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降臨,北方有不吃餃子凍掉耳朵一說,而以鼩鼱為代表的部分哺乳動物不需“吃餃子”,它們有獨特的技巧應對嚴冬——顱腦與重要臟器的體積在冬天縮小高達20%,這被科學家稱為戴耐爾現象。大腦是代謝最旺盛也是可塑性最高的器官之一,這兩個屬性決定了腦的結構和功能必須不停地適應機體代謝水平的變化,才能提升動物生存機會,常見的變化包括季節性冬眠、遷徙和交配等行為。
戴耐爾現象是其中最令人驚奇的,在這樣極端的情況下,鼩鼱的大腦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研究員 Robert Naumann帶領團隊,聯合來自德國、以色列的科學家,深入研究了鼩鼱科小臭鼩腦結構和功能季節性的變化,解釋了冬季動物體感皮層中更多神經元被觸覺訊號抑制的實驗現象,從而揭示小臭鼩冬季捕獵時對獵物選擇“飢不擇食”的自然現象的神經機制。
該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並被選為封面文章。
解碼神奇的戴耐爾現象
小臭鼩是最小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