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有一個非常經典的說法:“世界上的錢在美國人的口袋裡,而美國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猶太人是公認的最有錢的民族,猶太人擁有如此大的成就,最主要的是他們從小時候起,就從父母那裡學會了用知識和智慧賺錢的本領。

猶太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最慘烈的當屬二戰,有600萬猶太人被納粹屠殺,可謂是一場種族滅頂之災,猶太人經歷了殺戮、羞辱和財產被洗劫一空的窘境。在災難面前,猶太人懂得,什麼都可能失去,只有智慧是屬於自己的。

猶太人在艱難困苦的生活中,提煉出了運用智慧擺脫困境獲取成功的法寶,因此,猶太人對智慧的渴求,遠遠高於物質,猶太人堅信,智慧可以創造一切財富。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擁有智慧的人?猶太人認為勤奮學習是獲取智慧的最佳途徑,因此,猶太人會想盡一切辦法喚起孩子對智慧的渴求。

在猶太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負責啟蒙教育的媽媽們幾乎都要問孩子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燒了,你的財產被搶光了,那麼你將帶著什麼東西逃命?”孩子們小,自然會想到帶著錢以及值錢的東西出逃,媽媽們會告訴孩子:“你要帶走的不是金錢不是鑽石,而是智慧,只有你的智慧是任何人也不能搶走的。”

愛因斯坦就是一位典型的在一無所有時,憑藉智慧獲取成就的人。愛因斯坦是一位出生在德國的猶太人,他1921年獲得諾貝爾諾貝兒物理獎,1933年,被德國納粹查抄了在柏林的寓所,被沒收了全部財產,並被懸賞十萬馬克索取他的人頭,得知訊息的愛因斯坦便加入了美國國籍,在美國一直從事科學研究,直至1955年去世。愛因斯坦因為成就卓著,成為即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世紀偉人”。

愛因斯坦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智慧的人即使失去一切,仍然可以依靠智慧重新獲得一切。

肯於學習,善於學習是猶太人開啟財富與成功之門的金鑰匙。猶太人在孩子稍微懂事的時候,就會在《聖經》上滴上蜂蜜,叫孩子去親吻聖經,每一個孩子會從《聖經》中嚐到蜂蜜的甜味,猶太家長會告訴孩子,書是甜的,唯有知識才是相伴一生的財富。

因為猶太人對知識的重視,他們不允許孩子丟棄學業,甚至不惜傾家蕩產,也要供孩子讀書深造。猶太人愛書的傳統歷史悠久,《猶太法典》中有句金玉良言:“把書當做你的朋友,把書架當做你的庭院,你應該為書本的美而喜悅,採其果實,摘其花朵。”

在猶太人的家庭裡,幾乎每個家庭的床頭上都會有一個書櫃,如果把書櫃放在床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大不敬。書在猶太人的傳統意識裡,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因為知識和智慧永遠是猶太人追求的神靈。

有一位做汽車生意的猶太商人,他每年閱讀300至500本圖書,這在一些常人眼中簡直不可思議。這位商人即使擁有60億的資產後,仍然堅持閱讀書籍,他說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他不但自己學習,每天晚上,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坐在書房裡看書,他從自己的成功經驗中得知,多讀書,多學知識,會提高人的才智,因此他陪孩子讀書,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儲備知識,提升智慧。

猶太人是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讀書量為人均64本,全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人均讀書量是7.86本,與猶太人的閱讀量存在較大的差距。我們國家讀書量低的原因,與我國曆朝主流觀點有關,讀書為了仕途,讀書為了就業,因為讀書不能立竿見影的收穫優越感,很多人把讀書當做了苦差。

縱觀世界上那些成功人士,都是把閱讀當成提升自己才智的法寶。比爾蓋茨,曾在網路上發表過他的書單,每年讀50本書;股神巴菲特說,自己除了工作外,從不看電視劇,節省出時間用來看書;在國內,新東方總裁俞敏洪曾經三個月讀60本書。

為什麼成功的人都喜歡看書?因為他們懂得,讀書是在和古往今來的一群智者在對話,所以讀書是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讀書也是通往成功橋樑的基石。

人的知識,不是一朝一夕能夠積累,人的智慧,是在不斷積累中豐盈。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智慧雖然能提供解決問題與擺脫困境的方法,但是獲取智慧卻沒有捷徑可言,所以唯有付出努力,才能擁抱智慧。

30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五本歷史後宮爽文,後宮質量匯聚朝野中西,難得一見的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