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很多年前,一位名叫馬爾姆奎斯特的歐洲學者,偶然間獲得一次前往中國四川調查方言的機會。在中國他給自己起了一箇中文名字“馬可汗”,但當地人對他說:“在這裡叫‘可汗’可不行,叫‘悅然’吧。”

自那天起,這個瑞典青年,便成了“馬悅然”。

馬悅然(Goran Malmqvist)先生生前照片

今天要哀悼的這位學者的名字叫馬悅然,在這樣一個儒雅傳統、風度翩翩的名字背後,其主人卻是一位典型的北歐人。

馬悅然(Goran Malmqvist)先生是著名漢學家、瑞典漢學研究者,翻譯家;歷任瑞典文學院院士和歐洲漢學協會會長,是諾貝爾文學獎十八位終身評委之一。

這是一位引領著中國文學走向世界併為之“築橋”的人。

因林語堂結緣中文,隨名師入漢語世界

馬悅然出生於1924年6月6日出生於瑞典南部的林雪平,這裡是瑞典著名的“大學城”之一。

在忙於準備拉丁文考試時,伯母把林語堂先生的英語散文集《生活的藝術》拿給了他,就此打開了馬悅然先生的中文殿堂的大門。

1946年,馬悅然進入斯德哥爾摩大學,跟隨著名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學習古代漢語和中國音韻學。一句漢語都不會說的他,從《左傳》入門,開始學習漢語。他跟隨漢學家高本漢學習兩年中文後,便能夠閱讀《左傳》《莊子》《詩經》。

馬悅然漢語一入門便是中國古典文學的標高

後來,他對中國古代典籍的譯註和評介幾乎遍及中國整個古代的各個時期和所有的文類。

讓我們來粗淺地窺探一下馬悅然先生的中文學術水準,以下所列的文獻皆是馬悅然先生的研究成果——

《論〈左傳〉中“其”字的不同功用和意義》

《〈西遊記〉中疑問句結構的責任形式》

《論先漢及漢代文字中“嫌”字的語義》

《四川方言造句結構的限制形式》、《中國現代派詩歌的誕生》

《論漢代以前和漢代文獻中詞素(嫌)的意義》

很難相信這些學術著作竟然是一位北歐人所寫,這種造詣水準可能很多中國學子都難以到達。馬悅然先生不僅中文學術造詣深厚,連風趣方式也很“中國化”。

當馬悅然以諾貝爾文學獎評委身份多次造訪中國時,他受訪最多的問題之一,依舊是“為什麼喜愛中國文學”。

“我的同胞八世紀披著熊皮在樹林裡過著野蠻生活時,唐朝的詩人正在創作律詩和絕句啊!”馬悅然這樣回答。馬悅然先生還頗有風趣地說——

“我願意跟李白擺龍門陣或跟稼軒居士乾杯酒,我可以到書房去找他們。”

細數馬悅然先生的生平,其對於中文的熱愛和貢獻程度讓人動容淚下。

眾所周知,在歷史上中國文學家沈從文曾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肩而過。

在那次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中,只有馬悅然懂漢語,也只有他對中國作家情有獨鍾。1988年,諾貝爾文學獎就要頒給沈從文了,卻不幸得來了沈從文的死訊。

視沈從文為偶像的馬悅然試圖說服其他評委破例把獎授予死去的人,在多次勸說無效後,64歲的馬悅然哭著走出了會議室。

馬悅然先生非常喜歡讀莫言的小說,他諾獎評委會的授獎詞中稱莫言的作品“用幻覺的現實主義,結合民間、歷史與當代”(馬悅然現場口譯)。

他說在莫言的作品中能看到福克納和馬爾克斯的影子,同時強調:“但莫言講故事的能力主要是從中國古代講故事的人那裡學來的。”

馬悅然先生稱中國為自己的第二個祖國

馬悅然引用瑞典文學院前任常務祕書的話說:“世界文學是什麼呢?世界文學是翻譯,沒有翻譯就沒有世界文學。”

於是乎,馬悅然身體力行地踐行著他對於文學的理念,他精心譯註《公羊傳》與《穀梁傳》這兩種典籍,並作出了基本的學術判斷。

他把中國古典小說《水滸》、《西遊記》譯成瑞典文,譯註了辛棄疾所填的十三闋《沁園春》。並大量翻譯了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優秀作品,有《毛澤東詩詞全集》、沈從文的《邊城》、《從文自傳》,以及張賢亮的小說《綠化樹》、以及高行健的小說戲劇集以及長篇小說《靈山》,另外他還翻譯了聞一多、卞之琳、郭沫若和艾青的許多詩歌。

難怪有人評價說,馬悅然先生是中國作家的伯樂。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出席曹乃謙作品籤售會

從古漢語語法和音韻分析到四川方言調查,從中國古典小說的翻譯到當代朦朧詩的譯介,他的學術研究涉獵了中國語言學與中國文學的眾多領域。

他不僅繼承了西方漢學前輩審慎嚴謹的治學方法,並且改變了瑞典乃至歐洲漢學研究獨尊先秦的學術傳統,帶頭將歐洲的漢學研究重點拓展到中國現、當代文學和社會文化領域,使當代漢學研究在西方世界得到了光大和發展。

他一生都在致力於提升中國文學在國際上的地位。

當地時間2019年10月17日,馬悅然去世,享年95歲。

編者後記——

編者讀過一本書,是斯蒂芬·茨威格寫的《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書裡記錄下關於人類歷史程序中,在那些重要轉折點裡出現的“偉大的普通人”,是這些人促進了某些歷史時刻的發生。認為馬悅然先生也可以被稱作“繁星”,其溘然長逝是整個人類的損失,但幸好,這些文明之火從未曾停熄,還將會充滿魅力地薰陶著後繼之人。

一位歐洲學者對中國古典文化“狂熱如此”,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尊重和喜愛我們老祖先留下的精粹呢?

參考文獻:

《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去世,生前評價批評者不懂莫言》——新京報

《北歐人馬悅然:為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築橋”的人》——新華社

(其餘生平資料皆整合於網路)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18家牛肉工廠對華出口獲准!兩個歐洲國家迎來機遇,澳企苦苦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