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每次我都會想一個問題,為什麼子魚可以被複活,而子嫻不行呢?子嫻為了不連累姬發,不讓他接受申公豹的威脅,選擇自刎而亡,姬發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而子魚是因為失去貞潔,所以自盡身亡,姬發卻上窮碧落下黃泉地讓其復活,究竟是為什麼,難道前者不如後者,姬發更愛子魚嗎?
拋開姬發個人的感情不提,光子魚這個人的人設,她被玷汙值得同情,可為什麼她卻總讓人反感呢?我們不放棄一塊分析分析:
1、矛盾體,又作又矯情:
子魚是姬發的救命恩人,由於子魚顏值線上,姬發也是個大帥哥,二人一拍即合成為情侶,也很正常,後來姬發在一次戰亂中,嫦娥來救場,姬發因為嫦娥酷似妲己,迷戀上了這個仙女,子魚吃醋了,於是回到了家鄉,並且讓姬發親自來接她。
可是,別忘了,這是打仗,不是談戀愛好不好。
姬發說好了什麼時候去過去接她,子魚本來只要靜靜等候就好了,結果姬發因為一些事,遲了一兩天,就一兩天,子魚當時把家裡的東西都送給鄉親們了,給大家的感覺就是:我馬上要去享福了,這些東西就給你們吧,結果姬發晚了那麼幾日,有人問子魚,你的心上人什麼時候到呀?這時候,子魚等不及了,覺得別人在嘲諷她,太沒面子,於是就千里迢迢去找姬發。
可是,姬發在戰場上呀,你沒點腦子嗎?這腦回路也是清奇。
2、被玷汙後,選擇自殺:
子魚前腳剛走,姬發後腳就趕到了,可惜子魚半路上被敵人給抓住了,一個漂亮姑娘,在亂世本身就很艱難,子魚被賊首看中,要娶她做小妾,她抵死不從,誰知道餓了幾天後被下藥了,被玷汙後,子魚心如死灰,和姬發又錯過了,子魚被玷汙沒幾天,姬發又趕過來救她。
救回後,子魚在沒有臉姬發,直到子魚把那位賊首殺死後,子魚也選擇自殺了,留下姬發空長嘆,這本來是一出悲劇,可是偏偏劇中安排了復活的情節,而不惜代價復活她的人,一個是姬發,還有一個是子嫻從前的朋友,就是那個雉雞精,雉雞精深愛姬發,但是卻被子魚嘲諷道:你已經嫁給了紂王,已非完璧,怎麼配得上他呢?
子魚為了維護貞潔而死,有自己的底線,她嘲諷雉雞精也無可厚非,到底是一個正面人物,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就決定她是一步步把自己作到這個地步的。
有時候,你的弱也是一種罪:
姬發是未來的王,而子魚雖然美好纖弱,但終究沒有子嫻那麼利落,子魚所遭遇的所有事情,若換成子嫻,她必定能將一手牌打好,而不是把自己的命給做沒了,然後不可投胎,一定要一個清白之身,才能嫁給姬發,這種價值觀,傳遞出來,真的好嗎?本身子魚被玷汙,是受害者,可是子魚的價值觀卻讓人難以苟同。
好吧,子魚也沒有那麼糟糕,只是稍微讓人有點反感——這是戰場,好好地一部歷史劇,結果搞成了言情劇,這大概就是子魚讓人喜歡不起來的原因吧,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