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若要學問精湛,得經得起切磋,若要品德良善,必歷一番琢磨。頭角崢嶸的少年想成為大俠,必須透過千難萬險的“副本”考驗,才能完成“解危難、擔大義”的使命。
江湖不遠,志在相逢,武俠劇《有翡》開播一週,初涉江湖的女主周翡(趙麗穎 飾)就面臨了接連不斷的試煉。黑牢救人、護送吳楚楚、獲得枯榮真氣、遭地煞暗算……“一代女俠成長史”完成了俠氣凜然、跌宕起伏的開篇。
在騰訊影片播出的《有翡》改編於小說《有匪》,由吳錦源執導,趙麗穎、王一博領銜主演,講述了出身於四十八寨的周翡在江湖中砥礪成長、仗劍天涯的傳奇故事。
“兼濟天下”的入世情懷總讓年輕人心生嚮往,新武俠劇不但要繼承植根於中華文化沃土的武俠精神,還要將快意恩仇、冤冤相報等武俠元素,在新時代語境下進行翻新。
一口氣看下來,《有翡》既有傳統的英雄敘事,又有新奇的浪漫想象,體驗感很好。
英雄啟航
武俠故事裡,凡夫俗子在塵世裡找不到慰藉時,便對偏安一隅的桃花源心嚮往之。而英雄之旅,往往從一個平靜而舒適的世界,轉向一個未知的領域。這個新的領域一定充滿“怪物”和神蹟,苦難與獎賞同在,寶藏與危機共存。
劇中周翡的母親李瑾容(車曉 飾)守護的四十八寨,便是個與世隔絕的烏托邦。開篇說道,“終有一天,你會跨過靜謐無聲的洗墨江,離開群山環抱的舊桃源。”
“舊桃源”便是“少年初長成”之地四十八寨。在四十八寨,少年們互相切磋本領、研磨學問,聽著遙遠的民間苦難與世間不平事,領略著似是而非的江湖信義。
洗墨江是什麼?它是一處天塹。寬闊的江水兩端是陡峭高聳的巖壁,中間設定了無數機關陷阱,埋下了條條比刀還鋒利的牽機線。
外面的人想要闖進四十八寨,便是有去無回,裡面的少年想闖出去,也是難如登天。
《有翡》的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周翡的表哥李晟(陳若軒 飾)感嘆道,“過了這江,天下何其大,高手何其多”,言盡了少年對仗劍走天涯的無限憧憬。
因此這洗墨江表面看是為了保護“舊桃源”,但其真正的目的在於圍困這些羽翼未豐的少年。“圍困”的意義並非是阻撓,而是篩選。大俠之路不是誰都走得通,要篩選出可以脫離父母親人的庇佑,從本事到心境都能在江湖上獨當一面的少年。
在周翡真正離開四十八寨之前,曾有兩次站在“洗墨江”這個關口。
一次是李晟妄想獨自闖出一番天地,孤身挑戰洗墨江,周翡為助他脫險,被動挑戰了洗墨江,最終兩個人被四十八寨的闖入者謝允(王一博 飾)所救;
一個是真正的洗墨江,試試你是否“武成”,一個是心靈的“洗墨江”,試試你是否“心至”。
有些觀眾看“江湖小白成為一代大俠”的故事總是有些疑惑:主角之所以能夠成為英雄,難道不是因為他們都是被命運挑中的人嗎?他們往往有著各種“金手指”,遇到的也都是貴人。
此言不虛。但要知道,大俠首先是要聽從召喚的,而很多人遇到“召喚”就直接退了,還沒走到洗墨江呢,只是聽說其如何兇險萬分便卻步了。比如劇中遇事哭哭泣泣的李妍(周潔瓊 飾),他們對“惡”“險”“兇”等外界考驗有種天然的牴觸,自然也就很難收到成長之路的饋贈了。
經歷都是公平的,選擇造就了不同的際遇。《有翡》前四集發生在四十八寨的故事,就是傳統的英雄敘事裡英雄得到感召的啟程部分。劇中關於洗墨江的情節描繪,以及少年們的性格對比,更突出了周翡面對命運考驗的主動選擇,而並非一般意義上的“打怪升級煉成大俠”。
故事先以“烏托邦式”的四十八寨為背景,穿插著風雨飄搖的江湖,不但預示著周翡經歷磨難的成長脈絡,更是以草蛇灰線鋪埋了一個棄惡揚善的信義江湖。《有翡》開局穩妥,不疾不徐。
少年羈絆
大俠征程的啟航往往需要一個外界的召喚。謝允便是周翡邁出四十八寨的“召喚者”。
“阿翡,‘取捨’不取決於你認可什麼、不認可什麼,因為它本就是強者之道……”周以棠的一席話打碎了周翡的桃源夢,慈父用決絕的背影,給了周翡一巴掌,連熒屏前的觀眾都感受到了痛意。
有的少年嚐盡了混沌世事的酸楚滋味,一早落得個苦中作樂、清醒通透的性格,比如謝允;有的少年是還未跌落山崖的雛鷹,便更加直白純粹,比如周翡。
摘花臺奪窗花,旁人來問周翡準備摘幾張時,周翡回答,“一張吧”,得知一張窗花不能出師時,她隨性道,“那就兩張唄”;花招狠辣的九龍叟放“南刀傳人”走時,周翡不屑,“腿長在我身上,我願意來願意走,輪不到一個蚯蚓來管”。
她的目標純粹,獲得出寨資格即可,至於摘花臺記錄的成績會不會讓後輩誤會有人讓著她,她懶得計較;面對慣使心計之人,她不會躲事保命。三言兩語間,勾勒出了周翡堅毅直爽,又不為虛名所累的個性色彩。
謝允是個薄唇輕言江湖浪子,行止由心、自在逍遙,怎麼看都不夠靠譜。劇作對他的出場格外珍惜,觀眾每一次都能咂摸出在其不羈外表下的內心世界。
謝允出場便是有著精湛輕功的少年高手,不惜暴露行跡於洗墨江救下週翡和李晟的性命;為保護暗室裡的義弟,他挺身而出智鬥地煞;看到地煞手中生命垂危的四十八寨的人,他欲再次“多管閒事”……遇到大事,輕功了得但使不了武功的“謝黴黴”何曾逃過?
周翡對他替人送信不惜賭上性命闖四十八寨的行為不解,謝允迴應,“英雄末路如山倒,豈不痛哉……就像你這樣漂亮的小姑娘有一天年華不再,蒼顏白髮一樣讓人心疼。”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一個瀟灑的公子哥兒突然沉重了,觀眾很容易嗅到謝允內心對旁人的慈悲。嗅到了,就自然會耐心扒開藏在他身上的前塵往事,試圖尋找曾經不諳世事的江湖少年,成長為這般淡然又愁忖的少俠的原因。
一個通曉世間蒼涼,一個擁有赤子心腸,《有翡》為兩個人的成長羈絆埋下了種子。大俠的煉成往往是自我的重新發現,正是謝允的出現,激發了周翡匡扶正義、保護弱者的心性。
謝允沒見到周翡來涉險救人,從而推測她或許遇難;周翡深受真氣折磨之時,內心想到謝允所說,“自由的強者不在於文成,不在於武就,在於心”的道理。
相較於緣分命定,《有翡》更容易觸動觀眾的是,當千萬種選擇擺在周翡與謝允面前的時候,他們永遠只會選擇那一條路。
這種選擇就是俠客的使命。周翡與謝允從兩個方向匯聚於此,但信守的江湖道義是相通的。
新式武俠
觀眾經常在武俠劇中看到,大俠的使命裡有一句話是“但求無愧於天,無愧於地”。天地究竟是怎麼想的,沒人知道,這裡的“天地”其實就是江湖裡的行為標尺。這個“標尺”不是武林盟主定的,而是一種無愧於“真我”的價值抉擇。
“武俠”的背景往往在法律不健全的年代,所謂“俠以武犯禁”就是這個意思。以“武”為“器”,以“俠”為“名”來維護世間正義,為“真我”找尋可平衡的價值觀。
那麼在如今現代文明的法治社會里,快意恩仇的武林距離我們那麼遠,縹緲寫意的江湖故事還有什麼意義?
《有翡》為觀眾貢獻了兩個答案,一個是知行合一的生存智慧,一個是江湖信義的精神傳承。
面對九龍叟的挑戰時,周翡領悟了刀法的靈活之處,“她(李瑾容)說破雪刀就是無堅不摧,到底是祖傳的,還是她自己編的都不一定,我為什麼要奉為圭臬呢,我要成為我自己。”
一開始周翡的武器只有手中的刀,歷經磨礪後她才明白,真正無堅不摧的,其實是自己的內心。而對“權威理論”的挑戰和質疑,讓她能夠在拾取前人智慧的同時,融會創新、為己所用,這些道理在水泥森林的現實社會仍有可參考的價值。
行走於江湖,達到目的在其次,最重要的是維護心中的俠義。
地煞莊主佈局欲逼周翡現身,將一個奄奄一息的四十八寨中人綁在眾人面前,而白先生為了保護謝允,以防他出手相救,率先用一枚石子將此人一擊斃命。
沒料到朋友如此輕視性命,謝允感到氣憤和失望,瞬間想起自己曾經問周翡,“是你的小命重要還是‘交代’重要?”周翡毫不猶豫道,“交代重要。”原來看似簡單明瞭的價值排序,並非有人同他們是一樣的抉擇。而這樣的抉擇才顯得少年赤誠之心異常可貴。
故事開篇說道,“你的命運懸在刀尖上,而刀尖需得永遠向前。願你在冷鐵捲刃前,得以窺見天光。”內心澄澈的少年只要堅守著信義,就能逐漸撥開雲霧看見心中所願的江湖盛景。
不論是謝允千里送信,周翡的“交代”,還是周以棠選擇離開四十八寨,段九娘捨命阻攔蒼狼煞,這份“信義”殊途同歸。
無論置身哪個時代,大俠有大俠的責任,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擔當,只要有和社會發展趨勢保持一致的俠義精神,就能等來“天光”。
“有翡”少年仗劍天涯,錯綜複雜的武林才掀開一角,我們不妨跟上他們的腳步一起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