚的轉世。
而後又是一個輪迴......其實人性就像是基因的詛咒,無論輪迴多少次都擺脫不了,刻在每一代人的基因裡。
書友【普緒克】的回答:人性本惡,電影中的小和尚在捉弄動物尋求快樂,他並不知道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會讓其他動物失去生命。他在接受師傅懲罰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錯誤,並留下悔恨的眼淚。
又是一年的春天,新來的小和尚也做出了這一舉動,他的行為更加殘忍,連挽救被他殘害動物的生命機會都沒有。他們都是隨著天性而來,並不知道過多的對錯是非,只是單純覺得好玩快樂罷了。
但,這就是我們人類的劣根性,天性好玩,性情兇殘。越是沒有受過教化的人,他的劣根性便是紮在骨子裡的難以揪出,他的言行可能受著天性的支配。
所以無論做出多少出格的事情、惡劣的言行,他心中都沒有任何的懺悔和不安,這是最可怕的。
書友【立冬】的回答:佛家常說的輪迴,其實有個字首,「六道」。六道,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此六道中輪迴,是六惡道。
佛學另外還有四善道,阿羅漢、辟支佛、菩薩、佛。此為四善道,只有成佛,才是最終的圓滿,所謂涅槃也。業力帶著我們輪迴。我們所做的事,埋一個因。緣成熟了,便結果。
影片中最開始,小和尚給動物們幫上繩子。等到他出獄回到廟,自己綁著石塊,捧著菩薩像,走過凍冰的湖面,涉過冰冷的湖水,爬過岩石——他曾經傷害過的魚、青蛙和蛇的地方,直到最頂峰,安置菩薩像,合掌打坐。
這大概是現世報,因果輪迴。
在我看來,影片的種種,表現了人性中對貪嗔的失控。我們在貪慾,在嗔恨面前,是如此的無力。
書友【夢玖】的回答:我覺得《春夏秋冬又一春》是對生命的救贖與輪迴的反映和慾望的反映。
第一點:體現了荀子的性惡論,人生來就不是善良的,需要後天的完善和改變。
小和尚在春天用石頭綁在魚、青蛙和蛇的身上,導致它們最終死亡。秋天的時候他殺妻,在影末的時候主人公用拖著石頭,拿著佛像,從山底到山頂,為自己犯的錯進行贖罪,救贖自己。
來年春天,小和尚又犯著同樣的錯……人性的惡,世代輪迴著。
第二點:體現了佛家思想,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蒙面女子在拋棄了自己的孩子,準備走的時候掉進了河裡,不得善終。還有就是老和尚心中有佛,即使佛像不在了,老和尚依舊能夠修心,小和尚就不一樣了,他追尋女子的時候卻帶著雞和佛像,也許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心中無佛,便只能帶著佛像求得安慰。
第三點:慾望。在夏天的時候,成年和尚看到兩隻蛇在交配,春心萌動,見了前來養病的女子後,魂不守舍,情難自持。女子離開後,又去追尋女子的腳步,即便最後刑滿歸來,見到蒙面女子又想揭開面紗,無不是對慾望的反映。
但人生是一個犯錯改正的過程,世間的一些規律和道理,是需要我們自己覺到,悟到的,縱使釋迦牟尼也無法使他的弟子成為佛。
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影片中的小和尚一樣幸運,能夠走到覺悟的冬季,大多數人只是停留在不能自控的夏季,或者苦不堪言的秋季而已。
以上就是本期讀書會精選的書友分享,再次感謝本期參與的所有書友。
文 | 讀書會觀點集合
圖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