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年輕人’的錢,禁不得花。”
常聽到奶奶對著我們的大包小裹唸叨。
當聲嘶力竭的電視購物變成了直播帶貨,討價還價變成了某拼軟體裡的“幫砍一刀”;
那些只花兩塊錢,填滿衣兜的日子,去哪了呢?
從花頭繩到指甲刀、紋身貼到玩具槍……
千禧年前的市井記憶,兩元店,一定劃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和打著“十元”招牌,實則很多東西都要19.9元、29.9元,甚至更貴的商店不同。
“兩元店”裡面的東西,是貨真價實的兩元。
兩元店的大字牌匾,全中國都一樣 /《兩元店,也是有歷史的喔!》
別無二致的招牌下,店鋪老闆的脾性也都大同小異。
大一點的店面,老闆往往仗著經濟實惠,表現得極為精明、利索。
腰包跨身上,眼神銳利盯著往來顧客,倚著門框吆喝:
別問價了!全部都兩塊!
全部兩塊,再問三塊 /《兩元店老闆:別問了,我好累》
另一種老闆或因店面狹小,無需操心,而頗具佛系姿態。
他們雷打不動坐在收銀臺前,笑眯眯清點人們購置的單品,送客迎人。
店裡商品也如兩元店老闆的性格,實誠而赤裸。
在這裡,各種便宜實惠的鍋碗瓢盆,堆成小山,幫助過日子的人精打細算。
《還記得當年遍佈宜城大街小巷的2元店嗎?》
小小一盆的塑膠假花,略顯粗製,卻足夠滿足老人的歡心。
花是假的,裝點的好心情是真的 / 《兩元店 | “白菜價”逛超市,80後的童年記憶》
大爺大媽們日常用的遮陽帽,兩塊錢一頂。
《還記得當年遍佈宜城大街小巷的2元店嗎?》
鐵皮青蛙、玻璃彈珠、橡皮泥、溜溜球……
年紀還小的小孩會在架子旁哭哭啼啼,不肯走開,直到選到心儀的玩具。
被媽媽牽走後,這裡變成了小朋友們日思夜想的異託邦。
《還記得當年遍佈宜城大街小巷的2元店嗎?》
家長裡短的小故事,給了兩元店蒸騰的煙火氣。
便宜、實用、價效比高,是兩元店的致勝法寶。
而每家兩元店,無一例外會裝備一個立體聲、全環繞的大喇叭。
每逢開店,直白又刺耳的聲響穿透一整條街,直到夜晚打烊。
“走過路過別錯過,全場2元。”
“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叫賣聲猶如魔音穿耳,誘惑街坊鄰里,忍不住進去瞅一瞅、看一看。
有人說,路過泡泡瑪特,看到店裡人流熙攘,會忍不住回想,自己也會買泡泡糖集貼紙、拆《神奇寶貝》卡片袋。
買盲盒的,和當年兩元小攤收集卡片的,也許是同一群人。
那些拆乾脆面收集碎片,只為拿去和小夥伴炫耀的孩子,也長大了。
沒太多零花錢的日子,你是否挽著玩伴的手,像尋寶一樣,逛過街邊小攤、去過“哎呀呀”飾品店?
孩子們零花錢不多,但每到放學都會約著玩伴衝進隔壁小店,手裡攥著幾枚硬幣、或幾張小面額紙鈔,勾肩搭背地蒐羅一番。
吃的、喝的、玩的通通滿足。
多少男孩揹著媽媽,偷偷攢錢買下兩塊錢一把的“長虹劍” / 微博@向上娛樂
每逢節假,女孩們絕不閒著,口袋裡裝著平時偷攢的零花錢,拉著小姐妹的手穿梭在“中華田園精品小店”。
走進花花綠綠的店鋪,就好像發現了一處尋寶地,在裡面待上許久,總能淘到滿足少女心的物件。
兩塊錢能買到什麼呢?
大概是《一起來看流星雨》的貼紙、“泡沫之夏”指甲刀,一大捆彩色橡皮筋。
把貼紙瘋狂貼滿筆記本 / 微博@奧利奧的梨奧
站在掛滿小飾品的牆面前,挑挑選選,顏色鮮豔的髮卡,頭繩,各種款式的項鍊、戒指,互相給對方搭配,在鏡子前照了又照。
每個90女孩的審美必經之路——熒光發繩 / 淘寶網
《放羊的星星》開播,跑去小店買“仲夏夜之星”手鍊,彷彿自己也成為劇中的女主角。
兩塊錢的“寶物靈石”,戴在手腕上舍不得摘,女孩們把自己裝扮成“歡天喜地七仙女”的模樣。
戴上靈石手鍊,就是班級裡最靚的崽 / 微博@向上娛樂
友情從兩元店開始,對長大的盼望,也從那時開始。
口紅、唇膏、香水、眉筆、眼影……兩元店的化妝品,是少女第一份綺夢 / 小紅書@橙子
慢慢地,她們不再只把目光放在飾品上,開始在兩元店裡尋找更多可能性。
杯子、鑰匙扣、梳子、毛巾、牙籤、垃圾桶……
店裡也不再只有同齡的女孩們,大人們也開始走進店裡開始買一些實用的小物件。
從踏進店門的那一刻開始,那些玲琅滿目的貨品,顏色各異,功能齊全的小玩意兒們便在不經意間填滿了你我的童年記憶角落。
再後來,兩元店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一點點消失。
銷量的不如人意,貧瘠的現金流,難以支援市場的進一步擴充套件,兩元店在城市中節節敗退。
平價超市的爆發式擴張、人們對商品質量意識提高、電商的普及、地段租金的昂貴……合力把兩元店打入夾縫裡。
比起更注重消費服務與體驗的大城市,陳列混亂,貨品包裝粗糙的兩元店失去了追求高品質高體驗的城市消費者主體。
小成本“廉價貨”逐漸退出大城,紮根三四線不知名小鎮。
在小鎮,兩元店是購物天堂 / 小紅書@橙子
談起這些的時候,總少不了一些懷舊和傷感的氣息。
價錢翻了五倍的兩元店 / 微博@請賜給我個小房子
時代也許淘汰了它,卻從未把它遺忘。
有些事物逐漸模糊,隨著時間的流逝,沒了蹤跡,可當與之有關的點滴重逢時,往昔的記憶,會一瞬間被喚起。
兩元店淡出大眾視線,但只是換了種方式陪伴在人們身邊。
——遍地開花的精品店。
青春時代的網紅“哎哎呀”並沒有徹底告別商業舞臺,哎呀呀的老闆後來開始轉型,探索零售的更多功能,向著更齊全的精品雜貨經營線前進。
名創優品應運而生。
曾經身處鬧市,遍佈街巷的兩元店搖身一變,帶著更簡約精緻的logo標誌入駐各大商圈,“倉儲式”購物情結,更加深入人心。
名創優品的logo眼熟嗎?如果店鋪的陳列與無印良品,優衣庫放一起,大家是否能一眼辨別?/ 視覺中國
商品也不再是兩塊錢或者幾塊錢,價格也逐漸變成5元的倍數或以9結尾的單價。
店內不僅僅可以找到女孩們熱衷淘寶的精美小飾品。
零食,美妝,家居用品等,型別多樣,轉型後也並非只是N元店的升級版,而是像更加廣闊的地方駛去。
別具風格地詮釋了消費升級後的新零售業——雜而精 / 視覺中國
無論踏入的是哪間店面,人們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埋身於兩元店內堆積如山的貨物堆內挑選。
入店面的一刻起,會提上一個小籃子,方便、精準、快捷。
昔日放學後揹著書包,穿梭在巷子裡、天橋上兩元店的少男少女,也許就是在休息日攜著好友,沉迷於玲琅滿目貨櫃的購物狂人。
過去,在學校旁邊的小賣部裡買五毛一包的辣條,現在在淘寶買五塊錢一大袋的衛龍。
曾經,在兩元店裡仔細淘出印著自己喜歡的明星頭像的手鍊,如今,人們會拐進十元店裡買一包好用的卸妝棉。
小孩子會變成大人,那份對倉儲式小物的迷戀卻不變。
也許還記得用零花錢淘到第一件小物件後的滿足,也許那裡藏著一段珍貴友情的開端,也許是多年後還留存在抽屜裡的美好回憶。
每個成年人的抽屜裡,藏了多少兒時的秘密? / 微博@一個沒有感情的實驗機器
正如知乎上,有人回憶起家鄉的小店:
“紅的,藍的,綠的,黃的……雜七雜八的小東西擺斂著,都兩三塊錢。
裹上一層塑膠包裝紙,燈光一照,亮晶晶的。”
那是孩童初探世界時,眼裡斑駁、雜亂又質樸的色彩。
也藏著消費主義鼓吹的物慾外,另一種熱氣騰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