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三胎的話題,今年炒的很熱。
前段時間,任澤平發了一份報告,其中提到: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2.6%,總人口突破14億,根據趨勢估計中國人口將在“十四五”時期進入負增長。
他認為:之前放開“單獨”二孩和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效果均不及預期,一孩和二孩出生數減幅均較2018年明顯收窄,2016-2019年,一孩出生人口從981萬降至593萬。
連一孩都不生,二孩三孩就無從談起,後續生育形勢嚴峻。
因此,任澤平建議:先放開三孩,既符合民意、給予家庭更大的生育自主權,也可緩解保守派對全面放開生育導致人口暴增的擔心。
除了任澤平,還有梁建章、馬光遠等多個人口專家、經濟學家建議放開生育,這麼多學者異口同聲的呼籲生三胎,是2020年非常有趣的現象。
除了以上這些專家,社科院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中。
12月21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2021年《社會藍皮書》釋出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在北京舉行。
藍皮書分析稱,最近十幾年來,幾乎所有大型抽樣調查資料都顯示,中國社會的生育意願偏低。人口生產的特殊性在於其生產週期較長,影響因素較多。
有鑑於這樣的嚴峻形勢,“十四五”期間,要加大人口政策調整力度,進一步放開生育限制,制定有效鼓勵和激勵生育的社會政策,不斷降低生育、養育、教育子女的家庭成本,逐步打造生育友好型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
“十四五”是2021-2025年,按社科院藍皮書的結論,未來5年應該放開生育,至少應該放開“生三胎”。
為什麼“多生孩子”的呼聲突然高漲起來了?
這是有背景的:老齡化進一步加速,提振生育率勢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從四個經濟大省的老齡化程度來看,呈現出由北向南逐漸遞減的趨勢,即山東高於江蘇,江蘇高於浙江,浙江高於廣東的格局。在第四經濟大省浙江,去年65歲人口占比首次突破14%,進入到深度老齡化階段。
另一份資料也可以佐證老齡化深化的現狀,近日釋出的《2020年江蘇省老齡事業發展報告》顯示:江蘇人口老齡化程度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列全國第三。
截至2019年末,江蘇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834.16萬人,江蘇老年人口占比達23.32%,預計到2025年比重將超27%。
也就是說,無論是京滬,還是山東、浙江、江蘇,這些全國GDP總量靠前的地區,全都進入深度的老齡化!
一邊是年輕人不愛生,另一邊是老齡化愈演愈烈,問題出在哪?
藍白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養孩子的“相對成本”變高了。
什麼叫相對成本?
我們這一代80後或70後,小時候基本處於“散養狀態”,家家戶戶都一樣,進城、買房、買車的人很少。回想20年前的農村,人口流動非常少,出去見過世面的人也不多,印象中攀比、虛榮、排場很少,鄉里的中小學絲毫不用愁生源的問題。
現在呢?
房子、車子、旅遊、下館子,但每天一睜眼,房貸、車貸、消費貸、輔導班、奶粉錢,又讓人絲毫不敢鬆懈。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當所有人都是一個起跑線,養孩子的“門檻”很低,當你身邊的人都傾盡全力把孩子培養成“牛娃”,無形中抬高生孩子的“相對成本”,使更多低收入者、年輕人對生孩子這件事望而卻步。
東興證券研究所釋出的報告顯示,根據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釋出的《中國教育財政家庭調查》,學前和基礎教育階段全國家庭生均教育支出負擔率(指每生每年教育支出佔家庭總消費支出的比例)為13.2%。
其中,普通高中生均家庭教育負擔率達到26.7%;另外,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家庭校外教育支出比例較高,約達到家庭教育支出的1/3。
輔導班還在其次,最關鍵的隱性成本是“房價”。
沒錯,每次談到生育,房價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根據葛玉好等(2019)關於房價對家庭生育決策影響的實證結果,房價每上漲1000 元,生育一孩的機率將降低1.8%-2.9%,生育二孩的機率將降低2.4%-8.8%。
而在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商品房均價達到9878元,房改20年,均價漲了5倍以上,翻10倍的城市也不在少數。
過去20年,是生育率不斷下滑的20年,也是樓市規模大幅擴張的20年,我們的房地產年均銷售面積已經達到17億平米,每年銷售額高達16萬億。
一句話:“房子越多,孩子越少”。
如果僅僅只是放開三胎,未來5年逐步放開生育政策,還遠遠不夠,正如社科院藍皮書裡提到的:不斷降低生育、養育、教育子女的家庭成本,逐步打造生育友好型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
比如,加大生育補貼、延長產假及育兒假期、完善女性就業環境和托幼服務體系、加大稅收優惠、醫療補貼,打消低收入者生孩子增加經濟負擔的顧慮。
最重要的,是房地產行業迴歸理性。
前天藍白的文章裡提到,年末召開的高層經濟會議,就專門點出了樓市的發展方向: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
以前大家買房,看重的是“產權”,哪怕買來了房子不住,也不出租,但產權一定要屬於自己,潛意識中就含有未來“獲利變現”的動機和念頭。
但房住不炒的理念,重點在於一個“住”字。
大家都有住的地方,也許是保障房,也許是公租房,也許是老舊小區的“舊改房”,也許是長租公寓,產權不一定是自己的,可租戶和有房族享有平等的教育和醫療等權利。
當“多校劃片”,“六年一學位”,租賃房入學“零門檻”這些政策開始落地,年輕人不怕生孩子會帶來負擔,從搖籃到入學,有補貼、有假期、有優惠,租房也可以讓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會因為租客的身份受到任何“隱性歧視”,再配合放開三胎的政策,到那時,生育率必然會提升,老齡化自然能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