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選戰後,本屆美國總統選舉總算是塵埃落定了。但即便如此,特朗普依舊沒有認輸,反而在最後的任期內瘋狂針對中國。尤其是在12月18日這一天,特朗普政府更是兩次對中企下狠手,行動已多次加碼。
公告聲稱,這些行動包括在中國境內“侵犯人權”;支援南海島礁“軍事化”以及“在南海非法的海洋權益主張”;購買原產於美國的產品以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案,以及參與竊取美國貿易機密。最後一項的制裁物件既有實體,也包括個人。
除此之外,據英國路透社19日訊息,在18日當天,美國總統特朗普還簽署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限制中企在美上市。報道稱,這是特朗普下月離任前,共和黨人威脅中國的又一工具。今年5月,上述法案曾於美國國會參議院獲得透過,12月2日,美國眾議院透過該法案。該法案規定,如果外國公司連續三年未能透過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將被禁止在美國任何交易所上市。不少分析稱,該法案可能阻止一些中資企業在美國交易所掛牌上市,除非他們遵守美國的審計標準。
對於特朗普政府近期針對中國企業的錯誤舉動,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早已有言在先。華春瑩本月3日表示,美方做法是對中國企業政治打壓的又一個具體行動,也是美方打壓遏制中國發展的又一個具體表現。中方始終認為,在資本市場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有關各方開誠佈公地就加強跨境監管合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等議題加強對話與合作才是解決問題的正道。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做法。該案如最終成法,將嚴重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最終將損害美資本市場國際地位,損害美自身利益。希望美方認清形勢,為外國企業在美投資經營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而不是設定層層障礙。中方當然會採取必要措施維護自身正當、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