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好看的港片越來越少,讓人一度很回味曾經的經典老片,這是一部講述一筆意外之財突然降臨,改變了兩個沒有任何關聯的人的故事。
除了劇情吸引力之外,很多社會現實也被體現了出來,現代法制社會,香港黑幫的窮困潦倒,
銀行改革,曾經的鐵飯碗職位也面臨著銷售業績壓力,普通人買房的壓力等等。
小何是一家銀行的基金客戶經理,以前她只是一名櫃員,每天按時上下班,沒有壓力,但隨著銀行的改革,她不得不也要做起了基金股票投資的銷售,每個月面對巨大的業績指標。眼看這個月就快要結束,經理開了一個部門會議,緊張的氛圍,咄咄逼人的口吻,彷彿一切都是針對小何,業績表上她的排名是最後一名,經理點名了所有人,或誇獎或激勵,唯獨沒有提到她,還讓她下班之後到她辦公室去一下。
這似乎預示著,她可能要被開除了,焦慮的她回到了自己的小卡位,開始瘋狂的打電話,挖掘著潛在客戶。但幾通電話下來,沒有一個客戶考慮買基金,還被各種不耐煩,羞辱了一番。電話營銷是很普遍的一種銷售方式,但往往這種方式是最容易摧毀人的意志力,不斷的被結束通話,拒絕,偶爾一絲絲的希望都要再次追著繼續打。
小何的心態崩了,但她還在堅持著,因為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收入,那她該怎樣生活下去。
小何有著一位老客戶,是一個趁人之危放貸款收高息的老頭原叔,他每次都會在小何這裡提取現金,儘管他戶頭裡有大筆存款,但他非常摳門,旅遊都要報幾百塊的團,還到處揩油,小何也向他推銷過自己的基金,但這個老頭精明的很,不會投資任何有風險是事情。
這天,原叔找小何提取了1000萬,但接連線了幾個電話後,改為只提走500萬,剩下的500萬他放在了小何那,等下次過來再補辦入賬手續,急匆匆的走了。
影片講述到這裡,沒有任何波瀾,只是感慨小人物的生活不易,但接下來原叔之死,
迎來了這個故事的轉折點。
原叔提著錢來到了地下停車場,被等候在那裡的尋仇的人打了一拳,兩人在打鬥中都死了,而這時500萬被早就藏在車後排的小混混阿豹拿走了。
這類老奸巨猾,令人討厭的人有很多,但他們大多卻很富有,在這部電影裡,導演讓他最後死於非命,留下的錢卻改變了底層人的命運。
小混混阿豹是一個講義氣重情義的黑社會,他追隨大哥多年,隨著黑社會越來越敗落,窮的連收廢品的都不如,他依然沒有離開。為什麼他會出現在這個停車場,而且剛好在原叔的車內?這就又引出了另外一個線索人物。
阿豹的兄弟阿華因為在巴士站鬧事,被送進了警察局,擔保他出來需要大筆錢,他想到了找以前同門兄弟但是做物流發達了的阿龍借錢,以為是做物流發了的阿龍,原來做的是股票生意。
阿龍幫著救出了阿華,也打算帶著阿豹一起發財,阿豹剛開始苦心鑽研即遇股災,當晚,股市就經歷了大跌,阿龍輸掉鉅款,兩人只得想到向放貸款的原叔假意借款,實則搶劫。
就在他在地下停車場等候原叔的時候,突然冒出來了另一個復仇的人,提前和原叔打鬥了起來,阿豹坐收了漁翁之利,拿著500萬跑了。
阿豹拿到錢,按照阿龍的吩咐買了股票,結果本來大跌的股票,突然反彈,他賺的盆滿缽滿。
而另一邊,隨著原叔的死,還有500萬在小何那裡的事情就沒有人知道,她偷偷藏起了錢,下班之後把辭職信丟在了經理身上,昂首闊步的走出了銀行。
看似沒有關聯的兩人,因為原叔而有了關聯,也改變了命運。
開放式的結局,讓人會自發聯想後續的劇情,警察是否調查出真相,亦或者底層的小人物終於迎來了老天的眷顧。
平淡無奇,沒有大場面,大製作,大技術含量,卻讓人看的直呼過癮,內心戲,反轉戲,都反應了人內心的渴望,灰色基調劇情式的發展,讓整個電影的氛圍,層次感更加增強,給人更好的帶入感。
《奪命金》這部電影是影帝劉青雲,導演杜琪峰的一大作品,各類小人物為生活所奔波,太過真實,讓人看完久久不能平靜。
好啦,我是小十七,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