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養花人,對塔莎奶奶都不陌生,
她在10平方公里的荒地上,建了農家和穀倉,改造了花園、菜地和池塘,
時至今日,依然是不少人羨慕追逐的夢想。
本文的主人公阿莫莎就是其中一位。
她有一個藏在心裡很久的夢,就是打造一個融入自然的童話花園。
所以,阿莫莎決定辭職,回到老家建設花園,
把自己的田園生活,打造成了一副濃墨重彩的油畫!
老家的房子,已經多年不住,走近了滿眼都是破敗不堪。
屋子裡光線昏暗,臥室和餐廳貼的木板也脫落了,
看起來特別蕭條。
阿莫莎首先就是修葺老房子。
將天花板和牆壁上破了的木頭都拆掉,把整個房子內部清空。
再簡單刷一遍白牆,地上鋪地板革,換幾個暖色系的燈,牆上掛喜歡的畫,溫馨的感覺立馬就來了。
變化最大的是廚房,之前裸露的水泥牆面都不見了,搭上木架子,把不用的容器收納起來,再擺上喜歡的花花草草,感覺每天做飯都是一種享受。
房屋簡單佈置後,重頭戲的花園改造來了!
首先是房屋四周的雜草全都清理掉,再用鋤頭一點點敲碎板結的土壤,多翻幾次土,讓土壤疏鬆一些。
其次,門前的小空地,可以用磚頭搭建一個小花牆,將硬實的土壤翻一翻,再撒上花種子。
幾個月後,門前開滿了花海。
院子周圍老舊的籬笆也要拆掉,重新用木頭搭建了新籬笆,裝上柵欄,整個花園的雛形初現了。
阿莫莎並不是專業的園藝人,所以她在網上買了很多種花的書籍,開始學著養花。
像是繡球之類的大型花,都是直接買成品苗。把木籬笆牆根下的土刨松,撒點多菌靈殺菌,種上一排買來的小繡球,當年就能看到漂亮的花。
阿莫莎還在院子裡修了一條花境,四周砌上花壇和水苔,古文裡的曲徑通幽處,也不過如此吧?
冬天的山上堆了很多雜草,阿莫莎廢物利用,將雜草堆起來漚肥,腐熟幾個月後,扒開就是黑黝黝的營養土!
撒在刨開的園土上,或者當做移栽的土壤,鬆軟透氣,不怕板結!
除了家裡的水電和燈具安裝,以及部分牆體改換是找人幫忙外,
老宅其他部分,和整個花園的改造,
都是阿莫莎一個人完成的,所以這足足花了她3年的時間。
3年的時間裡,小院的花草也在不斷添置,月季、繡球、洋甘菊、水仙、大麗花、鬱金香、鼠尾草…每個季節都有屬於自己的花卉,一年四季花開不斷!
洋甘菊和金雞菊撒下種子,開成了一片花海,微風吹過,泛起陣陣漣漪。
4月末的芍藥怒放,開滿了整個山谷。
夏天的傍晚,摘一大束向日葵回家插花,感覺置身梵高畫中的田園風光。
秋天的菊花盛開,她就挎著籃子去採花,感受一把採菊東籬下的悠然自得。
山裡的生活,並不是跟外界與世隔絕。
阿莫莎住的地方,水、電、網路全都有,附近還有集市和村子,生活比較方便,
不過自從來到這裡,她的飲食開始跟大山息息相關。
芍藥開花的時候,摘一捧回去做鮮花餅,再來一份回味無窮的香椿炒雞蛋;
山裡的露天草莓,摘一籃子做果酒,美食和鮮花同樣不可辜負。
山裡摘的西梅吃不完,可以用烤箱烘乾,製作成西梅乾,咬一口口舌生津。
山林裡藏著一棵千年銀杏樹,去樹下撿一籃子銀杏果,回家洗乾淨剝開外皮,做一份美味的白果燉雞,秋天特滋補!
深秋的柿子掛滿了枝頭,足足摘了好幾筐。
吃不完的柿子切成小塊,放在瓦罐裡密封一個冬天,等來年春天倒出來,就變成柿子醋了!
剩下的柿子也可以削皮,再用棉線穿起來,掛在門口,讓它自然風乾成柿餅。
大雪來臨的冬天,整個花園銀裝素裹,去院子裡挖點乾淨的雪烹茶,再配上幾塊柿餅,紅泥小火爐的韻味,一下子把人拉到了古代。
阿莫莎的田園小日子,就這麼不緊不慢地過著,
養花、種菜、做飯,春去秋來,平淡又充實。
阿莫莎的影片釋出後,很多人質疑她,是不是擺拍,是不是在模仿李子柒?
其實,她的影片根本沒有什麼專業團隊,都是自己裝一個腳手架拍攝,有時候妹妹也會幫忙,所以她的影片大部分都是一鏡到底,觀賞性可能沒那麼強,但是足夠真誠。
凡是看過影片的人都會發現,李子柒的生活是一首田園詩,而阿莫莎的生活,則是濃墨重彩的法國油畫,二者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為了避免外人打擾,阿莫莎根本沒有告訴任何人她的地址,就連省份我們也不清楚。
就像她自己說的,為了像塔莎奶奶一樣,打造一個童話花園,就算只有一個人,也要像一支隊伍,付出再多也是心甘情願的。
對她而言,隱居深山,從來不是孤獨的,她常常望著一朵白雲發呆,看著一株小花出神,森林、山川、花兒、自然和陽光,都給了她力量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