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作為科幻迷,《三體》三部曲,值得精讀。作者劉慈欣在《三體》末日之戰中描述的戰鬥場景,充滿著奇異色彩,讓人大開眼界,不得不佩服一個理工男的冷酷。

按照人類對戰爭的想象,太空戰,怎麼著也得鐳射亂掃、導彈亂飛、爆幾顆核彈、搞點反物質什麼的吧,怎麼著也要“尊重”對手,咱們拉開架勢幹一場。聽上去頗有點春秋時期的風格。

原本設想,這場戰鬥,可能耗時幾個月,甚至是幾年,沒想到,末日戰鬥竟然是按照秒來計算的,連敵人的面都瞧不見。

水滴,基礎物理的明珠

如果說量子態的質子超距糾纏讓我們已經窺探了技術的神奇,當看到水滴的時候,我們只能夠拜服了,就連書中的資深物理學家丁儀教授,一大把年紀了,也會從內心產生深深的震撼,並最終發出了:“毀滅你,與你何干!”的感慨。

這個看起來卡車大小的物體,也就6-7噸重,所有的尺寸恰到好處,完美符合數學模型中的各種曲線平滑連線,關鍵是,按照人類的基礎科學知識,完全找不到任何可以理解的突破口。

從丁儀的話中可以體會到,當一個文明的技術水準遠超對方的時候,送來的一個小小使者,是如此地唯美,體現了一種技術層次的高傲,實際也是對人類整體的蔑視。

打個比方,如同現代人去攻擊5萬年前的原始人,先送過去一架載有機關槍的無人機,就是這種效果。實際上,水滴的震撼要比原始人看到無人機要大得多。

軍事戰略中,有一種偽裝叫做“能而示之不能”,三體人做到了,送來一個看似人畜無害的東西,配合著跋涉過程中的稀稀拉拉的三體艦隊,人類真的就被迷惑住了,有點古代兵法中“增兵減灶”的意思。

水滴的攻擊,一種物理學上面的唯美摧毀

1000萬倍電子隧道掃描下面表現出來的無比光滑的外表,把鋼鐵戰艦當作豆腐撞開的無比堅硬的外殼,無與倫比的銳角反向加速,這就是科技代差的力量展示。

這是一次讓整個人類都感到絕望的屠殺,一枚小小的水滴,體量還不如一艘恆星級戰艦的十萬分之一,攻擊方式簡單粗暴:撞擊!

一切取決於速度!整個攻擊過程不超過45分鐘,近2000艘戰艦,就化為熔融的金屬,飄蕩在將近1000萬公里的太空當中。他們當中絕大部分人死得根本沒有痛楚,瞬間被自己戰艦的核聚變光輝給氣化了。

除了“青銅時代號”和“量子號”兩艘戰艦因為提前進入深海狀態,且處於攻擊對角,僥倖逃脫外,其餘全軍覆沒。乾淨利落,彩!

這場失敗固然有人類傲慢的成分,更重要的是人類世界對三體文明的單向透明,畢竟太陽系活躍著至少30個“智子”,人類的一切生產建造活動,都是現場直播。在戰艦建造的時候,三體人已經掌握了戰艦的所有結構,水滴每一次都準確地撞到了聚變核反應堆。根本就是按圖索驥,而不是指哪打哪的問題。

核聚變反應堆是人類最高科技代表,地球上的任何物質在這樣的高溫面前都要被氣化掉,只能夠透過磁場約束,而水滴能夠毫髮無損地穿過去,這該是一種怎樣的高傲和蔑視。

這樣多的戰艦,如果按照戰鬥佇列,梯次分佈,可能水滴花幾天也無法剿殺完畢,後面看得出來,水滴的能量是有限的。

然而人類卻擺了一個最愚蠢的佇列,完全不理會基本的軍事原則。

為什麼水滴不用最佳攻擊模式

不過村姑倒是對水滴的攻擊順序產生了質疑,按理說,人類的2000艘戰艦,排成緻密的100x20矩陣,平均間隔只有20公里,水滴的攻擊速度在30-50公里/秒,當時戰艦的主發動機是關閉狀態,以水滴的攻擊速度和角度,應該是按照先外圍,後中間的策略,才能夠保證一舉殲滅,根本就不可能有一艘漏網。

按照上面的攻擊方式,四周開花,形成的金屬射流,可以完全包圍所有的戰艦,如同夜空中一個巨大的回紋錦緞圖案,處於最中間的幾艘戰艦,甚至不需勞動水滴的大駕,自己就會被金屬射流洞穿或者被其它戰艦給撞飛掉。

可能大劉不忍心這樣寫,故而採取了逐行消除的方式,為人類文明留下一點念想吧。

文明的代差

由此我們能夠想到,在技術代差的情況下,打擊敵人的方式一般是出乎意料的,好在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的技術差距只有幾百年,碰到後來的歌者文明,他們連親自駕駛飛船過來看看的興趣都沒有,直接就傳送過來一張“小紙條”,把人類想象力封印了,直接把太陽系拍扁。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數學概念能夠這樣完美地被用作“攻擊武器”,咱們的劉慈欣先生想到了。

到了《三體·死神得永生》這一部,最後出現的大神級文明,他們都不屑攻擊歌者、邊緣世界、歸零者之類的文明瞭,我們難以想象他們動怒的時候,是不是會把銀河系捲成煎餅卷大蔥給吞了。

小村姑由此體會到,原來,高科技發展到最後,打擊方式越來越簡單……

這是不是另一種傲慢呢?

總結: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們地球上的新冠疫情正在肆虐,第一波還沒結束,第三波又開始從英國發端,人類在抗擊病毒面前,表現出來的一盤散沙狀態,令人不齒。這個時候如果來一支外星戰艦分隊,躲在木星軌道,只要傳送少許新的病毒,就可以完全消滅掉所有的人類,壓根不需要動用什麼物理的武器系統。

哈哈,不管怎麼樣,人類作為一個銀河系原生草根文明,必須正視自己的存在,儘快發展科技事業,凝聚全人類的意志與生產力,爭取早日進入星辰大海,不至於被動挨打,當然,跑出去被人家一棍子撂倒,也是有很大機率的。

11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美國在阿富汗曾遭到重創,20名官兵被槍擊,似乎有俄羅斯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