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了搞懂周易預測這門深奧而且精深的學問,十多年前,我翻閱了古代流傳到現在的所有易學書籍,比較費勁,記憶量大,運用複雜,盤根錯節,紛紛攘攘,但在我具體的運用中,發現大部分內容在實踐中,簡直風馬牛不相及,轉眼五六年轉瞬即逝,一個人頑強學習,未免枯燥,期間也偶遇高人指導,但高人的指導在系統性和理論性方面,顯然沒有足夠依據和套路,於是還的靠我自己實踐加創新摸索,我也中途多次想放棄,但後來還是堅持下來。又經過了八年,我透過大量實踐,發現並透過一條自己挖掘出來的易學之路,漫漫長夜,確實付出很多,但我無怨無悔。二十多年前,為了搞懂古代漢語文學,我將漢語大詞典和康熙大詞典,花費八年時間做成筆記,終於有了一套自己獨特的學習古文方法,期間充滿坎坷不平,但只要堅持,天道酬勤。沒有古文基礎,學中醫和易學,等於空中取水,無從下手。
2、經歷豐富,是美其名曰,也是受的罪多。有的人富貴,憑藉自己努力奮鬥獲得,有的人富貴,也是本身命裡帶著而無需付出像我大姨哥,還有的人富貴屬於別人贈予當然也可能是貴人施捨,人的命運不同,富貴有別。大部分人都是窮人,都是凡人命,再努力再辛苦,也是滿足溫飽或者掙扎在社會地層的波濤洶湧中。
3、文學這個東西雖然沒有境界,也比較空洞,但我感覺,學到一定的程度,文學還是有界限的,只不過達到這個界限比較困難,需要長期的不懈努力,需要超強的感悟能力,期間嚐遍酸苦辣,才能通衢,這就是最後巔峰。文學雖然困難,但它和周易預測比起來,絕對是小巫見大巫。古文基礎紮實了,現代文迎刃而解,沒有深厚的古文基礎,沒有洞察秋毫的能力,無法進入周易預測的至高境界,有的人終生悟性差,連文學都學不通,更別說對周易預測的登堂入室。學習也是我的命運,有的人在學習方面,無法做到深入的鞭辟入裡,更不可能靜下來長期忙裡偷閒的孜孜不倦,所以學習也是一種命運,單單從學習方面講,必須刻苦鑽研,才能深入淺出,否則無法獲取知識的營養。
4、曾看一篇散文,圍繞鄉愁展開記憶的鋪陳,但語言依舊不夠凝練,結構不夠洗練,層次不夠緊湊,沒有達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特別語言方面,檔次和層次沒有運用自如,華麗的辭藻有堆滿的嫌疑,語言缺乏變幻行,行文安排也不夠流暢,中心思想表現有點空洞。綜上所述,僅僅能夠勉強及格,算不得好文章。這也就是我很少閱讀現代文章,既浪費時間,又不可能探驪得珠,甚至無法看下去,所以我把這類文章總結為“無病呻吟”。
5、每次聽劉若英的《後來》和《西遊記》的女兒國王和聖僧的歌曲,我就感覺,人世界的美好情感有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後來》指錯過了美好的感情,多麼讓人惆悵和無奈,《女兒國》歌曲更是把想挽留聖僧卻沒有挽留住而倍感嘆息和無盡傷感,這兩首歌曲異曲同工,飽含了人世界對美好純真感情的嚮往和追求,引起人們共鳴,神往,渴慕。現實生活中,有的婚姻本可以不離婚,因為沒有發生太大的爭議和衝突,結果陰差陽錯的離了。有的婚姻是單方面出軌,這個孰可忍孰不可忍?有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巨大的錯誤,離婚勢在必然。有的婚姻基礎不牢固,一旦離婚,經濟本就脆弱的家庭,給孩子們帶來無盡的傷害。有的婚姻,雖然繼續過著,純粹表面為了孩子,實際雙方已同床異夢,各自尋歡。有的婚姻,僅僅因窮困潦倒,其中的一方遠走高飛。有的婚姻原來和和睦睦,但家裡遇到一些挫折事情,世態炎涼,家庭就自然解散了。有的婚姻,一婚再婚,最後還是孑然一身。有的婚姻,蜻蜓點水,轉瞬即逝。有的婚姻,害怕結婚,一拖成千古恨,有的婚姻……婚姻佔據著人類重要的生活地位,因為命運不同,婚姻的幸福程度千差萬別,很多人因為婚姻破裂神經錯亂,很多人因為婚姻不幸而心肌梗塞,很多人因為婚姻差導致孩子們流離失所,很多人因為有孩子們就忍辱負重,很多人……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命,命運好了,努力就會成功,命運差了,往往努力不僅不成功,反而失敗的一塌糊塗。