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莫言(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十年前在東亞文學論壇上的演講。在他看來,貪慾是這個世界所有問題的根源。凡事總有限度,一旦過度必受懲罰,這是樸素的人生哲學,也是自然界諸多事物的規律。在疫情肆虐全球的今天,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以下為演講全文節選:
人類社會鬧鬧哄哄,亂七八糟,燈紅酒綠,聲色犬馬,看上去無比複雜,但認真一想,也不過是貧困者追求富貴,富貴者追求享樂和刺激——基本上就是這麼一點事兒。
司馬遷說過:“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孔子說過:“富與貴,人之所欲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老百姓說:“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時至今日,聖人2000多年前的教導,早已變成了老百姓的常識。但現實中,用不正當方式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當方式致富但沒受到懲罰的人也比比皆是,雖然痛罵著那些用不正當方式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機會也會那樣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這就是所謂的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人類的慾望是填不滿的黑洞。漁夫的老婆起初的慾望只是想要一隻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後,她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要當貴婦人,當了貴婦人,她又要當女皇,當上了女皇,她又要當海上的女霸王,讓那條能滿足她慾望的金魚做她的奴僕,這就越過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過大,必然爆破。凡事總有限度,一旦過度,必受懲罰,這是樸素的人生哲學,也是自然界諸多事物的規律。
人有“放下”的智慧嗎?有的人有,有的人沒有;有的人有的時候有,有的人有的時候沒有;有的人能抵擋金錢的誘惑但未必能抵擋美女的誘惑;有的人能抵擋金錢美女的誘惑,但未必能抵擋權力的誘惑。人總是會有一些捨不得放下的東西,這就是人的弱點,也是人的豐富性所在。
毫無疑問,貧富與慾望,依然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類痛苦或歡樂的根源。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有了巨大改善,但人們的幸福感卻沒有多大提高。因為財富分配不公,少數人利用不正當的手段致富導致的貧富懸殊已成為影響社會安定的主要原因。而那些非法致富的暴發戶們的驕奢淫逸、張牙舞爪又引起了下層百姓的仇視,以致形成了一種強烈的仇富心理。而富豪與權勢的勾結又製造出種種惡政和冤案,這就使老百姓在仇富之外又加上一種仇官心理。
一百多年前,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曾提出科技救國的口號;三十多年前,中國的政治家提出科技興國的口號。但時至今日,我感到人類面臨著的最大危險,就是日益先進的科技與日益膨脹的人類貪慾的結合。在人類貪婪慾望的刺激下,科技的發展已經背離了為人的健康需求服務的正常軌道,而是在利潤的驅動下瘋狂發展以滿足人類的——其實是少數富貴者的病態需求。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的文學其實擔當著重大責任:
我們要用作品告訴人們,尤其是那些用不正當手段獲得了財富和權勢的富貴者們,他們是罪人,神靈是不會保佑他們的。
我們要用我們的作品告訴那些虛偽的政治家們,所謂的國家利益並不是至高無上的,真正至高無上的是人類的長遠利益。
我們要用作品告訴那些有一千條裙子、一萬雙鞋子的女人們,她們是有罪的;我們要用作品告訴那些有十幾輛豪華轎車的男人們,他們是有罪的;我們要告訴那些置買了私人飛機、遊艇的人,他們是有罪的,儘管在這個世界上有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但他們的為所欲為是對人類的犯罪,即便他們的錢是用合法手段掙來的。
我們應該用我們的文學作品向人們傳達許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蓋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如果房子蓋了不住,那房子就不是房子。我們要讓人們記起來,在人類沒有發明空調之前,熱死的人並不比現在多;在人類沒有發明電燈前,近視眼遠比現在要少;在沒有電視前,人們的業餘時間照樣很豐富;有了網路後,人們的頭腦裡並沒有比從前儲存更多的有用資訊;沒有網路前,傻瓜似乎比現在更少。
我們要透過作品告訴人們,在資本、貪慾、權勢刺激下的科學的病態發展,已使人類生活喪失了許多情趣且充滿了危機。
我們要用文學作品告訴人們,維持人類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質是空氣、陽光、食物和水,其它的都是奢侈品。人類的好日子已經不多了。當人們在沙漠中時,就會明白水和食物比黃金和鑽石更珍貴;當地震和海嘯發生時,人們才會明白,無論多麼豪華的別墅和公館,在大自然的巨掌裡都是一團泥巴;當人類把地球折騰得不適合居住時,那時什麼國家、民族、政黨、股票,都變得毫無意義,當然,文學也毫無意義。
我們的文學真能使人類的貪慾,尤其是國家的貪慾有所收斂嗎?結論是悲觀的。儘管結論是悲觀的,但我們不能放棄努力。
因為,這不僅是救他人,也是救自己。
好書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