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辦公室媽媽推薦我看了一組短片——趙薇導演的《聽見她說》。
每一個短片,都不長,20多分鐘,透過一個人的獨白,講述不同年齡段女人的故事。
這些故事裡,有成長的痛楚,有對自己容貌的焦慮,也有人到中年,面對生活的困境和重生。每個故事都讓我們清楚地看到:
一個人成長中的缺失和遺憾,怎樣影響著他以後的生活。
走過30歲的而立之年,少年、青年時代的迷茫和痛楚,還依稀記得。
如今,在養育兩個女兒的的過程中,也看到過太多孩子、太多人,因為“走錯路”,生活過的不幸福,不順暢。
這部《聽見她說》的短片,正是用旁人的眼光視角,剖開了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什麼最不能丟,什麼最該抓住。
我覺得,無論是成人,還是我們育兒的過程,看到它,都能從中得到不一樣的啟示。
01
每天花兩小時三十七分化妝的女孩
缺失的,不止是自信
第一個短片《魔鏡》,講述的是一個看上去陽光時尚的女孩,卻每天有著“病態”的化妝經歷和心理衝突。
女孩每天必不可少的重要事,就是花2小時37分鐘化妝。
可她化妝,不是為了把自己修飾得更得體,而是為了掩蓋“缺點”。
她稱自己是“醜陋基因的集大成者”,認為臉寬、鼻子塌、小腿粗、頭髮稀疏等容貌特質,都是自己致命的缺點。
為此,她每天用近乎病態的執著,去“化妝”。
除了化妝,女孩還深諳很多搭配法則:“黑色讓鼻子顯得挺拔;紅色可以讓下頜線更清晰;鮮豔的顏色能轉移人的注意力……”
把生命中大量的時間,拿來用在掩蓋外貌“瑕疵”上,只為博得別人的讚美和認同,女孩的行為,看得人心酸。
誰能想到,表面那麼青春靚麗的女孩,實際上,對自己容貌卻是那麼的不自信。
那些看起來精緻、時尚的妝容,不過是她來用來給自己打氣,企圖讓自己自信的武器。
為了更自信,女孩還四處尋求整容方法。
直到一個整形醫生對她說了這樣幾句話:
“你長得很漂亮啊,內雙很有特點;鼻子雖然不高,但挺俏皮;嘴唇也不薄,襯臉型剛剛好……”
聽到這幾句話,女孩大哭起來。雖然她依然不信自己很美。可她終於意識到,過分重視外貌,正是因為自己內心能量不足。
小時候,我們聽過太多的“不要”“不好”“不行”“別這樣”“別那樣”,可卻很少聽到肯定我們作為一個個體,那些獨一無二的,值得欣賞的地方。
那些長期不被肯定的孩子,長久以來,其實一直揹負著不自信的壓力。長大後,他們會用各種看似可笑的行為,去找存在感、去證明自己。
有的缺失,甚至能上升到人格,跟隨孩子一輩子。
著名心理學家張德芬常說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說的是,所有外在的行為,其實都是一個人內心投射的結果。
極度想要得到外界的認同,不過是內心沒有認可自己。
可見,關注孩子內心成長,幫孩子建立人格自信,是一件跟關注他們身體健康同等重要的事。
而無論育兒育女,還是父母的自我成長,我們都要記住,不去輕易,因為一件事,一句話,就全盤否定自己,否定孩子。
我們不完美,但這沒關係。因為,獨一無二才珍貴。
一個人,只有深度認可了自己,心裡才有力量。學習、工作、事業上才能源源不斷的“用力”,讓我們迎來新的自信。
生命的平和喜悅,就來自這表面波瀾不驚,內心總有新力量冒出來的狀態。
02
人生沒有標準“活法”
套子下的孩子,得不到幸福
幾個短片中,最觸動我的,是《重塑》。
大多數人的中年危機,來自職場壓力、教育重擔或養老責任。
可《重塑》裡這個女人的中年危機,卻來自老公出軌,她丟了家庭、丟了孩子撫養權,人到中年,孓然一身還要重新來過。
可細看她從小到大的“標準人生”,似乎又看到了某種“淵源”:
小時候,她喜歡瘋跑、爬樹,可父母說那不是女孩該乾的事,不能那麼野;
長大後她想學地質,父母說那沒用,不安穩,她就在父親指定的大學讀書,畢業做了會計;婚育年齡,已經變的溫順、明理的她,在母親期待下,嫁了一個不夠愛,但誠懇可靠的男人;
婚後,在丈夫的要求下,她“懂事”地辭了馬上要升職的工作,專心照顧家庭;
就連丈夫出軌、離婚後,她都在通情達理、體面的“標準活法”下,被要求不能撒潑,不能哭鬧……
太過標準的人生,束縛了她的想法和個性,把她變成了一個好女兒、好妻子、好媽媽、好前妻……卻唯獨沒有她自己。
人到中年回頭看,卻發現前半生,她活了一場寂寞。所有的活法,都是她作為工具人,在替別人活……
知乎曾有個話題:“人到底是為了什麼活著呢?”
高贊回答是社會學家李銀河。
她說:“人活著,最值得追求的目標來自三方面:物質生活、人際關係和精神生活。”
大多數人,能關注到物質生活,也能關注到人際關係,可唯獨會忽略精神的感受。
而恰恰是精神的“存在感”,才讓我們體驗到了真正活著的意義。
一個孩子的成長也類似,真真正正地為自己的感受而存在,那才是活過,才會讓一個生命,鮮活而有創造力。
太過刻板的人生,很難生出幸福。。
而無論男孩女孩,他們需要的,是底線教育,而不是各種世俗觀念的約束。
03
女孩痛訴“母女連體”
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愛自己
短片《許願》,講述了一個女孩從原生家庭裡帶來的痛。
26的小雨,沒有朋友,沒有戀人,沒有個人空間。這一切都源於媽媽的“愛”。
媽媽懷孕小雨時,小雨爸爸出軌了。從此,媽媽的生命裡,只剩了小雨一個人。
她獨霸小雨,不許小雨見爸爸及爺爺奶奶;
她不再信任任何人,自己不談“朋友”,還偷偷趕走了小雨的男友;
她給小雨同學零花錢,請她們監視小雨;
甚至她自己想不開,也曾嘗試帶小雨一起死……
太盛的愛,全方位的控制,只讓小雨覺得窒息。
26歲的生日那天,小雨許下的願望竟是“寧願自己從沒來到這個世界上!”
短片的視角,是一個孩子對母親的痛斥。
站在母親的角度看,一定也有千言萬語的委屈和不甘:
“我搭上了後半生,付出了一生的心血,卻換來你“寧願沒出生”的生日願望?”
發人深思的兩代人的悲哀,促使每個為人父母者去反思:
親子之間,怎樣的關係和界限,才是真愛?
這讓我想起美國富豪、把私人載人火箭發射上天的馬斯克。
他也是在單親家庭里長大的。
當時馬斯克的媽媽要一人養3個孩子,但她很清晰地明確了自己的職責:
撫養孩子,愛自己。
馬斯克的母親,從事模特本職工作、同時打4份工,50歲,孩子們基本獨立了,她又去辦模特學校,學習營養師,把自己的生活經營的風生水起。
榜樣+支援的育兒模式,讓她的三個孩子,都在各自領域,獲得了巨大成功。
馬斯克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母親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都來自於她的影響。”
不控制、不拖累、不負累,兩代人,是兩類見識過不同世界的個體。
我給你保護、經驗、眼界、引領;你給我奮鬥的力量和勇氣。
親子關係的融洽和滋養,其實也來自於欣賞和互補。尊重,是最能讓我們做到欣賞、引領孩子的基礎。
有尊重,就能看到界限;有尊重,就會懂得自省;有尊重,也會贏得互相尊重。
04
3個短片,描繪了3種不那麼幸福的人生。
仔細對比又會發現,這3種人生裡,都缺了一種通識,那就是:“愛自己”。
在傳統的教育和文化中,我們更提倡“和”,提倡犧牲和付出。
可看完這個短片,我想說,無論我們自己的人生,還是教育孩子,請記得:
愛自己多點,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值得最好的。
愛自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珍視自己的想法感受,並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
當一個人,勇敢為自己的想法而活,他會勇敢、自由、自信無畏,這樣的孩子,這樣的人生,不僅美,且幸福,少有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