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恐龍在人們的印象之中是一種長得像蜥蜴的冷血動物。

而實際上,這是人們對早期恐龍特徵的呆板看法。

早期恐龍特徵

長毛的“蜥蜴”

而實際上,恐龍在經歷了億萬年的發展。

也在環境的特變下,漸漸長出了毛髮。

比如,考古學家們就發現,白堊紀晚期的恐龍化石上就存在大量毛髮等特徵。

於是,曾經冷血的霸王龍,此刻似乎就真的有點辣眼睛:

長毛髮的霸王龍模型

當然,這些恐龍們不僅長毛髮,細心的網友也能發現它們額頭那“黃黃”的東西。

實際上,這是某些色素細胞。

它可能與恐龍進行交配時的某種資訊特徵。

所以,原本光禿禿的恐龍,到了距離它們快“消失”時,就變成了下面這種模樣:

兩隻腳行走,前肢變的更短,全身長毛,額頭上還有黃色的冠子。

放眼望去,此時的恐龍與其說是像爬行類的蜥蜴,倒不如說是更像鳥。

而科學家們也確實在考古學上找到了根據。

始祖鳥就是一種恐龍。

雞的祖先是恐龍

這下大跌人們的眼睛,如果說鳥類是由恐龍演變過來,那麼雞也屬於鳥類。

於是一想到雞是由恐龍變過來的,這畫面感似乎就有點“不淡定”了。

但是,這確實是有充分根據的,比如雞的祖先在歷史上確實有著“恐龍”的基本特質。

下圖就是雞的祖先的模型圖。

雞的祖先

兩條粗壯有力、可站立行走和奔跑的腿。

還有那水平伸展的尾部,這儼然就是個恐龍。

只不過曾經令人膽寒的粗壯大腿,現在讓人看了居然會“流口水”!

當然,可能你還是很難接受雞和恐龍有著深切聯絡。

不過不要緊,看完下圖你就會打消這種顧慮。

象鳥:17世紀還活著的“恐龍”

在還沒有全球殖民之前,人們對舊大陸的認識還停在很侷限的層面。

可是當人們走進了新世界,他們與其說是探險者,還不如說是破壞者。

比如,曾經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就曾經生活著一種大型鳥類。

它高約3米多,重達700公斤,儼然是個龐然大物。

幾個世紀以來,它們的存在就像民間傳說一樣。

馬可·波羅(Marco Polo)提到早在13世紀的東方旅行時就聽說過有關它們的故事。

在17世紀,法國馬達加斯加殖民地長官Étiennede Flacourt就提到:

“一隻大鳥在周圍困擾著人們,它們像鴕鳥一樣產卵,這些地方的人們可能不會接受它。”

象鳥作為本土物種,是真正的“原住民”。

當然,外來者卻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這片領地的所有者。

大小比較:象鳥,鴕鳥,人和雞

脆弱的象鳥最終被外來者的殖民活動所侵擾,它們失去了生活的領地。

整個19世紀,歐洲旅行者們來到馬達加斯加之後,四處可以在看到了巨大的卵和卵殼。

而實際上,那時象鳥可能早已滅絕200年了。

現在考古學家們,根據化石標本(一根碎裂的象鳥股骨)推算出這隻大鳥重達730千克。

但有的象鳥體重可能會高達860千克。

有記載顯示,殖民者們會獵食該鳥,並吃掉它們的卵。

大小比較:象鳥蛋和雞蛋

19世紀的歐洲探險者們,會看到當地人會用象鳥的蛋殼當作碗。

總之,人類捕殺象鳥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但是,是否由於人類直接獵殺導致象鳥滅絕的,學術界還有爭論。

比如,有另一派學者就認為,是因為殖民者們帶來的家禽造成了某種鳥類疾病導致它們滅絕的。

本身而言,當時的全球環境變化,可能就已經改變了象鳥的棲息地,進而導致它們的種群減少。

而當人類到達馬達加斯加時,已經有越來越少的象鳥在為應對氣候變化而掙扎。

最終它們消失在地球上。

現代人一睹大型“恐龍”的願望被落空了!

1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美國國會達成9千億美元刺激法案,拜登對兩黨中間派合作表示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