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聖誕節即將來臨,但美國總統特朗普並沒有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反倒趁自己不到一個月的任期裡,極力透過對華痛下殺手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據英國路透社19日訊息顯示:“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於當地時間18日正式簽署《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這被視為其在下月離任前在反華道路上所踏出的關鍵一步。該法案針對中國企業的用意明顯,將嚴重阻礙拜登團隊未來與中國恢復兩國關係的計劃。”顯然,共和黨人之所以急於推出一系列對華法案,也是期望將政策升級為法令,讓民主黨與拜登在四年任期內無法做出改變。

即使離任,特朗普仍不忘對華出手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特朗普政府制定的《外國公司問責法》完全等同於“中國企業問責法”。該法案最初由共和黨參議員肯尼迪(John Kennedy)及民主黨參議員範霍倫(Chris VanHollen)聯合提出。2020年5月獲美國國會參議院批准透過,12月2日獲國會眾議院表決透過,直到近日才被特朗普總統簽署生效。該法案明確要求:“外國發行人連續三年不能滿足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對會計師事務所檢查要求的,禁止其證券在美國交易。”雖然該法案並未直接指名“中國企業”,但卻對中國BAT巨頭造成重大打擊,還直接導致了包括拼多多、蔚來等中概股的崩盤行情。對此,外界一致認為美國出臺該法案,並非出於維護證券市場的政策秩序,而是藉機將證券監管政治化,以達到美國股市強制“脫中”的政治目的。

美國優先政策正在將美國孤立
一直以來,特朗普對中國的反制都是目光短淺的“王八拳”,而近日的一系列針對中國企業的舉措也不例外。從2018年兩國正式爆發貿易戰以來,特朗普就曾多次頒佈行政命令,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中國中興、華為、抖音等相關企業實施封鎖與打壓。而在今年11月12日,特朗普再次下令,禁止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進行投資,並宣佈“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將於12月21日從指數中去除中國交通建設公司、中國鐵建公司、中芯國際、中車集團等四家公司。美國對中國祭出的種種限制政策背後,都表露了其在經濟上的快速衰落,在中國經濟崛起上的不自信。對於特朗普政府這種顧頭不顧尾的反華舉措,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Henry M. Paulson)還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呼籲特朗普政府不要試圖將美國華爾街也政治化,否則這將對美國的金融業帶來嚴重後果。

特朗普的諸多政策並不得人心
除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推行的“中國企業退市計劃”,美國財政部也在今年8月就釋出了《關於保護美國投資者防範中國公司重大風險的報告》,報告指出:“針對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無法實施監管的轄區,美方將對轄區內公司提高上市門檻,透過制定美國股市新標準,來限制中國企業擾亂國內市場秩序,防止其威脅美國經濟安全。”根據報告要求,在美上市的所有國外公司需在2022年1月1日前達到PCAOB制定的最新標準,而相關限制措施最早可能在2022年初就正式生效。換而言之,在川普總統從白宮捲鋪蓋走人之前,達不到美國上市標準的中國企業就要被請出華爾街。但在中國投資者離開美國的同時,美國高達27萬億美元的國債也將變得難以償還。按照美國這一負債規模,每年至少要向世界各國付出6000億利息,失去了中國資金援助的美國金融業界,恐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嘯。

對於特朗普政府死到臨頭還要拉中國企業墊背的行為,中方已經強勢迴應。目前中方積極敦促美方撤銷該法中涉華的歧視性條款,停止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錯誤做法。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在12月21日的例行記者會強調:“美方不顧中方監管部門與美方開展審計監管合作的積極努力,執意將含有明顯歧視中國企業條款的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簽署成法,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美方此舉完全是對中國在美上市企業的無理政治打壓,嚴重阻礙中國企業赴美正常上市,嚴重扭曲美國自己一向標榜的市場經濟基本準則,也剝奪了美國投資者和公眾分享中國企業發展紅利的機會,還會削弱全球投資者對美國資本市場的信心,到頭來只會損害美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和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