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的起源
當地球經歷過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後,時間進入到三疊紀時期,地球上的生物,也都普遍朝著更加高階的方向進化,比方說原始爬行動物在這個階段,成功蛻變演化成三大分支,分別進化成了恐龍、鳥類和哺乳動物。
如果說這其中最不可思議的,就是鳥類的誕生了。因為在原始鳥類出現之前,地球上除了昆蟲,鮮少會有動物會飛,看到這裡,可能一些朋友會說,翼龍不是也會飛嗎?其實翼龍並不是鳥類,它也不屬於恐龍,它屬於一種特殊進化的爬行動物,而且在原始鳥類出現後,翼龍和原始鳥類還有過一段殘酷的競爭期。
對於古生物學家們來說,地球上最成熟的脊椎動物群就是鳥類了,截止到目前,地球上已知的鳥類超過了一萬種,從古至今,也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因為很多人嚮往自由的時候,都會說如果自己擁有翅膀就好了。
那麼,你知道鳥類的起源是什麼嗎?這裡就需要從“初鳥類”開始說起來了。當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後的第二年,德國發現了一個可能擁有飛行能力的鳥類化石,這就是被熟知的始祖鳥,它距今大約有1.5億年的歷史。
不過,有趣的是,如今雖然200多年過去了,但是始祖鳥究竟是不是鳥類,以及它究竟會不會飛,仍然在國際上爭議不斷。
1920年,在我國北京西山,也發現了一個和始祖鳥類似的遠古生物化石,它被取名為髫髻山組,來自侏羅紀中期,從時間上來看,髫髻山組來自於1.6億年之前,比始祖鳥還要早1000萬年,這也再次讓鳥類的起源撲朔迷離。
現代研究認為,鳥類應該是起源於獸腳類動物,有一種說法認為,鳥類起源於“小盜龍”,不過,由於小盜龍出現的時間是白堊紀早期,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始祖鳥還是髫髻山組,都並不是鳥類的祖先。
小盜龍和原始鳥類有哪些相似之處呢?它們是一種小型的樹棲獸腳類恐龍,除了沒有進化出翅膀之外,它們的尾巴、身體結構,包括身上也都長滿了羽毛,這些特徵都讓它們和鳥類非常相似。
古生物學家認為,早期的鳥類或許也是某種樹棲動物,它們學習飛行,也是從滑翔開始的,這一點,其實和蝙蝠、鼯鼠(小飛鼠)等一些會飛的哺乳動物類似。
鳥類是如何學會飛行的?
研究認為,從最古老的鳥類祖先出現,一直到它們擁有了翅膀、佔領了天空、侵佔了翼龍的地盤,足足經過了數百萬年的時間。
透過化石研究,古生物學家發現,鳥類的骨骼組成和脊椎動物是相同的,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它們的前肢變成了翅膀。
當然,這個過程也並不容易,因為鳥類如果想要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它們就需要讓自己變得很輕,同時翅膀上豐富的羽毛,也是它們飛行的根本。
在飛行的過程中,它們的胸肌也需要非常強大,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可以煽動翅膀,否則,鳥類如果沒有強大的推動力做支撐,也是根本沒有辦法飛起來的,或者是沒有辦法進行長時間的飛行。
研究發現,鳥類雖小,但是身體重量的五分之一都是胸肌,這也說明了胸肌的重要性。同時,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鳥類的骨骼也變得越來越輕,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會減少自己飛行的阻力。
不得不說,鳥類的出現,是地球生物演化過程中的奇蹟之一,特別是在後來漫長的演化中,一些擁有翅膀會飛行的鳥類,甚至還重新放棄翅膀返回陸地,這也是令人非常驚訝的,比方說鴕鳥、企鵝等。
至於原因,古生物學家認為,也都與地球氣候環境變化有關,這種變化也說明,在地球生物演化的過程中,氣候環境一直都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希望未來伴隨著更多的化石出土,古生物學家們可以為我們還原出鳥類誕生、演化的真相,讓我們徹底瞭解這種神奇的生物是如何擁有翅膀、學會飛行的,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