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 張現水
我是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小時候的農村,不僅物質生活比較艱辛,文化生活也是相當的匱乏,表現之一就是那時的孩子幾乎無課外書可讀。
當時,村裡(那時叫大隊)沒有圖書室,學校也沒有借書處(圖書館這個詞不敢想象),鄉鎮(公社)倒是有新華書店,但是人們一般很少邁進那個門檻。原因嘛不言而喻,人們當然是要先滿足自己基本的物質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只好暫時地往後放一放。我們小孩子近乎唯一的課外讀物,就是連環畫小人書。不過,連環畫也不是那麼能容易看到的,如果有誰哪一天弄到了一本連環畫(哪怕是已經看過多遍的),那他一定會成為那天小夥伴們的中心,被小夥伴們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的,不論他走到哪裡屁股後頭總會跟著一幫人。連環畫圖文並茂,很能啟迪想象的空間,這大概是小夥伴們喜歡、追逐的原因。大約是上三四年級的時候,爺爺帶我去公社趕集,在新華書店給我買了一本《智取威虎山》,讓我也幸福風光了好幾天。那時真的不知道有什麼古典名著、名家名作,更遑論世界名著,但是我們看過連環畫版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和高爾基的《童年》《我的大學》《在人間》,也算是“讀”了世界名著吧。
值得慶幸是,我有一個私人小書箱,裡面藏著父親上學用過的教材,有數理化,也有《文學》《自然》等。數理化看不懂,《文學》《自然》卻很是喜歡。只是因為在那個年代,不知道那些書允不允許看,怕殃及他人,因此只能小心翼翼地自己或與本家的兄弟們偷著看。這兩本課本中都有不少插圖,特別是《自然》,插圖不是動物就是植物,記得好多都是非洲的動植物,這些當然都從未見過,因此讀起來真有些愛不釋手。《文學》中有許多引人入勝的篇章,比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岳飛槍挑小梁王》《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多收了三五斗》《駱駝祥子》(節選)等等,至今還記得。除此之外,記得其中還有古詩詞和謎語。古詩詞只記住了白居易的《望江南》三首,其中“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一句,被我引用到作文之中,受到了老師的表揚。謎語只記得其中的兩個了,一個是“一邊綠,一邊紅。一邊喜雨,一邊喜風。喜風的怕水,喜雨的怕蟲”,打一字。一個是“圓石磐磐而不顛,路途遙遙而不遠,雷聲隆隆而不雨,雪花飄飄而不寒”,打一種勞動。
閱讀漫無目標也漫無選擇,不拘什麼內容,撈著啥就讀啥,有些飢不擇食的樣子。有一次突然發現姥姥家裡多了一本小書,小書肯定是剛弄來的,因為姥姥家不知道被我翻箱倒櫃了多少遍。小書名為《明天的金屬》,是一本科普性質的小冊子。其中以漫畫的形式介紹了金屬鈦,說它既比鋼鐵輕,又比鋼鐵堅固,還不怕火燒,不怕酸鹼腐蝕。那時還沒有學化學,頭腦中沒有元素的概念,只是覺得鈦這“傢伙”了不起。
另外,有兩樁閱讀也印象深刻。一樁也是三四年級的時候,父親探家時給我帶來了一本新買的《新華字典》,是袖珍字典,藍色的塑膠皮。父親很快教會了我拼音和部首兩種查字法,給我打開了另一扇視窗。中午和晚上放學後,我都習慣地躺在床上隨意翻看一陣子,說不定會被哪個字、哪個詞所吸引住,有時家人喊著吃飯都不捨得放下。另一樁約是四五年級的時候,本家的哥哥也不知道從哪裡弄來了一本《水滸傳》,前無封面,後無封底,還是繁體字的豎排版。哥哥知道我喜歡,就很慷慨地把它送給了我,這本書一直陪伴了我好幾年。儘管很多繁體字不認識,但我連猜帶蒙帶查字典地不知道讀了多少遍,再加上後來批宋江時對照著新版本《水滸傳》又“複習”了幾遍,《水滸傳》的故事情節算是比較清楚,一百單八將是什麼星、什麼綽號,都能背下來,他們在我腦海中的形象也栩栩如生。
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想想當年的閱讀,一不是為了提高寫作能力,二不是為了提高考試成績(那時社會早就給我們做好了職業生涯規劃:初中畢業後當社員,不分成績好壞,都是這個結果),閱讀不帶有任何的功利性。閱讀只為高興,只為看一看,在那偏僻鄉村之外,世界是個什麼樣子。因為沒有“任務指標”,閱讀也就變得輕鬆愉快沒壓力。由此看來,快樂其實並不複雜,簡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